“稻穗粿”是一种形似稻穗的米粿。永安繁云山下,文川河畔的贵湖村,大年初二吃稻穗粿的习俗至今仍在。
稻穗粿是用禾谷碾米,把米净泡一夜后,放入锅中稍煮一会,捞起再蒸熟,经三、四个人的轮流舂打,方可制成。正月初二做稻穗粿,也是一年一度的家庭聚会,从早上六、七点,直到下午三、四点,一户接一户,轮流舂打,互帮互助,场面热烈,气氛和谐。稻穗粿做成,小孩大人都不能事先享用,必须先祭祀天神、地神、祖神和灶神。一切祭祀仪式完毕,族亲们便可相互享用稻穗粿,品尝各户的米质,谈论舂打的技巧。
春节期间,招待客人的酒席上,稻穗粿更是每家的主要食谱。不管是用葱、酒、糖、油炒,还是简易的麻油、酱油拌,都是十分可口。据传一位新婚媳妇头年吃稻穗粿,要求丈夫第二年还要继续做,逗得亲人笑骂她“真是个傻媳妇……”。老年人认为吃了稻穗粿能够喜迎水稻丰收、儿孙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