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是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全体党员干部保密意识,4月21日,市委党史方志室组织开展“共筑保密防线,公民人人有责”保密宣传教育活动,传达学习保密纪律要求,观看保密宣传教育片《指尖的守护》。
宣传片通过典型案例与直观影像,揭示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现代技术潜在的信息泄露风险,警示公众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严守个人及国家秘密,严禁在涉密信息传输、地理定位、影像记录等环节使用智能设备,严格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涉密场景不定位、涉密场所不拍照”。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就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在三明苏区的深山密林间,红军通过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对农民进行保密教育,防止机密泄露。为了保护红军伤病员,苏区群众将伤员分散安置在偏远山村,由地下党员秘密送药送粮。地下党员与农民们利用毛竹等自然资源,创造出了独特的情报传递方式——“绿色密语”,将写满情报的纸条卷成细条,塞入竹节,用黄泥封口,再裹上青苔与泥土,伪装成刚砍下的普通竹材一次次穿越封锁线,为苏区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