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史实纵横
【三明党史知识】三明境内第一支地方革命武装
2025-01-2109:06:16来源:

1930年6月,宁化西南五乡农民武装暴动成功。

7月2日,中共宁化特区委和宁化县革命委员会在禾口召开联席会,红4军第1纵队派领导参加会议。会议分析了宁化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外逃的反动武装力量还很强大,新生的革命政权力量还很弱小,一旦红军部队离开宁化,反动武装必然会卷土重来。参加会议的红军领导指示特区委、县革委会,除留下一定骨干在宁化西乡坚持斗争外,把禾口、城市、淮土、李七坑暴动武装集中到曹坊,接受中共宁化特区委的统一整编和领导指挥。

7月5日,宁化特区委书记徐赤生在曹坊小罗溪山坡上,主持召开了特区委扩大会议,把各暴动队统一整编为“宁化赤卫大队”,徐赤生任政委,罗世耀任大队长,下设城市(包括李七坑)、禾口、淮土、曹坊4个中队,共有200余名队员、150多支长短枪。整编后,队伍开往宁化与长汀边境开展游击斗争。

7月7日,赤卫大队到宁化治平的彭坊村打土豪、筹款。

7月9日,特区委召开扩大会,决定将大队全部开往长汀新桥与红二十一军第5纵队取得联系,由于赤卫大队长罗世耀动摇反水,当晚,罗世耀即把淮土中队40多人枪带回淮土。

7月10日,徐赤生率宁化赤卫大队约150名队员到达长汀的新桥,立足未稳,即遭长汀军阀黄月波余部与保卫团董以煌部的突袭,除宁化县革委会主席张志农,委员李名骥、吴祖宽、伊有光等人失散外,其余均脱险。队伍随即开到长汀涂坊,在涂坊与红二十一军第5纵队会师。会师后,宁化赤卫大队改编为宁化游击大队,任命张馥为大队长、徐赤生为政委、王子谦为宣传队长,共有150多名队员、100多枝长短枪,编成3个中队,隶属红二十一军第5纵队指挥。

宁化赤卫大队,是三明第一支地方革命武装。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