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化、清流的客家人有佩戴“荷包”的习俗。荷包俗称“香袋”,又叫“香荷包”,是一种驱邪压魔的吉祥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里的人们除了在端午节佩戴香荷包外,它的用途可广了。
孩子满月后,第一次随大人们走亲戚、见亲人、访朋友。细心的母亲早就给他或她缝制好一个小小的香荷包,并把它挂在孩子的胸前;姑娘要出嫁了,当妈妈的把早就绣好的一只香荷包放在女儿的身上,让它永远伴着她;家里要建新房了,还是勤劳的女主人,一针一线地把香荷包绣好后,等到上大梁的那一天,恭恭敬敬地把它藏放在大梁正中的顶上方;姑娘若是看中了哪个后生仔,也会悄悄地把私下里绣的香荷包送到情人的手中。人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幸福、安康,同时也是在乞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平安。
这里的香荷包大多呈三角形或者是鸡心形,是用一块红布缝制成的小袋子,内装茶叶、豆子、盐巴、稻谷、芝麻、香料等东西,象征着丰收、节节高、多子等多种民间俗信。当然,不同的用途所装的东西也不一样,如端午节佩戴的香荷包里面装的可就是雄黄一类可以驱邪的药材。人们在荷包的外面绣上“吉祥”“如意”或是“福、禄、寿、喜”等字样,旁边则衬以各式各样的图案来装饰它,人们亦可以从中看出绣香荷包女主人的心灵手巧,和她对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这里的人们还把荷包当成是馈赠给亲友的珍贵礼物,有朋自远方来,村中的长者就会向客人敬献并给他(她)戴上这只满载家乡情意的香荷包,寄托了家乡兄弟姐妹的一片深情。
荷包的前身叫“荷囊”。荷者,负荷,载重。囊者,袋也。所谓“荷囊”,就是平时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袋。因为古代人的衣服是没有口袋的,一些必须随身携带的物件(如印章、钱币等),只能储放在这种袋子里。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时既可手提,又可肩背(类似褡裢),所以也称“拣囊”或称“挈囊”,以后是渐渐觉得手提肩背有所不便,才逐步变小,把它挂在腰间,并形成一种习俗,俗谓“傍囊”。现存最早的囊实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
汉代以后仍然保留了这种习俗,南北朝时,佩囊制度正式确立。人们能佩的囊并非全用皮制,也有用丝织物做成的,但仍然沿用“囊”的名称,南北朝的官吏常佩于腰际以盛印绶。
唐代放官印、鱼符(龟符)的佩戴与装细物的佩囊分开使用。据《朝野佥载》中记载:“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砺等袋,彩为鱼形,结帛作之,取鱼之象,强之兆也。”唐时,许多少数民族也有佩戴荷囊的习俗,在敦煌壁画《各国王子举哀图》中,就能清晰地看见兄弟民族身上的荷囊,并且做工都非常精致,这也反映了当时民间服饰的一种习俗及荷囊的传承、演变过程。
据考,唐时荷包方成为一种珍贵的配饰物。杜牧在《过勤政楼》诗中就有“千秋令名节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之句。这其中的“承露丝囊”指的就是荷包。而“荷包”这一专用名词的出现,还是在宋以后的“元杂剧”中。
元时民间亦流行佩戴荷囊,待到明清时期,仍有叫“茄袋”“顺袋”的。如言情小说《金瓶梅》第三回中有:“西门庆便向茄袋里取出(银子)来,约有一两一块,递于王婆子,交备办酒食。”这就是仍按宋代人叫法,称为“茄袋”。
一个小小的荷包,追根溯源竟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宁化、清流一带至今仍保留传承了这一古老的习俗,实属不易。随着时代的发展,服饰的改变以及人们文化心理的变化,如今的香荷包在城市里已经成了人们欣赏的一种艺术品,而“荷包文化”留给人们的还有那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非常丰富、深刻的民族精神,是值得人们进一步探讨和深挖的。愿客家人的荷包香飘五洲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