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旱船”又称“跑旱船”,大江南北都盛行着这一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三明也不例外,这里叫做“游船”或是“游花船”。
说起“走旱船”的历史,可能跟隋炀帝有关。当年他不惜民力,不顾百姓的痛苦,开凿运河,从洛阳出发,三次南下巡游,浩浩荡荡的龙舟队伍,沿运河而下,若途中遇到水路不畅,便由百姓们在岸上拉纤行走,形成“陆地行舟”的荒淫之举。隋炀帝乐此不疲,短短的几年中,他三次下江都,还作了一首《泛龙舟》以记,辞曰:“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由于他的腐朽,导致了隋朝的早日灭亡,因而背上千古骂名。但是晚唐诗人皮日休却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他在诗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走旱船”历史悠久,也曾经被改成宫廷乐舞,都传说来源于隋炀帝三次南巡的“陆地行舟”。运河开通后他到江南巡察或游玩,每遇水路不通时便召青年男女千余人,为他所乘坐的龙舟拉纤,沿途有跌倒、摔跤的他就哈哈大笑,正由于他的“胡闹”才产生了后来的“走旱船”。
山里人的旱船,大多用竹篾扎成一只船型,在船中搭彩楼,彩楼中挑选一位年轻貌美、能说会唱的女子坐立在其中,一条彩带从其肩上跨过,让她将“船”“挑”起来,船的四周用彩绸围起来,只要人在走动,围在周围的彩绸便随之飘动,犹如船儿在江湖中游走一般。同时在船下还配有一至二名丑角配合演出。山区的旱船大多配上一个撑船的,有的旱船则配有撑舵的艄公。艄公连唱带做,吸引了许多观众。而宁化的旱船玩得别具一格。先由一艄公先解开绑在岸边的船只,而后拉动牵绳左晃右荡、忽高忽低,指挥和引导着旱船不断前行。并时不时地和两旁的观众逗趣、交流,赢得一阵阵欢乐的笑声。
表演时,撑船者喊一声:开船啰!随之乐队奏起民间音乐、旱船徐徐向前游动,俩人开始对唱。
撑船者唱:打渔船来哟嘿哟,
一丈三哪呀嗬嘿;
如今的日子哟咿哟,
比蜜甜哪呀嗬嘿。
船中者唱:正月里来是新年,
家家户户喜团圆;
打渔人家走四方,
四乡五里来拜年。
从正月一直唱到十二月,月月的唱词都不一样,内容十分丰富,很带有一些乡土味,人们都爱听。曲调通俗,朗朗上口,一学就会,乐队过门时,旱船可以表演一些动作,如逆水行舟、或顺流直下、或遇上漩涡、激流等等,有一定的程式。
清·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载:“跑旱船者,乃村童扮成女子、手驾布船、口唱俚歌,意在学游湖而采莲者”。旧时,山区也是用青年男子来扮演女子的,解放以后才逐步有了一些女孩子参加这一活动。
现如今的旱船有了很大的进步,加上了一些科技手段,不论从形式到内容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更丰富、更引人注目了。有采用京剧“打渔杀家”进行表演,也有用闽南传统节目“挑花搭渡”来演唱社会新时尚、新气象的。单只旱船和多只旱船表演融汇在一起的,更显得生动活泼。古老的“走旱船”这一民俗游艺事象,仍然在不断地发展着,不断地传承和变化着。
“踩高跷”也是广大人民喜爱的一项民间游艺活动。
三明人踩高跷,则往往伴以一支民乐队,边打着锣鼓边吹奏着乡间俚曲走街串巷,边走边唱边表演。踩高跷者一般手中都拿着一根“金钱棍”(北方人叫“霸王鞭”)一路行进。一边有节奏的敲打着肩、手、腰、脚等部位,若遇到观众比较多,又有相对的表演场地,队伍就会停下来,观众们也自觉地围成一个大圈,空出一块场地,让他们表演。而踩高跷的队伍也会表演一些诸如:“小放牛”“大补缸”“卖花线”等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小节目,或者也表演一些戏剧里的折子戏中的小片段,因队伍人员的素质而异。解放初期,三明人用这种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