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鹞”和点“孔明灯”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游艺活动。至今三元、梅列、永安、沙县一带仍然保留了“放鹞”和点“孔明灯”这些古老的习俗。
放鹞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放风筝”。放风筝在古时北方人称之为“放纸鸢”,而南方人则称为“放鹞”。
每当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的重阳节,在河滩上、在村里的大坪里或者是在村头的旷野中,都会看到一群群或三三两两的大人、小孩拿着风筝,顺着秋风把一只又一只鹞子放到高空,让它们在天空中翱翔。
鹞子是用竹子和纸、绢糊扎成的一种玩具。人们把竹子破成一根长的细竹片或竹条,用他们扎成各种各样的模型骨架。如小鸟、蝴蝶、蜻蜓、鱼、飞机……等,各式各样自己喜爱的动物或其他模型,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在糊扎它们的时候一定要对称。扎好之后,用棉纸或绢或是揉过的毛边纸把它们糊好,再用颜色把它们画好,并在其骨架上面系以长线(注意,也必须要对称),利用风的力量让它慢慢地上升到天空,在人们用绳子拉牵的引导下,自由地飞翔。这项游艺活动不仅是孩子们喜爱,有不少大人也迷上了它。鹞子上的各种各样的色彩,众多的鹞子在空中翻飞翩翩起舞,不仅逗乐了放鹞人,也吸引了不少过往客人驻足观赏。
有人说鹞子的发明家是鲁班先师。相传春秋时公输般作木鸢以窥宋城。唐代张鷟在《朝野佥载》中记:“鲁般(班)者,……尝作木鸢,乘之而飞。”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风筝”。当时是为了打探军情而制造的,后来经过不断的改造,以纸代木,便称之为“纸鸢”。五代时,人们又在纸鸢的身上系上竹哨,风入竹哨发出一阵阵响声,犹如筝鸣。因而人们改成之为“风筝”。到了宋代,民间放风筝已经非常盛行了。宋代画家苏汉臣的《百子图》和明代画家方氏墨的《九子图》中都绘有当时儿童放风筝的生动画面,展示当时的风情。明代诗人徐渭也曾有“村庄女儿竞鸢戏” 的诗句。到了清代就更大众化了,已经把“放风筝”当成清明节的主要民俗活动之一了。而今,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更是誉满全球。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人,这古老的民间游艺活动,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在古时,人们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还是一种驱邪除病的工具。比如,一个人生病了,就把自己的生辰八字写在风筝上面,让风筝任意地飞,直至把拉风筝的线扯断了,也就意味着邪气和病魔被带走了。这样的记载在古籍中比比皆是。还有借助风筝谈情说爱的故事,亦是举不胜举。清代杨韫华曾有《放断鸢》一诗曰:“春衣称休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孔明灯”又称“阳灯”,俗称“天灯”。每逢九九重阳,这一带均有“放孔明灯”的习俗。
传说在三国时期,在一次战争中,诸葛亮为了探明曹操军营中夜间活动的情况。就想出了这种办法,点燃了许多这样的灯,飞向曹营,自己却站在高处观看,这些灯飞向曹营,把营房里的布置照得一清二楚,就连曹营人马的活动也十分明了。于是诸葛亮设计,一举攻破了曹营,为了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首归诸葛亮发明的这种灯,所以后人便称之为“孔明灯”。
孔明灯是用竹篾扎成的,大小不一。大者可达一米多,小的约近一尺(直径),外面用白纸糊上,里面用泡浸在油里的茶籽或是棉球结成串,待重阳节一到。是夜,人们围坐在草坪或是在民居中大的天井里,将灯内的茶油籽或棉球点燃,待球内的热气把灯笼鼓胀起来后,便让它慢慢地向空中飞去,越飞越高,直至人们的眼睛看不见为止。旧时人们以为放“孔明灯”可以庇佑平安,驱邪避灾,亦有一定的娱乐功能,故受山里人们的喜爱。此俗延至解放初期尚有存在,后来由于孔明灯上天后,四处飘游不定,容易引起山林火灾而被禁止了。
近年来,各地的民俗活动活跃。这种古老的、传统的,中华民族的“孔明灯”在采取了一定安全防范措施后,又活跃在华夏大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