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大学教授郭启熹在《三明与客家,宁化石壁形成客家民系的内外环境》文称:客家民系所以能在石壁形成……至少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条件:1、早期南迁汉人的开拓;2、适合发展农耕文明的丘陵平地;3、外围畲族的补强剂;4、闽赣边境的交通条件;5、汉人自我防御力量的形成……宁化石壁正是具有以上五项基本条件的内外特殊环境,才能在唐五代时期成为客家的摇篮,而客家的形成也是一个与畲民逐渐磨合、融化的历史过程。
2007年2月,方志出版社出版的刘善群著《客家与石壁史论》称:在南宋末年以前,构成民系的要素基本都具备。也就是说,在南宋期间,客家民系可以宣告诞生……有一种“明中叶说”就是认为客家民系在明中叶才形成,其根据是“客家”名称在历史文献中的正式记载,在明中叶才出现。……客家民系在南宋时期诞生,应是不争之事……也就是说客家民系诞生时期的人文中心应是赣南东北部和闽西北部。即宁都、石城、宁化、清流、明溪(当时叫归化)、长汀这一闽赣连接区域。
高珍华在《三江源头与三明客家》文称:由于闽江、赣江、汀江三大江的水系源头在三明境内的缘故,这就为三明在客家史上产生作用打下了天然的不可动摇的根基……大量汉人迁入这一地带并经历数百年的孕育,便出现了一个新的民系——客家民系。
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蔡万进在《试论宁化石壁在客家民系形成中的作用》称:由赣南而东经宁化石壁迁徙他处的,在回迁过程中,大都又经过宁化及其石壁。……而从这里迁出的,其后裔多成为客家。也就是说,凡是客家人,其先世几乎都有人流居宁化甚至石壁。首先是其地理环境,其次是交通状况。
广东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杨鹤书在《宁化石壁与客家闽西形成、发展的若干问题》认为客家人的形成和发展中各自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以宁化石壁为代表的闽西是客家人形成之地”。“南宋、元以后客家人从闽西向广东迁徙发展,除社会、政治等原因外,还有经济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罗美珍从语言视角论述:“闽西是客家民系形成时期的聚散地”,“认为客家话的形成时期不会晚于南宋。”“客家方言是中原移民进一步从赣北、赣中往赣南迁移,最后在闽西宁化石壁定居下来,形成一个聚散中心,和赣语有了明显差异形成的。”
厦门大学副教授邓晓华在《论客家方言的形成》称:客家方言基本上在晚唐五代至宋初时从中原汉祖语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的。
梅州《客家人》杂志主编罗英祥以《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变化》阐述了客家民系形成的阶段性。他认为“自东晋以前从中原南迁的汉人是客家民系形成孕育阶段”,“从东晋至唐中期的五百多年间,是形成客家民系的融洽阶段”,“从唐代后期至宋代中期二百多年间,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成熟阶段”。
福建省客联会会长林开钦在其《形成客家民系的四个特征》一书中指出:“客家是汉族的一个民系叫客家民系。客家民系的形成,四条特征缺一不可,即:1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2有特定的地域条件;3在特殊的历史年代;4有独特的客家文化。”通过对上述四条特征分析,他认为,客家先民是以中原南迁汉人为主体,与闽粤赣边的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形成客家民系的客家先民。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由于南迁汉人人数上、经济上、文化上占优势,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和少数民族,成为客家民系。南迁汉人为什么在别的地区不能形成客家民系,却在闽粤赣边这样的地区形成?大致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当年周边政治环境动荡,闽粤赣边是较安定之地。二是闽粤赣边的自然环境,易于安居乐业,有利于客家民系的形成。其形成的时代,研究者一般认定为五代至宋末或说至宋元,但主要是唐末至宋元时期。至于客家文化,由于闽粤赣三省交接的三角地带,本来社会发展落后,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迁入了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汉族移民,他们在迁徙过程中,又吸收了当时途中的一些文化,到达闽粤赣边后凭其人数和经济、文化的优势,在与杂居的土著和少数民族斗争和融合中占了主导地位,同化了他们。当然在同化过程中也吸收了原住民经济文化特点,形成客家文化。这种客家文化既不是该地区原住民的旧文化,也不完全雷同于汉族移民前的固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