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石壁在客家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世纪末就引起学者注意。清光绪温仲和在编纂《嘉应州志》时,便注意到梅州与宁化人口的渊源关系,认为“梅州人民抗元的壮烈,地为之墟,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来自宁化石壁人”。
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艮贝尔在广东客家地区传教多年,发现客家富有特性,与众不同,便从事研究,并于民国2年(1913)在英国长老会和英国浸信会联合在广东汕头举行的宗教会议上,报告客家的历史和现状,之后整理成《客家源流与迁移》一书出版称,“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系来自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按诸事实,每一姓的第一祖先离开宁化而至广东时,族谱上必登著他的名字,这种大迁徙运动自始至终皆在十四世纪”。
民国16年(1927),美籍华裔学者谢廷玉撰写的论文《客家的起源和迁移》发表于《中国社会与政治科学论》杂志称:“嘉应州被客家人占领的历史说来特别有趣。”他认为“第一次涌入广东的浪潮开始于南宋”。抗元失败后,人口大减,“许多福建特别是宁化地方的人蜂拥而入,占领了那些荒地”。他列举了宁化人口:北宋(1078)13700户、南宋(1253)35000户、明初(1391)12588户、明中(1492)6565户、明末(1613)5279户。从南宋后宁化人口递减,与嘉应州人口递增可以看出两地的渊源关系。
20世纪30年代,罗香林发表客家学的拓荒之作《客家研究导论》。之后,在客家研究的不断深入之中,发现“惟黄巢变乱与石壁及其与客家迁移之关系,则尚未提述,不无遗憾”。认为“广东各姓谱乘,多载其上世以避黄巢之乱,曾寄居宁化石壁村葛藤坑,因而转徙各地。此与客家源流关系颇巨”。因而撰写《宁化石壁村考》(亦称《黄巢变乱与石壁村》)一文,于民国36年(1947)发表。正式将石壁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学术领域。
20世纪50至70年代,客家研究虽未间断,但处于低潮,尤其是中国内地。1978年陈运栋的《客家人》问世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客家民系的源流、分布、语言、文化各个层面,对宁化石壁在客家史上的作用,作了较多论述和肯定,产生较大影响。
进入80年代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客家研究也得以复苏,逐渐地热起来,客家问题被正式提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世界学术界的共识,大大推动客家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在客家研究热潮中,石壁备受关注。1984年冬,梅州地区文物考察组一行十余人专程到宁化考察。1985年夏,广东省梅州地区市、县方志办负责人、学者,其中有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侯国隆研究员专程到宁化,对石壁进行考察,然后,他们又数度踏上石壁,进行更为深入的考察研究。考察之余,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论述石壁在客家史上的作用。1991年秋,广东梅州客家历史文化考察团,对中原、中南、华东10省15个县市、历时一个余月的考察,最后在宁化结束。考察团在考察报告《客家源流考察纪中》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是粤东地区许多客家人都念念不忘的祖居地。”并提出客家民系是在唐末至南宋末孕育而成,孕育客家民系的地区是以赣南的石城和闽西的宁化为中心,包括宁都、瑞金、长汀、清流、归化(明溪)的大片山区。这一观点,应是更为符合客家历史真实,很有见地的首倡之言。其后得到学者的进一步论证。
1987年3月3日漳州林嘉书在《华声报》发表题为《客家摇篮——石壁村》的文章,为石壁作“摇篮”的正式定位。
20世纪80年代,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语言专家黄典诚在担任宁化县志顾问期间,对宁化和石壁作了深入研究(40年代,厦门大学内迁长汀时,黄教授便开始对宁化很关注,进行长时期的调研),他认为客语浊音清化是在石壁完成的,石壁是客家方言的摇篮之地。
20世纪80年代,宁化编纂新宁化县志中,宁化学人对宁化的客家历史进行颇有成效的研究,发表一些文章。宁化县志办公室编辑出版论文集《客家的第二祖籍——宁化石壁》,发行后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新编《宁化县志》是1990年定稿的,突出了宁化是纯客家县、石壁是客家摇篮这一人文历史主线,成为对宁化作客家历史定位的第一部县志。与此同时,石壁成为学者研究热点之一,石壁研究进入全方位、多层面的阶段。其特点是:广泛参与,深层研究,内外结合,成果丰硕。
这一时期,通过考察研究,发表有关石壁的专著、论文的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有200人以上。到石壁田野调查的学者,有北京、湖北、河南、陕西、天津、上海、江苏、四川、江西、广东、福建及台湾、香港、澳门等14个省、市、区100余人次,还有法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十余人。中国社科院侨联副主席、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客家研究所所长丘权政研究员曾先后5次到宁化和石壁调研,中国画报社高级编辑、《客家人》大型画册主编古进也三度到宁化调查,第一次在石壁调研半月有余,还舍不得离开。厦门大学人类学教授陈国强、石奕龙等6位教授和研究生于1993年初(春节时间)居住石壁村田野调查半月有余。调研之后,与宁化本地学人共同编著了第一本石壁客家祖地专著,也是国内第一本客家社区调查研究专著。1995年,陈国强教授只身再度蹲在石壁村20余天之久,对石壁客家做进一步调研。法国远东学院院士劳格文博士与福建社科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杨彦杰研究员先后6次到宁化及石壁田野调查达一个多月。
宁化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和宁化县客家研究会与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客家研究所、国际客家学会等单位在宁化成功地联合举办两届“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近200余人次,来自北京、天津、河南、陕西、上海、湖北、江苏、四川、江西、广东、福建和香港、台湾地区等13省、市、区以及日本、法国等国,交流论文109篇,110万字。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学者是一批从事于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民间文学、工程学和旅游学等的资深教授、专家。由于学者专业的广泛性,研讨的课题层面也十分广泛。他们从客家学的视角探讨石壁的地理、人口资源、语言、民俗、教育、经济、人物等各个方面,将这些专题置于整部客家史之中,加以剖析,探讨石壁在客家史上所起的作用。有的教授、学者、对石壁的总体进行长期反复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对石壁的认识得到不断的升华。如赣南师院中文系教授谢万陆在1990年初便对宁化石壁做了不少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写入他1995年出版的《客家学概论》之中。1997年在宁化举行的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石壁论——宁化石壁在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定位》之后仍不断深入研究石壁。在2000年第二届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上发表新作《再论石壁》。他在文中说:“笔者曾持‘中转’之论,这见于拙著《客家学概论》,亦在拙文《石壁论》中做过申述。但反复斟酌,认为‘中转’之说不尽准确,还是以‘摇篮’之喻更为恰当,较能反映石壁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的独特地位。”宁化本地1991年成立客家研究会之后,热心客家研究的人不断增加,形成一个学术群体。这批土生土长的学人,在学习、研究客家学的同时,挖掘本土史料得天独厚的优势,掌握丰富、翔实的地方史料,从客家学视角,对石壁的历史文化做出阐述,其学术成果具有资料丰富、质朴自然的优点,既能较好地反映石壁历史的真实,又能为宁化本土以外的学者提供可靠的史料,从第三者的视角进行客观的考察和研究。三明市尤其宁化学人在挖掘宁化史料,参与国际客家学研究中,学术成果丰硕,著书立说,发表各种论文和著作近千万字。仅2000年编辑出230万余字的书刊,其中《客家祖地石壁丛书》8分册155万字、《石壁与客家》64万字、《客家魂》15万字。创造了文化辉煌,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高度赞誉,《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及时作了报道。福建省副省长、研究员汪毅夫认为:一个县的业余作者能出此成果,不能不令人钦佩。国际客家学会会长、香港岭南大学族群与海外华人商业研究部主任郑赤琰教授认为,这是“首见的学术大事,这对客家学的发展可说有更扎实的突破”。
宁化县外学者与本地学者、专业学者与业余学者紧密结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对宁化和石壁进行深入的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取得丰硕学术成果。这些成果除散于海内外各种报刊杂志及其他宣传媒体,成书的专著便有23种600余万字。
百年石壁研究,对石壁在客家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予以科学定位,并取得学界的普遍共识。综观石壁历史的定位,主要是“石壁是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石壁是客家摇篮”、“石壁是客家总祖地”、“石壁是客家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