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客家文化
【三明客家纪略】道教宫观(一)
2024-10-2310:43:33来源:

(一)城隍庙

沙县城隍庙位于沙县城东,坐北朝南,面临沙溪,总占地面积6426平方米,建筑面积2893平方米。

据明《八闽通志》载:“城隍庙在县东兴义坊,元镇军营故址。国朝洪武二年,知县陈善徙今所,正统十四年,再经寇火,岿然独存……”现存城隍庙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清嘉庆九年(1804)、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均有重修。抗日战争期间,省立科学馆迁入该庙办公,将庙内大小菩萨统统捣毁,庙堂用来陈列理化仪器及图书等。民国35年(1946)春,省立科学馆迁回福州。1951年1月城隍庙成为县粮食分厂,1981年改为粮油食品厂。1984年,城隍庙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9月3日正式移交文物部门管理。1992年由文物部门负责收集、购买旧料按城隍庙原建筑的规模进行全面维修。建筑规模宏伟,由山门、中殿、倒座抱厦(原有古戏台)、抱厦、大殿等组成,两旁有回廊相连。山门原面阔3间,通面阔1279米,通进深444米。东西两侧筑高墙,宽于中殿,使中殿前庭宽广。山门、中殿、倒座抱厦、大殿前抱厦均分别采用抬梁、歇山顶结构,山门和大殿则另加有穿斗兼并的形式,结构坚固,布局合理,现存木构架及部分高墙均为清时建筑。在山门、中殿、大殿的梁架上均有历次修建的文字记载。是沙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体。

大田城隍庙在大田县城北四海寨山右麓。明嘉靖十五年(1536)建。明万历四年(1576)重修。后多次重修。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大田县知县李慧建坊于庙南,匾额题为“显忠伯”。1958年8月起,作为县高甲戏团用房。至1992年,尚存主殿堂(即剧团排练厅)。

(二)吕祖庙

又称赞化宫,坐落沙县城东卢家巷内,为沙县道教协会所在地。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清嘉庆八年(1803)重修。庙内存有嘉庆八年的香炉,上有“上东山爷”字样。1986年重修,1992年重修德胜帝君殿,占地面积868平方米,建筑面积918平方米。

(三)大丰山道观

位于清流县赖坊乡东南,创建于宋淳熙年间。传说有刘道士与其徒5人,裹10日粮,攀登大丰山,始行半日,发现有荒径,恍若为游人行。至第六日登峰顶,发现其地平坦开阔,可容数千人,田园、棋局、丹灶、础石散乱于地。后欧阳真人即在此处修炼。真人仙逝后,村民为其雕塑偶像祀奉,自此香火不断。每到重大节日,清流、连城、长汀、永安、宁化、明溪等地朝拜的香客,日达千众。每年春夏秋季,信徒都出资抬真仙偶像至各县城乡打醮、祈福。清初,县内道士隶属道会司,以修身养性、纳气炼神为宗旨。至民国时期,道士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道徒多散居各地村落,道士、道姑成为半僧半俗的花公、仙姑,从事为乡民祈神、打醮、看花、驱鬼、赶邪等活动。大丰山道士仅三四人,均开斋吃荤,为正一道。1968年,永安市罗坊乡溪源村火烧山,导致大丰山道观内顺真宫化为灰烬,随之道士云散,道教活动终止。1981年,赖坊乡驻庵章纯、赖荣贵等人倡议重建宫观。1990年,全观道士10人,靠香客捐赠维持生活。

(四)西丰山

在清流县嵩口镇木南村河背,距村5里许。早年有人建草庵,塑欧阳真仙像祀奉,名“寨上庵”。民国28年(1939),经魏木根、国荣、国良等捐资修建,为别于大丰山,故名西山。1982年有一尼在此吃斋念佛。1986年该尼到香山寺,“寨上庵”由木南村民经营。1990年金莲寺派一僧到庵主持。道、佛并存。

(五)天后宫

原址在尤溪县城关沈福门外。祀敕封护国庇民、妙灵照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惠慈笃祐天后,改为今称,始建年代无从考查。明嘉靖年间(1522~1566),邑人募缘重修。清嘉庆七年(1802),奉文建立后殿,旧宫改为便殿。清道光二年(1822),召工砌筑石,以固宫基,两年后竣工。辛亥革命后,社会动荡,战事频繁,乃尤溪县城要冲,天后宫中常有驻兵防守。民国13年(1924)5月,突被洪水冲毁。

1990年秋,在城关东南大陆坂地界重新兴建,宫内奉祀陈、林、李三神。

(六)龙兴宫

俗称“仙亭”,在大田县小田(玉田村),建于元元贞元年(1295),庙中供有7尊马氏真仙。1958年拆毁,1988年重建。

(七)冲和道院

位于三明市区内,即梅列区列西村,始建于宋淳祐年间(1241~1252),现存道院为清康熙六年(1667)重建。

(八)升仙台

位于宁化石壁,据李世熊纂《宁化县志》载:在隋义宁年间(617~618),有刘、熊两道士在此修炼,白日飞升。有专供道徒常住的道院。

(九)白鹤楼

位于尤溪县城内水南,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5~1189)。据《尤溪县志》载:该楼六角重檐片木结构,楼前有池塘两口,据传有道人画鹤于壁,同时跳道舞,鹤即起飞而得名。楼内供药神,旧时为道家胜地。白鹤楼曾遭焚毁,至清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名曰“清晖”,奉祀“正阳”、“纯阳”帝君。1962年,被尤溪县城南小学占用。1971年又划归尤溪县林业科苗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得以归还。1988年12月,列为尤溪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重新进行修葺,为尤溪县道教协会办公地址。

(十)正顺庙

位于三明市区列西沙溪河畔,始建于宋绍定七年(1234),历代均有修复,以祀奉地方神灵谢佑,《正顺庙志》及明代碑刻均记“谢佑道术非凡,可驱鬼保平安”。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