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客家文化
【三明客家纪略】道教
2024-10-2310:41:05来源:

东汉永建年间,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并以《老子五千文》为该教的主要经典。之后,又派生出以农民起义军领袖张角为主的“太平道”,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以“善道教化”、符水治病与张衡、张鲁的“五斗米道”并驾齐驱。南昌尉梅福,字子真,抛家离妻,跋山涉水入闽,隐居泰宁境北长兴上青溪的“栖真岩”习道炼丹。此后,道教陆续传入三明境域各县,唐武德元年(618)传入宁化。而与南宋同时并存的北方女真族人建立的金国,其道教则分为“正一教”、“全真教”两大派,于南宋初传入泰宁。宋开禧三年(1207)传入将乐,宋开禧十一年(1215)传入沙县。与此同时,各地也相继修建一些宫观、道院,皆奉《老子》、《庄子》、《列子》等为“真经”。宋真宗命辑道藏,大建宫观,徽宗命天下访求道教仙经,置《道德经》、《庄子》等。唐宋时,道教盛行,官府倡导各地建造宫观,这一时期三明各地道观大增,主要活动是修身养性,练内外武功,纳录炼丹,施展幻术,同时行医治病,参与一些安宁社会的活动。明中期后,炼丹术已不大盛行,新派生出斋醮、施符、符咒、驱邪、超度亡灵等活动,并与其他教派相混合,使其产生了变异性。明正统十三年(1448)二月,邓茂七利用道教,树起造反旗帜,杀富济贫,自封道号为“铲平王”,在沙县陈山寨揭竿起义,拥兵十万横扫闽西北,沿途鼓动信众反对官府,严惩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救济贫苦百姓,深得民心,震动朝廷。义军经过之处,凡宗教团体皆为其所利用,对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起到重大作用。清统治者重佛抑道迄至民国初道教几近消失。三明境域受过戒律的道士不多,一般多是民间信徒施行求福免灾,消疾化险等法术。一些道士在民间进行“道术”活动,建宁县“正一派”教徒,在乡村四处布设“道坛”(实为家庭式的世袭道坛,俗称“香门”)。各小坛坛主掌握坛箱担内的神像、转回图、道具、乐器(锣、钹、鼓、罄、箫、笛、管等),以教主张天师所授的“教印”为“印信”,印文多为“朱文”,内容为“道经师宝”。教坛一般世袭,亦有部分道士收教徒弟,徒弟学了几年之后,便将一部分“香门”分让给弟子,使其独立,并发展新的“香门”。这些道士把持各村、乡、镇及邻县的部分道坛,对本坛区内居民的婚姻嫁聚、年节吉庆、死人丧事等红白事进行施教等活动。各坛有各自的活动范围,不得越界操办坛事,否则以惩罚“僭越”者。

道士诵经做道事,亦称做法事。一般分为家庭法事仪式和庙观法事仪式。家庭仪式是:户主应事先到主管道士处商定吉日及有关事宜,做法事那天,道士(1~3人)在户主家正厅诵经,在房屋的大门、神龛边沿、窗户、猪栏等处张贴用红纸模印的符。道士在厅内手拿戒刀,以刀戳“纸钱”在空中飞舞,并口诵咒语,之后与其他道士一起合诵经文,开头户主亦应陪道士同诵祷告。一般法事为半天,也有延长的,如祭消灾免疾、祈保平安、盖房建庙的为一天或数天,祭奠死人的法事则每七天一次,共七七四十九天。

庙观的祭祀仪式,其内容与家庭法事大体相似,但规模更大。若新建一座道观,主持者要请道士10人左右,在临时的简易屋中摆大案、设神架、挂神像、贴神符、祭供果、点香烛、奏道乐,道士们手持叮当作响的戒刀,身穿印有八卦太极的道袍,头戴道帽,把戒刀上的咒符点燃,在空中晃晃悠悠,绕到神案前,祭拜道师爷后,一起诵读经文。

比较讲究的法事道场大都在宽敞的大厅里举行,厅堂里飘挂着各种菩萨像,正中悬挂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灵宝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东极圣人青玄上帝太乙极苦天尊,中天星帝北极紫徽大帝等5幅神像,其左有南斗六司延寿星君,其右有北斗七元解厄星君。厅堂前面有裤脚型画像,其上均为封神榜的人物,还有各处镇坛小画像,法事道场上挂榜,场外竖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宫观、道院大都被地方政府没收或移作他用。十年动乱期间,道教活动停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人民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相继由财政拨款修建宫观、道院,各地道教活动也逐渐恢复。至1992年,全市道教信仰群众达万人。1997年,沙县道教协会、尤溪道教协会相继成立,填补了三明市长期以来没有道教协会这一爱国宗教团体的空白。1998年,全市共有33座道教的宫观经过各县(市、区)宗教事务部门批准正式登记。是年,建宁县道教协会正式成立。翌年,将乐县道教协会成立。至2005年,全市有道教宫观127座;信徒达11万多人。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