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夏茂镇洪姓客家人每年立春这一天都要举行“游春牛”活动。
游春牛其做法是:用竹片制成春牛骨架,糊以粽黑色纸张。牛角边上系着一块红布,表示对耕牛的彰扬。由两个强壮青年人在牛身里面前后站着支撑牛身骨架前进。然后用古戏装分别扮成一家人和一男佣人粉墨登场。
游行时在前头开道的是花灯鼓,灯鼓中央前面写着“沙县茂溪洪氏”六个大字,后面画着丰收的稻穗。灯鼓之后是三对四方型灯柱,三灯柱前面的对联分别写着“物丰民阜贺新春,国泰民安庆佳节”;“春种一粒谷,秋收一担粮”;“愧彼惰农空食栗,怜其劳力勿加鞭”;这第三幅对联的大意是:当农民一要勤劳,二要爱惜耕牛。三灯柱左右面分别写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欢度新春,普天同庆”的短联。灯鼓、灯柱的后面是两把唢呐吹奏着民间乐曲。紧接着男佣人牵着耕牛以滑稽形态向前走着。男主人挑着犁耙.扁担两头各着一朵小红花,以示务农的荣耀。男孩挑着一担牛草。女孩提着一只饭蓝,蓝子上面盖着一条毛巾。主妇提着一壶开水。再后是三架大簋,头一架簋里面安坐着五谷仙蓓萨;第二架簋里面装着米、谷、豆、瓜、菜、水果;第三架簋里面放着一小团一小团的白粿和三牲五福食品。最后面的是锣鼓队。每年这一天观赏的群众成千上万,热闹无比,因此游行队伍的两边还要用长竹杆拦护着,以免被人群挤进去。游行队伍在大街主巷游行,凡到各家门口,无论农工商各行各业,都要放鞭炮迎接。
游春牛旨在重农劝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关系着一年生产、生活的好坏。所以说游春牛是寓教于乐,劝人在欢度春节中不要忘记备耕和开始春耕。值得一提的是,游春牛时游五谷仙,他是主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神祗,因为他就是我们的老祖宗神农氏。自古以来,人们对他顶礼膜拜,其中不仅包含着对神农氏尝百草创五谷的追思。也体现了先民们对丰衣足食的生活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农业十分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安定。我们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吃饭是头等大事。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说,客家人游春牛旨在重农,就不是一般的民间游艺活动了。
耕牛是广大农村千百年来农田耕作不可缺少的劳力。夏茂人自古以来爱护耕牛如爱子。每年农忙时节,夏茂农民都要用粳米加工白粿给耕牛吃,因为粳米营养价值特别高,牛吃了白粿身体强壮,耕田时劲就更大了。一旦耕牛“老”去,牛主一家人沉浸在极度悲痛之中,往往挖个大坑把它埋在山上。但夏茂人也有吃牛肉和牛制品的嗜好。夏茂牛系列食品制作工艺名扬八闽。至今,在夏茂溪北桥头阁东侧有一块“禁宰耕牛碑”(那里的溪滩是古时宰杀耕牛的地方)。石碑中镌刻着:“凡是能耕作的强壮水牛一律不准宰杀。明嘉靖年间立。”
游春牛旨在重农,多好的民风民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