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编研论述
福建清流科举考试的历史演变与文化遗存
2024-08-0608:46:41来源:市委党史方志室

清流县地处闽西,古属黄连,北宋元符元年(1098)始置县,同时开设科举,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废科举,近千年间,清流县考中进士38名(其中武进士3人)、举人90名(其中武举19人), 另有贡廪730人、荐辟16人,出外仕宦者260余人。唐大中十年(856),汀郡进士第一人伍正己,原居宁化麻仓里(现清流县龙津镇),其后代“一门十进士”,这些都是与清流兴学重教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从当今科举文化遗存中,不难感受科举时代的文化气息。

一、崇文重教,振兴学校

清流是客家移民聚集地,具有崇文重教的观念。客家人主要来自中原,辗转迁徙至闽粤赣陌生之地开始新的生活,始终坚守耕读传家的文化信念。清流地区流行“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俗语,视读书与耕田为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淳朴的民风中包含了人们尊文重教、诗书传家的精神渴求,登科进士是读书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当地流传不少家族“鸠工聚财,兴办学校”、鼓励读书的故事,社会各阶层均视读书人和书籍为高贵。明成化六年(1470)之前,归化(今明溪)的一部分为清流辖属地,“当道以清流之明溪镇巡检司去县遥远,民梗难治,为请于朝,割宁化之杨柳、下觉 里,清流之归上、归下里,延平府沙县之沙阳里,将乐之兴善、中和里,置归化县”。据万历《归化县志·岁时》载:“七月初七日,各街儿童备酒果设拜,焚学生所习字纸以乞巧。”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文化之尊崇。

儒学是清流最早的官学组织。清流置县之初,地方官在县城之南雷氏祠创办儒学,后迁皇华驿故址。按古制,射圃设于学宫,明朝诏令儒学讲读文书罢,教学生习圃中。“独清流射圃不设于学,在县西社稷坛右,后改为九龙驿,以驿左预备仓基易之。”宣德元年(1426),县儒学招收廪膳生员20名,增广生员20名,附学生15名,武生岁试录取15名,共计70名。正统六年(1441)定例,府学一年贡一人,州学三年贡二 人,县学两年贡一人。嘉靖十五年(1536),清流知县詹玄相建东城、西城、南城、北城四社学。据地方志记载,明清时期,清流贡廪生共有730人,其中清代515人。这说明时代越往后人们对教育越是重视。

清流自建县至清嘉庆间,“七百余年,而独无试院,每岁科童考皆在县衙。生自备桌凳,先日预备,而往往失物。临期仓卒,又无地可容。一值风雨,衣冠楚楚,兼任舆台,濡首濡足,不堪寓目”。嘉庆甲戌(1814),建阳人余殿荣与清流知县李慎彝商酌,购地二处兴建,清流始有试院。邑人雷可升以诗纪其事:“数百年来试院空,今朝掉臂喜终童。先生地下应含笑,莫忘西河是首功。”

宋、明两朝,清流登科进士人数相对较多。宋有进士4人、文举特奏名14人,明进士11人,到清时登进士人数锐减,只有5人,其中武进士3人。明代学校入学成为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三岁考校一次,名曰岁考。进取文武童各十六名,拔府学一二名。”进士一般都可任知县以上官员。如:清流唐大中十年(860)汀郡进士伍正己官至御史中丞,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进士伍祐初调赣州雩都知县,宋绍兴五年(1135)进士赖绂官至佥判官,绍兴十八年文举特奏名进士伍致达授官郎署,宋淳祐四年(1244)文举特奏名进士伍叔辉,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谢惠初任江西袁州府分宜知县。清流以明经举任的也有不少,如洪武年间东坑村人陈定通任石埭知县、万历年间里田村人罗炳任邵武府训导等。明代国子监监生可直接做官,明成祖以后,监生做官机会越来越少, 但可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为了让子弟得到更好教育,清流各地积极办教、延师教子。雍正十一年(1733),朝廷令各省建书院,改采鼓励态度,书院渐兴。“新例诏天下郡县各立义学,令民间俊秀子弟诵读其中,以文行之士训之。清邑旧立社学二处,设于龙津、凤翔之桥楼。”由于官方的鼓励和民众积极参与,明清两朝,清流各地创办了30余座书院,其中有龙津书院、观澜书院、玉华书院、福潭书院、正音书院、醉经书院、校溪书院、锄经书院、西峰草堂、南山书院、东壁山房、缵文塾、豹隐书房、琢玉书院、桂园书馆、坑头书房、惠山经馆、黄岗书院、坑源书房、六有轩书院、卧云山书房、龙吟静室、龙峰静室、龙华静室、鹤山静室、凤山静室、祇园静室、道人山、云霄岩书院、园墩书院、寨墩书院等。还有一些是寺庙创办的,如上阳山读书处、灵龟山书院、高峰贤院等。

乾隆二十八年(1763)县儒学改称龙津书院,为清流唯一官办书院。设有山长、首士、学士各1人,由乡社士绅公议。清咸丰间,本县岁贡余楚臣任龙津书院山长。山长主持讲学,首士学士入院讲课,课程有《四书》《五经》和八股文写作等。史载:“清流书院在邑之东法海坊,倚山之阳,环峰列嶂,郁乎苍苍。俯瞰龙津,三港汇流,旋绕潆洄蜿蜒于其际,其门堂斋舍毕具。”其中,令人称赞的是清流余朋乡东坑村“一村九书院”, 包括琢玉书院、桂园书馆、坑头书房、惠山经馆、坑源书房、黄岗书院、卧云山书房、六有轩书院,以及龙吟静室。东坑村的书院多为经馆,执教先生基本上是落第秀才,以培养学生考取功名为主要目标。清道光三十二年(1897)奉诏停办,创办县立敦本小学堂, 以龙津书院及试院为校址。1910年又改名为县立丰山小学堂。

各地创办的书院、书馆、私塾、经馆、蒙馆,颇有一些非常出色者。如清流赖坊镇官坊村的“缵文塾”,是迄今清流县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私学建筑。其内部构造功能齐全, 从其严谨的布局和巧妙的设计上,仍能感受到上官氏先祖的缜密思维和良苦用心。缵文塾大门朝东偏北,门开八字,有对外“宣扬”的意思。整座建筑由门厅、天井及左右开间、上厅、下厅、书院配房计16间构成,面积约300平方米。缵文塾特意设计修造了5间书房,每间面积约10平方米,每间书房恰好可容一人,是学子独立温习功课的“静室”。清流县里田乡田头村的醉经书院在当地相当有名。为适应科考,醉经书院不定期开课,设助学金和奖学金奖励生徒,还举办赛诗会,进行文化交流。醉经书院抄书《蕉石山房诗草》是清流至今唯一存世的书院图书,收录了该书院组织举办的十课赛诗会作品,以及参加诗会人员、评奖情况、奖品设置等,是研究古代清流书院的重要文献资料。苏区时期,红军在醉经书院创办列宁小学,教妇女儿童识字。此外,设于清流县灵地祖祠背后的“西峰草堂”“前后进泮者以百计”,也相当有名。邑人雷可升《西峰草堂诗》云:“地僻无尘俗,耽幽饮石泉。鸟啼疏竹外,人坐落花前。池小常栖月,松高不计年。帘开风入户,微动伯牙弦。”

书院既是培养人才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是彰显教学水平的物证。以清流塘前乡迪坑村为例,清乾隆十年(1745)建云霄岩书院,乾隆十五年建园墩书院,嘉庆二十年 (1815)建寨墩书院。至道光年间,先后有江起梅、江昭涓、江昭严考中进士,江起卿、江凝英中举人,赢得“两举人三进士”的美誉。乾隆二十八年,《四库全书》总纂纪昀任福建督学期间,曾至塘前迪坑黄泥坪村考察“进士第”,为当地生员江龙蟠题匾“文明有象”,勉励江氏子弟弘扬文明家风,遵行忠孝节气。而后,福建督学王润之又为“进士第”题匾“椿桂森荣”,祝福承匾人家族繁荣发展。迪坑村现仍完整地保存着“儒林第” “贡元第”“进士第”三座带有浓厚科举气息的古建筑。

1722905590134634.jpg

《蕉石山房诗草》

二、举族支持,学田保障

学田之设,以资贫士。书院建设很大程度依赖“学田制”保障,参加科考需要强大的经济后援。为此,清流各地都以举族之力来创办学塾,培养本族子弟。如东坑村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令人惊叹,其家族接续办教育的决心和毅力更是无人能及。办好村塾、延聘名师,勉励子弟读好书,乃是东坑陈氏各房族的一致行动。经费是书院发展繁荣的重要保证,各房族根据自身财力,为鼓励学子求学上进,特别订立具体的学田制度,从尝田中划出一部分作学田,以维持办学的经费。陈所闻家族恪守祖训,“代代抽学田”办教育,资助贫困子弟读书。其祖陈廷珍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立遗嘱从尝田中划出一部分作为学田,“又抽学田二十石”激励学子。凡赴考榜首者将资十亩,从取得功名当年起三年内均为学田,再从尝田中划出三亩资助赴府、京考费用。他“训六子,规范严饬”,支持儿子陈泰禧又抽置学田建立“桂园书室”,为东坑村培养了不少人才。县、乡名流以“德行文章”匾额赞颂。《东溪陈氏族谱》记载:“东溪为清邑书香之地,笃行勤学者代不乏人,抑皆其祖父教育有方,故能绵远勿替。”此后,陈所闻家族子孙中有陈遇春,亲自在桂园书馆当老师,他治学尤为严谨,白天教授的课文,晚上必定要求学生诵读到鸡叫。时人称赞他治学“祖先庭训德行文章,延师教子身立名扬;维公志业推动州乡,师严道尊比户书香”。

学田租谷是书院经费的必要补充。康乾间,进士出身的清流知县林甲、陈琳重视教育,先后共拨置田亩十石有奇,但仅为司讲席备薪水。乾隆五十一年(1786),清流知县俞崚在《龙津书院山长田产序》中记载,清流全县共有书院田15处。道光四年(1824),甘肃进士黄在中知清流县事,以乐育人才著称,上任之初即与邑绅商议,拨出樊公庙的祭田十五石为按课给赏之资,但未历四载便被取消。其间,道光五年七月,易致堂代理清流知县时,内断充公项钱三万二千文,置买十一处田产,共载田租米三石一斗。为保障书院课士,乔令捐己俸二十四万余文,置买专门用于龙津书院课士田产十一处,共载租米十二石七斗。后又有耆民伍亲贤、职员陈嘉言捐助田产,计租米七石八升有余。清末,清流共有科举公租十六处,分布全县各里。

清流城关东门的观澜书院虽为私人创办,但其活跃程度甚至大于龙津书院,县内文人多于此会课文艺,切磋诗赋。邑人江南吴县、马邑知县王霖曾有《观澜亭看月》诗云:“是处皆宜月,亭空望更真。光清桥影碧,夜寂寺钟淳。远岫多参错,潆澜任漪沦。来宵如有兴,应定泛觞人。”生动描绘了当时的文化景象。观澜书院田租共三处:一在坊郭里小嵩埔枫子坪租米二石,载苗六升;二在南郊处沙塘坑助田租米二石,递年纳津贴三百文,又助河背店租,递年一千二百文;三在洋坑租米三斗。 

为了鼓励贫寒家庭士子求学,清流官绅设置“贫士田”。清流县志记载:“康熙壬戌(1682),浙闽总督姚公有捐置学田之举,发银五十两,置田十亩。岁师生掌其租粒,而学官课士之卷纸茶饼,寒儒之婚葬灯油咸少资。”至清末,清流贫士田共有两处:一田坐落分界亭老铺着官家坪,共三十一丘,租四石;一田吴地上坑等处,二十三丘,租米六石四斗。此外,尚有泮池引水田山两处:一山坐落仓盈里横溪下坑,一田坐落永德里寨头。

各家族均支持本族子弟参加科举。如客家人《池氏族谱》称:“凡入泮者,众公太及本房公太各贺银三两;补廪者,各贺银贰两;出类拔贡者,各贺银捌两;中举者,各贺银贰拾两;中进士者,各贺银叁拾两;中鼎甲者,各贺银伍拾两。永为定例。”有条件的家族通常会创建村塾(或称族塾、私塾、义塾),帮助本族子弟实现科举梦想。清流赖坊官坊村的“缵文塾”规定,对于本族子弟,无论哪支哪房,家底殷实抑或穷困,一律免费就读。几乎在所有稍具规模的古民居中,都将天井两旁光线最好的房间作为书房,人们多称之为“书院间”。在东坑村、灵地村的一些大屋内,如今还能见到将书房建于木楼 之上,其下部空间则被利用修置禾仓。脚踏谷仓,头枕粮食,这些又会对学子们产生怎样的心理暗示呢? 还有如获得“一门三万户”“一桌九功名”赞誉的塘前乡迪坑村江祖运、江祖顺、江祖枢三兄弟家族,他们既有经济实力又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相传,他们靠做纸业生意发了大财,每年收田租谷都有三万桶之多。兄弟三人富甲一方后,筹建云霄岩书院和园墩书院,本房子弟入学还加倍资助。设立的公田中就有蒙馆田、书租田,并要求每个人口交谷一桶(17市斤),统一由村同仁社管理,放利息或出卖,所获资金大部分用于族内子孙学习支出。后来,祖运的四个儿子、祖顺的三个儿子,以及祖枢的五个儿子皆尽得功名。其中,祖枢儿子起梅为岁进士,起卿中举人,起聘获四品都司,另外两个儿子均为庠生。

古代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大量士子用尽一生精力,全力以赴,仍与功名无缘。考取秀才也得之不易,颇受尊敬。大多数秀才的最好归宿莫过于回到乡村当一名私塾先生,研读经史,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清流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教书先生,均是落第秀才,亦有举人从教者。如嵩溪村的余起,清乾隆十二年(1748)乡试第三名,文冠一榜,以好古自居,绝意仕途,毕生从教,设帐于嵩溪福潭寺,桃李满天下。福潭书院为清流县著名书院之一,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东坑村的陈隆照,清乾隆乙亥科(1779)贡生,钦赐副榜。他志气凌云,赴乡试十余科,至老未尝,以明经受职清流儒学,设教于龙吟静室,教诲不倦十余年,得其传者四十九人。东坑村的陈允升,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贡生,授文林郎候补儒学教谕。他初设帐于秋口、安砂,尔后受聘永安“丛桂书院”主讲,从学者有永、宁、归学者三十余人。他常于龙吟静室开堂讲座,言辞生动,观点独具,直逼人心。著有《易史一隅》,广泛援引历代史迹以印证《周易》经传,欲使读者由此一隅而全面领悟《易》义,“引史证经,士林贵之”。东坑村的陈廷枢,也曾从学于余起。嘉庆三年(1798)福建第三名副榜举人,丁卯(1807)钦赐正榜第七名举人、知永安县事文林郎,时年已85岁。

1722905925502081.jpg

 赖坊官坊缵文塾

三、旌表贺颂,激励后学

士子考中举人、进士,会得到贺匾等方式奖励。其族人在宗祠、家庙门外竖立桅杆,作为家族辉煌的旌表。塘前乡迪坑村的“嘉庆丙子科举人江起卿立”等两对桅杆,至今保存完好。余朋乡东坑村“陈氏一门”的木牌坊非常有特色,据《东溪陈氏族谱》记载,它是明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进士邑人陈用宾所建。陈用宾官历云南巡抚、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支从一品俸。门楼顶部供奉的文昌帝君,是主管考试、命运,及助佑读书撰文之神,是读书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祇。匾额“东里奎光”,其中“奎光”,即奎宿之光。旧谓奎宿耀光为文运昌明﹑开科取士之兆。

登科进士不只是普通百姓的梦想,古代历任“父母官”也多将兴学办教、培育人才作为自己治事的重要内容。如,宋乾道四年(1168)清流知县黄藻,把恢复学校、培育人才视为履新之要务,“躬课试而激劝之”,鼓励学子发愤读书考取功名。他离任时,清流百姓老人拦轿、儿童爬轿挽留,经多次辞行才离开县境。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清流知县宋忠,修复受损荒废的学宫,兴办官学,招募士子,延请先生授课。万历二十五年(1597)清流知县翟廷策,重建县学同时倡议在万寿寺旁建雁塔,祈求文运兴旺。万历二十九年清流知县蒋育馨,每逢初一、十五或隔十天左右,亲自为生员上课、修改文章。在清流历史上,还有许多类似故事。

牌坊是古代用以表彰科第、功德与忠孝节义的纪念性建筑物,树碑立坊是古代文人的莫大荣耀。清流地方官对于一些通过科举取士的本籍名士,也多立坊旌表。凌寀,浙江山阴人,以明经登谢迁榜进士,明成化十一年(1475)任清流知县,兴学重教,增修仓廒,被写入了县志《名宦》篇。凌寀对清流籍文人名士十分尊崇,曾为五位进士、举人立牌坊,表达敬仰之情,使他们的事迹流芳百世。他极力倡导崇学重道之风,主持修建了多座牌坊,为地方治理树立了一个良好风向标。成化十六年,凌寀在县北儒学前为举人刘宗重立登云坊;成化十七年,在县南三港为进士张永隆重修进士坊;同年,为进士叶元玉立进士坊;成化二十年,为举人刘世宽立传芳坊;成化二十一年,为进士赖世传立进士坊。他重视学校建设,组织范铜铸爵一百三十八器,用于儒学祭奠。邓向荣,明代清流坊郭里人,嘉靖十年(1531)以汀州府庠廪生考资格乡试中举,登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秦鸣雷榜进士,授户部主事,监督淮河运输。因为敬佩邓向荣的才华,嘉靖二十三年,清流知县陈桂芳为他立“进士坊”。邹国卿,明代清流人,少负奇气,精古文辞,才名籍甚,有文集数卷。他任云南楚雄府推官,曾上条陈治理边境的建议,受到朝廷的重视。清流知县刘子忠为之立“一鹗凌霄坊”。伍可受,以恩选入太学,万历元年中顺天乡试,五年登丁丑科沈懋学榜进士,出任广西容县令,后升礼科给事,累秩山东布政司参藩。万历八年,清流知县邓邦髦为之立“进士坊”于邑东太平街。李于坚登第进士后,任两浙文衡,大力整治地方文化乱象,尤喜体恤奖掖寒士,教授学生,深孚众望。清流知县陶鸣惊崇拜李于坚,为之立“两浙文宗坊”于县东太平街。

历史上,清流人当中出了不少“高官”,最为著名的当数南京吏部尚书裴应章。他是清流城关人,明隆庆二年(1568)戊辰科进士,初授行人,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离世后被追赠“太子少保”。明天启六年(1626),汀府、清邑二学及乡绅里老佥专祠,清流知县娄光远申详院道,准建裴恭敬祠于县南清德坊。对于武进士,乡人也十分崇敬。清流历史上共有武进士3人,武举19人。廖桂林是清流第一位武进士,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乡试中武举,咸丰六年(1856)丙辰科第五名赐进士,任广东永安营都司。咸丰十一年,敕封廖桂林四品世袭武都尉,并赐“克抒报国”匾额;其父廖必联教子有方,被赏赐“教子义方”匾额。“武都尉”“克抒报国”“教子义方”三块匾额,今仍悬于廖武村廖氏家庙内。

早些年,清流许多乡村的大房子的厅堂墙壁上,几乎都贴满各式各样的“捷报”“恭报”。近年来由于乡村建设,许多老房子被拆毁,不少附于建筑之上的珍贵文物也毁于 一旦。清光绪年间,在罗村里(今清流县赖坊镇)兴建的“东壁山房”,是当时清流南部著名书院之一。当年,邑人赖初兆赴京赶考,谨遵“清正、廉洁”之家训,落榜后回乡创书院,自为先生。该书院学生获得科甲功名者18人,有“一门三进士,比屋五举人,十八蓝衣拜祖宗”之美誉,人们称东壁山房为“翰林第”。光绪二十八年(1902),散居各地的学生为赖初兆先生贺寿,敬送“文明继美”匾额。匾中“明”字的“日”旁多一横,写成“目”字,寓意天地之“明”在于“日”“月”,人间之“明”在于“目”“月”。学生借此盛赞老师在乱世中,洞明世事,独具慧眼,耳聪目明,勤俭廉明。学子们科考出仕后,谨记先生谆谆教诲,做人清正廉明,处事公平正直。福建布政使司、福建学政总督等官员,对赖兆初的三个儿子十分赞赏,旌匾“椿荫槐荣”。如今依然能在“翰林第”堂屋内,看到张贴在墙上的科举“捷报”“恭报”,大大小小有几十张,彰显了当年赖氏家族曾经的荣耀。其中有“捷报”书曰:“贵府老爷赖(印)初兆 奉旨恩拔选国学京监元进应南北两闱乡试高中京舍。”这类喜报在清流其他的村子里也有遗存。

1722908390802410.jpg

琢玉书院

结 语

福建清流科举考试史是中国科举制长河中的一滴水珠,通过方志典籍记载和文物遗存,人们依然能够管窥科举制度下的崇文重教风气与文化传统。正如清流县庠生邹粲英在民国《清流县志·学校志》中所言:“清虽属弹丸,而兴贤有其地,育才有其资,祭有常仪,器有定品,课文则于书院,较射则于射圃。”本文只是初步搜集、整理了清流古代科举考试的一些资料和文化遗存,为福建县域科举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清流县委党史方志室主任 王宜峻)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