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党史知识】闽赣省机关及武装部队的游击斗争
2024-02-2015:57:27来源:

1934年10月,闽赣省紧急动员地方武装和群众为保卫苏区而战,闽赣省军区在宁化县城将地方武装整编为4个团,分散在归化、清流、宁化、建宁、泰宁等地阻击敌人,以图“坚守城池”。但在敌军的不断“围剿”之下,1935年1月,归化、清流、宁化、彭湃、泉上相继失守,闽赣省机关及武装部队艰难地在宁化、建宁、清流、归化、泉上等地的空隙地带与敌周旋,被围追堵截屡遭损失。25日,敌进攻泉上,闽赣省部队虽全力反击,但终因寡不敌众,泉上失守,省委机关人员被迫退往安远、张坊,后退往枫溪与敌周旋。26日,闽赣省部队进入归化与宁化交界的水茜棠地时遭敌围击,伤亡惨重,浴血突围后转向安远、张坊。

193525日,中央书记处电示:应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坚持游击战争,这一基本原则不许有任何动摇,要从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上适应游击战争的环境。期间,在建宁水尾村的闽赣基干游击队(9个小队)。除第一小队因去江西境内联系红军队伍,而被敌围歼外,其余8个小队于3月间并入闽赣省军区部队。另外,以鳌坑为据点的泰宁游击队也并入闽赣省军区第18团。由于国民党“清剿”军队的步步逼进,闽赣省军区的部队和工作团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不停地转移,难于取得群众的支持,队伍风餐露宿,疲惫不堪,有生力量不断遭到消耗、损失。

3月下旬,闽赣省军区部队和工作团被迫转移到将乐境内白莲附近的一个山村。在这里,闽赣省军区电台与中央分局作最后一次联系后,即将电台零件拆零掩埋。接着,中共闽赣省委召开了有500余人参加的军民大会。会后,闽赣省军区部队向顺昌、延平(南平)西北地带游击。打土豪筹款,拦截袭击敌军车,一度造成顺(昌)、将(乐)、延(平)公路交通中断。此举震惊了闽北敌军,急调国民党军56师和保安队分两路围追堵截。闽赣省机关和武装被迫折回龙栖山。3月底,国民党军队分别从宁化、建宁出发,兵分两路“进剿”龙栖山,闽赣省委机关和省军区部队被围困在余家坪一带,腹背受敌,伤亡惨重。部队突围后,向明溪的沙溪、梓口坊转移,之后又连续遭敌伏击,队伍被打散,其中一部往永安转移;1718团向清流、明溪之间的邱坊、谢地、林畲一带撤退;省军区部分武装和工作团则向明溪、将乐交界的龙湖方向撤退,后又转入龙栖山仙人塘一带。

19354月,国民党军第8852师从建宁、宁化两个方向包围建宁的水尾村,闽赣基干游击队大部与闽赣省军区独立12团成功突围,与闽赣省委工作团会合转向泰宁、将乐等地;担任掩护任务的建宁县委、县苏维埃及部分闽赣基干游击队员被打散,大部在龙门山白云寺壮烈牺牲。

同月初,闽赣省机关迁移至尤溪,驻扎在尤溪坂面京口村后溪自然村。4月中旬,闽赣省所余的武装和工作团还没来得及休整,敌52师就追了上来。为了避免与强敌正面作战,撤退到京口草洋山,又遇到敌52师特务营攻击,闽赣省武装和工作团人员因昼夜行军,已是疲惫不堪,在此情形下只得边打边撤,最后撤至德化、永泰、仙游交界的紫山。在这次战斗中,由于敌强我弱,部队损失很大,许多红军战士英勇牺牲,队伍也减员至600余人。

随后,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机关将所余的武装和工作团改编为闽赣省新编第一团。4月底至5月初,国民党第529师合围被困在紫山上的闽赣省新编第一团,中共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军区领导人在紫山上召开了紧急联席会议,讨论如何行动问题。省委书记钟循仁主张将队伍转移到闽西坚持斗争,但遭到省军区司令员宋清泉、参谋长徐江汉、政治部主任彭祜等人极力反对,会议无任何决议。在这关键时刻,宋、徐、彭等人暗地加快了叛变投敌的步伐。58日,宋清泉、徐江汉、彭祜等人诓骗战士,叛变投敌,将600余人的队伍分两批拉下紫山,投靠国民党仙游民军,511日,被国民党第9师部队缴械收押。事变中,只有省委书记钟循仁、省苏维埃主席杨道明和战士陈常青等7人突围出来,钟循仁、杨道明鉴于身份的特殊性,在寻找党组织未果的情况下,在永泰县的闇亭寺剃度当了和尚,钟循仁法号妙圆,杨道明法号馨扬。至此,中共闽赣省委、闽赣省苏维埃政府、闽赣省军区及其武装力量完全丧失,闽赣省的历史从此结束。


(来源:《三明党史知识手册》)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