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文化遗产
【三明历史人物】殿中执法的江日彩
2022-08-1311:42:07来源:

天启元年(1621年),北方女真族努尔哈赤的铁蹄踏遍沈阳及辽东的大小70余座城池,兵锋直逼山海关下。明王朝惶恐中不知所措。这时,一位都察院御史向朝廷上了一道《议兵将疏》,建议朝廷效法明太祖朱元璋将应天府(今南京)周边各县民兵收编为军队,最后扫荡群雄的成功经验,敕令天下边关各募士兵,训练丁壮,寓兵于民,无事则守备地方,有事则听候征调,既减少了国家的军费开支,又可达到壮大边防,抵御外敌侵略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这位御史向朝廷推荐了一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杰出军事人才——福建邵武知县袁崇焕。袁崇焕果然不负厚望,受命后立即深入关外二百里的宁远城(今辽宁兴城)亲自率领士卒加固宁远城池,将辽东防线向东推进二百余里。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天启六年,明军赢得了宁锦大捷,崇祯二年(1629年)进援京师战斗中,他又以一万之众击退十万清兵的进攻。数年内,袁崇焕在辽东组织起一支骁勇善战的劲旅,有效地抵御了满洲兵的进攻。所以,人们都称赞这位御史有“知人之目”。

这位御史就是江日彩。

江日彩(1570-1625年),泰宁县城关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中进士,翌年授予江西金溪知县。金溪虽然是南宋“心即理”的著名思想家陆九渊的故乡,但自明中叶以来吏治腐败,流氓劣绅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江日彩初到金溪便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他发现有一些歹徒公开在街上玩一种用摸取弹丸的办法来杀人的游戏。江日彩立即安排衙役捕快仔细查访,将这伙不法之徒全部逮捕法办。江日彩针对金溪的积弊,从整顿吏治入手,严惩贪赃枉法的官吏和欺压百姓的劣绅,倡导谦恭礼让,使金溪社会风气焕然一新。江日彩一身正气,敢于主持正义。他得知县衙负责簿籍、掌管印鉴的主簿,是一个很正直的人,前些年因得罪上司,被污陷栽赃降职到金溪。江日彩决心为他主持公道,多次代为申诉,终于使他平反冤情,恢复职务。江日彩在金溪任职6年,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深得民众爱戴。

万历四十二年,江日彩赴京应科道官考选。“科道官”是专司内外风纪事,担负整肃纲纪的官员,有“天子耳目所寄”之称。故对应考官员的选用非常严格,一般都由庶吉士改授或由翰林兼任,而且官员的录用都得经过吏部和都察院的严格考选。都察院严格考察了江日彩在金溪6年的政绩,疏奏皇上。翌年,江日彩擢升为浙江道监察御史。江日彩在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期间,向朝廷呈递了请求开释流放浙江的犯官,广开选拔贤能官员,严惩贪赃枉法歪风等奏疏。

万历四十七年,江日彩改任河东盐场巡盐御史,负责监察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的食盐生产管理。在明代,河东是一个重要的池盐生产基地,不仅陕、豫、晋三省四州十一府的军需民用盐全部靠它供应,而且每年向国库缴纳的税银也高达19万余两。但是,万历末年山西一带常常洪水为患,造成山体崩陷,盐场大池被压塌。江日彩巡视盐场,目睹了成千上万靠煮盐为生的灶户因盐池的毁坏不能复工而三餐无着,饥寒交迫,内心十分痛苦。他决定加大清淤疏壅费用的投入,将原来以小盐池收益中提取四成来用于大盐池的清淤疏壅,改为五五提成;并且让灶工以工代赈,渡过灾荒。两年间,在江日彩的努力协调下,百分之七十盐池完成了清淤疏壅工作,恢复了生产。

这期间,江日彩冒死上陈《为三省免加派疏》。原来朝廷为了防范后金,抽调了数十万大军驻防辽河。这样,浩大的军需粮秣成了朝廷的沉重负担。朝廷本来就入不敷出,为了转嫁危机,于万历四十六年开始向三省加派“辽饷”。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久旱不雨,赤地千里,盐业荒废,饿殍遍地,而地方官吏又不顾百姓死活,仍以辽东战事紧迫而加额征派兵饷、赋役和盐税,逼得走投无路的饥民纷纷揭竿。就在江日彩巡视三省时,就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安邑、稷山、临晋三地数万饥民的叛乱事件。江日彩目睹这一事实,十分痛心。他在奏章上写道:饥民的情景“真有郑侠写不出之图(流民图),贾谊流不尽之涕”,“迫之以诛求,驱之以鞭扑,民安得不盗而乱耶?”“今日加派,明日搜括,民已乱矣,谁为应之?”他认为:朝廷每年开支浪费至少有几百万两白银,皇帝冠婚所费更多,只要稍减一些就尽可不必向下加派了。江日彩的奏折引起了朝廷的重视。经过多番的论争,万历皇帝终于发下了口诏:尽罢天下加派,撤回税监,其加派钱粮,以当年七月已征者起解,余悉蠲免,并特发内帑银百万两,解赴辽东,犒赏军士。陕、豫、晋三省终于奉免加派。山西运城百姓为感谢江日彩特为他立生祠,请兵部尚书刘敏宽撰文勒石,为永久纪念。

天启元年,江日彩奉旨回京任都察院守院御史。他向朝廷上《议兵将疏》。并向朝廷推荐福建邵武知县袁崇焕。天启二年正月,袁崇焕正好赴京朝觐登基不久的天启皇帝,在江日彩的举荐下,袁崇焕被破格提拔为兵部职方司主事。

天启二年,朝廷命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孙承宗督师蓟辽,总揽辽东防务。孙承宗临行时上表称:“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此极弊也。”因此,他要求朝廷派得力大臣负责辽东军需粮秣的供应。朝廷命江日彩为提督两京十三省援辽军饷事务监察御史。江日彩深知援辽军饷事务事关前线的安危,事必躬亲,亲自督运军饷,不敢有丝毫懈怠。军需的发放,他严格要求核兵用饷,追缴虚冒军饷数十万两,清查并弹劾冒领兵饷的郡丞、武弁多人,受到朝野的一致称赞。

天启三年,江日彩晋升为四品太仆寺少卿。此后,江日彩参与谳定宫中“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江日彩坚持实事求是、情法两平的主张,使群臣信服,也获得皇上的嘉许。朝廷特颁给“殿中执法”匾额一面,以表彰其业绩。天启五年,江日彩在太仆寺少卿任上病逝于北京官舍。泰宁人对一身正气,敢于为民请命的江日彩十分敬重。崇祯二年,江日彩的神主牌迎入乡贤祠,并由当时在泰宁任教谕的著名作家周之夔作《太仆卿江日彩入乡贤勘语》。《勘语》说:“如公者,生而不偶,死而不亡,远而愈彰,久而愈定。孔门因三代之直,以思三代之英;吾党缘百世之师,以成百世之士。斗山在望,壁水应崇。”

文章摘自《三明历史名人》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