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客家文化
【三明客家纪略】教育(1)县学
2022-05-1316:48:13来源:

唐宋时期,在府、县设府学与县学,由官府举办与管辖;元代,增设县一级学校;直至明、清时期,仍然沿袭,构建成府、州、县三级由官府举办的县学。三明境域仅有县学。唐武德七年(624),沙县最早创办县学,设县西天王寺。宋代是三明市各县办县学最活跃的时期,有6个县办起县学:建宁县学,在宋开宝元年(968)创办于县治之南;宋天圣元年(1023)徙于县治之西;宋嘉祐元年(1056)复迁县治之南旧址(今实验小学)。明洪武年间,有廪生21人,增生20人,另有若干附学生。宋庆历三年(1043),将乐县学创建于卞山之麓,与孔庙合一,故称庙学。明嘉靖年间有廪膳生20名,增广生20名,附学生不限额,在校生徒达60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县学举行最后一次岁试,文生、武生各取50名。尤溪县学,于宋庆历二年(1042)始建在宣化坊;后知县宋咸徙迁于县治东南隅,选弟子数十人,亲自教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由知县童楫复迁于宣化坊,修葺一新。清流县学,宋元符元年(1098)即建县当年,由知县刘叙建于城南雷氏祠。明宣德元年(1426)有廪膳生员20名、增广生员20名,附学生员15名;武生岁试录取15名,共计70名。经费除县廪拨给外,尚有学田租谷,年收租谷米1704石,铜钱6265小文。宁化县学,宋建炎三年(1129)由知县施禔建于城内正东门。泰宁县学,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知县赵时馆建于城西峰之南。

永安、归化(明溪)、大田等县,虽建县较晚,但建县不久,即指定专人筹建县学。永安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建县,明景泰六年(1455)即委通判杨季琦建儒学,“鸠工聚材,经画规制,首建学校”,至明天顺元年(1457)建成。明成化六年(1470),置归化县,后改明溪县。建县第二年(1471),知县郭润即在城西旧驿站前兴建儒学;清康熙十一年(1671),知县黄易又申请将县学改建于龙湖杨氏旧宅。大田县明嘉靖十四年(1535)建县,两年后县学即建于县城内凤凰山下。

县学设有学官,既是当地教育行政长官,又是县学教师,官师合一。宋咸淳四年(1268)沙县儒学设学正、学录、学直各1员。元至正元年(1341),建宁县学始设教谕,张元善是该县元代最早的教谕。张惠甫,宁化人,明经举,是洪武间宁化县最早的教谕。明制,县设教谕1员,训导2员。明洪武十六年(1393)建宁县始设教谕署、训导署。清制设教谕1员,训导1员。清康熙四年(1665)各县相继撤去训导,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

教谕为正职,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训导为副职,协助教谕。清光绪三十年(1904)科举既停,教谕、训导均裁。光绪三十三年(1907)教谕署、训导署合并为儒学署,旋又改为劝学所。

学宫一般设在城内,唯归化县(今明溪县)学宫始设在县东二十里龙湖。学宫历经迁徙、修葺、扩建,逐步形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学宫的规模以大成殿即圣庙为中心,东西有义路、礼门,进门后中进依次为名宦、乡贤二祠;东西二庑、明伦堂、学宫住宅以及泮池、宫墙等建筑具备。沙县学宫面积近万平方米,而清流学宫,被称为“弹丸”,各县学宫规模大小不一。而后学宫大都破落不堪。沙县邓肃《重修儒学记》载:“昔日青衿接迹,弦歌鼎沸之地,今则败椽老屋,号风泣露,使人过之,凄然若置墓间。”兴衰鸿迹,可见一斑。

县儒学分童生、生员两种,均须参加考试,按限定名额录取,考取的生员由官府供给饮食称“廪膳”,故称“廪膳生员”。县学名额各县相差无几。廪膳生员每月廪米6斗,清代改斗为银四两,各县廪生名额为20名。沙县20名,共廪银157两8钱6分,每人平均实领2两8钱9分。增额的称为增广生员或附生。增广生员每县为20名或15名,少的为8名。清咸丰年间(1851~1861),沙县开始有捐输钱粮取得入学资格的,但仅限额文武童生各6名。

清代之前,在县学就读的称生员,如考不上举人,则终生为生员,亦称童生。明清时,凡应考生员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亦称儒生或童生。教材以四书五经、《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和历代科举的“八股文”范文为基本教材。生员一般不集中上课,以自学为主,但按月于朔望日(初一、十五)由学官进行考课。明清时期实行月考、季考,考课成绩多次不佳者则按规定逐出学宫,但后来多成为具文。县学多有藏书,明代宁化县学藏书有《文献通考》、《班马异同》、《大明会典》、《大明一统志》、《武经总要》、《十七史详节》、《大学衍义补》、《大成礼乐通纂》等。

射圃,是文武兼备的教育场所。按古制设于县学宫。古代著名教育家朱熹知漳州时,经常率生员到射圃学射,明代诏令儒学讲读文书后,“教学生习圃中、观周旋、揖让之文仪。有司间暇与学官一体学射。凡射式、射器、射职、射位,俱载仪注(礼仪制度)”。独清流县射圃不设于学宫内,而设在县西社稷坛右,后改为九龙驿。《清流县志》记载:“夫学之有射圃,非日不忘武备也,盖将以养德焉。”又曰“射似乎君子。是亦人才、风化之所由升降也。”建宁县于明洪武三年(1370)建圃于北门,供生员每日课后练习射箭,并定每月初一、十五教练,明嘉靖十一年(1532)该圃被焚。明嘉靖九年(1530)泰宁县在西郊教场设射圃,每日教生员习射。明兵部尚书李春烨和监察御史江日彩的雄才武略,都受其影响。沙县射圃旧在和仁坊,明弘治年间(1488~1496)移建于学宫戟门之左。沙县的罗英笏和大田的林宜春,均曾先后登武进士、探花及第,与在射圃习武影响有关。但射圃武学兴废无常,远不如文学之正常。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