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走在春光里——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来明考察一周年之际
2022-03-2410:02:04来源: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又是一年春和景明,万象更新。循着春天的足迹,聆听春天的回响。




微信图片_20230105100241.jpg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三明沙县总医院住院楼一层大厅,听取医改情况介绍。(新华社图片资料)

一年前的今天——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老区苏区的深情牵挂,带着对红土地儿女的深厚感情,亲临三明沙县考察,对老区苏区发展特别是医改、林改、乡村振兴、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等作出新的重要嘱托,为新发展阶段新三明建设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要积极稳妥、步步为营,把握住方向,不能走偏了。”

“乡村振兴和城镇化为你们提供了机遇,你们也为乡村振兴和城镇化作出了贡献。可谓是应运而生、相向而行,希望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

……


微信图片_20230105100331.jpg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三明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考察。(新华社图片资料)

一幕幕振奋人心、扣动心弦的场景,一声声温暖如春、直抵人心的嘱托,镌刻在三明人民的心底,激荡起老区苏区人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由衷热情。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这是三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是三明人民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方向所指。


微信图片_20230105100423.jpg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三明沙县夏茂镇俞邦村考察时,同村民亲切交流。(新华社图片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之后,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组织集中研讨,沿着习总书记考察沙县时的足迹,再重温、再学习、再领会重要嘱托。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研究建立市委常委会“第一议题”等13项长效机制,开展“牢记新嘱托、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活动,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梦想照亮前方,奋进正当其时。今天的三明,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奋力建设“一区六城”,以新担当新作为迈好新征程、展现新气象。 


图片

红土地焕新颜

区域发展集聚新优势




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获得重大支持


三明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蹄疾步稳 


京闽(三明)科技合作、沪闽(三明)文旅合作持续深化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福建考察期间再次叮嘱,“加快老区苏区发展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责任。”


彼时,距离国务院印发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意见,仅仅相隔2个月。这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三明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明溪、清流、宁化、泰宁、建宁5个县列入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范围。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明这片红土地的殷殷眷顾,对老区苏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三明是中央苏区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新时代新征程,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既是党中央赋予三明的重要使命,更是三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牢记新嘱托、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去年8月起,一场以此为主题的“三新”活动火热开展,引导老区苏区干部群众把对总书记的崇敬爱戴之情转化为加快新三明建设的责任和担当。


坚定的思想指引在前,方向明、思路清——

这一年,我们立足良好生态优势,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嘱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实现4个全省第一,全市绿色融资余额达191亿元,持续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这一年,我们立足老工业基地扎实的产业基础,突出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出台工业增产增效12条、降低企业成本13条、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2条等系列措施,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努力增创现代产业发展新优势,全市38个工业行业中29个实现正增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一年,我们继续高扬改革旗帜,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在巩固深化已有改革基础上,不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做到老改革有新进展、新改革有新经验,增创改革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一年,我们把握行政区划调整契机,大力推进市区、沙县、永安组团式发展、一体式发展、同城化发展,市区“一区三新城”建设蹄疾步稳,三明中心城市建设新的框架和节点支撑正在形成和完善。

这一年,我们不断发挥区位、产业、文化、新侨乡等优势,深化与闽西南、闽东北协同发展,京闽(三明)科技合作、沪闽(三明)文旅合作持续深化,明台交流交往稳步推进,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正为三明赢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一年,我们载誉前行,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全省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一次次肯定、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与激励。


信心,更加坚定;前行,力量倍增。

2021年11月,国务院批复《“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三明成为20个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

今年开春不久,利好消息一次次传来——

2月16日,省发改委印发《福建省“十四五”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专项规划》,确定我市为全省老区苏区重点城市,文件直接涉及三明的政策、举措、事项达100余条。


3月3日,国务院发函批复同意建设赣州、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协调上海加强与三明对口合作,三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叮嘱,声声入耳。三明正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努力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图片

推进“四个再出发”

重大改革取得新成就 





推进医改再出发


推进林改再出发


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


推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再出发


持续深化教改、绿色金融、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改革



清溪泛碧波,山林翻绿浪。

“要接续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去年来闽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会上,总书记再次提及将乐县常口村,提到了“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这句1997年4月他在常口村调研时的嘱托,镌刻在村口的石碑上,更落实在三明全市上下的行动中。


从原来环境不佳的城市,到如今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三明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相促进的新路子。

可以说,三明这片绿水青山,既是自然的禀赋和馈赠,更是全市上下牢记嘱托的使命和担当。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明是重要策源地。”在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考察调研时,习总书记肯定了三明在推进林改方面的积极探索。

考察三明医改工作时,总书记说:“我很关注你们的改革。这是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觉悟担当。”

看到沙县小吃变身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富民大产业,总书记高兴寄语:“要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林改到医改,再到小吃产业背后的乡村振兴,发展路上每遇难题,三明选择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正面突围。

再出发!三明担负起更大的荣光,上下齐心、果敢勇毅地探路前行。





推进医改再出发。一年来,我市坚定不移高举医改旗帜,研究出台《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医改再出发行动方案》,在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看好病”“大健康”问题。全市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居全省第二位,医院职工满意度居全省第一位,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安门医院合作共建阔步前行,被列为全国首个深化医改经验推广基地,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发文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推进林改再出发。一年来,我们加快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发行全国首批林业碳票,累计发放林业信贷174.33亿元、约占全省的1/2。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实施“八项创新”推进林改再出发行动方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道,让青山得绿、林农得利。国家林草局向全国推广三明林改经验做法。

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实施“六大行动”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行动方案》,培育38条乡村振兴示范线,推进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全面完成闽赣交界村村容村貌第一期整治工作,全市逾80%的村获评绿盈乡村。

推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再出发。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实施“五项提升”推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再出发行动方案》,推进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五化转型”,促进沙县小吃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继续引领风骚。2021年新增加盟店617家,总数达到3650家,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紧盯“教改要像医改、林改一样走在全国前列”目标,三明持续完善基础教育“三大机制”改革,“总校制”改革入选2021年全国36个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成为全国12个、全省唯一的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绿色金融改革方面,全省绿色金融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绿色金融服务中心、电力绿色贷、首单VCS林业碳汇交易等3项创新成果全省推广。

“六最”营商环境对标活动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改革不断深化,市、县两级设立“办不成事”服务窗口,“便利三明”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


听,改革的号角愈发嘹亮!这是我们对总书记深情厚望的响亮回答。 


图片

自身“骨头长肉”

项目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力推动“三抓一促”


打好“八大攻坚战役”


全员大招商带动全市大发展


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氛围,设立三明市企业家日


推动产业转型,加快构建“433”产业体系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大招商招好商”攻坚战役动员会上,市委书记余红胜向全市发出动员令:要牢记重要嘱托,扛起发展政治责任,抓牢发展第一要务,把工作落实在项目上、落实在招商引资上,迅速掀起“大招商招好商”热潮,以全员大招商带动全市大发展。

也是在这场会上,“山区发展要靠自身‘骨头长肉’”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识;发扬“冲冲冲”的工作作风,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今年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二天,市委、市政府就立即面向全市召开动员部署大会,要求继续发挥“五比五晒”主抓手、主战场作用,全力深化“五比五晒”,打好“大招商招好商”等“八大攻坚战役”,冲刺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

全力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促发展!三明动真格、硬碰硬——

深入实施“1+11+N”招商引资政策体系;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闽东南、成渝汉五大片区,推广运用“招商地图”、协同招商、顾问招商等七种“招商工作法”;完善招商考核评价机制,发挥招商引资特别贡献奖激励作用。

用好招商实招,领导干部走前头、作表率,主动“冲”在招商第一线。海螺集团、华润集团、韵达集团、联积电子、贝特瑞、中林集团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签约落地。

去年12月17日,位于建宁的明一公司正式获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生产许可证,可推动实现利税超1亿元。为了“跑”这本证,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一次次地协调促进。

面对受疫情影响全面收缩投资战略的韵达集团,永安市项目团队蹲守上海,戴着口罩、护目镜,见缝插针谈合作,最终谈下了企业投资的信心,成功争取韵达网络货运全国总部项目落地永安。

山区招商,离不了干部身上这股韧劲、拼劲、较真的劲儿。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理解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对此,三明从上到下,真心诚意地学在平常、干在实处。

从三明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到省属国有企业项目对接会,从举办企业家“周末早餐会”,到设立11月1日为三明市企业家日,三明实实在在地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各级各部门心甘情愿地当好“店小二”。

以真心换诚心,以服务赢信任。全市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85个,总投资2383.9亿元。

落实“五个一批”项目工作机制,深化“五比五晒”“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市筛选80个、总投资3065.6亿元的“三大一重”项目进行攻坚,连续3个季度获得全省“五个一批”正向激励,5个县(市、区)分别获得省上季度正向激励。

推动产业发展绿色转型、科技转型,三明正加快构建“433”产业体系,氟新材料、石墨(烯)、稀土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幅超20%,石墨(烯)、生物医药2个产业集群列入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全市共9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13家。中关村科技园累计入驻企业116家。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我市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水美经济等新的消费业态,推出“一县一全宴”,评选出20个旅游“网红打卡地”,打好文旅发展“组合拳”。2021年全市游客接待量4351.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0.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4.4%。

2021年,三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953.47亿元、增长5.8%。全市投资项目综合考评位居全省第一位。永安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市),将乐、清流、建宁、明溪4个县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十佳”县。

成绩单的背后,一个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三明,清晰可见。 

图片

“大爱三明”暖人心

民生实事取得新成效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创新周末早餐会、居民夜谈会“一早一晚”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打造“大爱三明”新时代三明精神文明建设新品牌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沿着总书记在沙县考察的足迹,看医改林改惠及更多群众,听俞邦村里老百姓的欢声笑语,点点滴滴,感悟的是拳拳为民之心。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改,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永远在路上。


办好三明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认真贯彻省委书记尹力对三明提出的“要突出党建引领,抓好党建促发展、抓好党建促改革、抓好党建促民生”要求,我市制定《中共三明市委关于实施党建引领工程推进三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打造“跨村联建”“居民夜谈会”“人才回引”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走下去,走到群众中间去——



三明在全市乡镇(街道)推广“居民夜谈会”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利用村(居)民夜晚闲暇时间,依托广场、凉亭等居民活动集中的场所,以座谈、漫谈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全市开展夜谈活动7200多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万余件。

请上来,把基层群众请为“座上宾”——



三明市委、市政府举办“周末早餐会”,市委书记、市长带头与环卫工人、农民工、残障人士等各类群体共进早餐,广泛听取社会基层群众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决不能做形式,决不能走过场。”这是三明党委、政府的郑重承诺!目前,我市共举办包括环卫工人、企业家、残障人士、农民工等在内的4场“周末早餐会”。

“一早一晚”听民意、办好实事解民忧。夜谈会、早餐会上的每一项群众诉求,都被认真对待。针对收集整理的意见建议,三明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梳理分解——跟踪督办——落实反馈”的服务机制。协调解决环卫工人慰问金和高温补贴发放等11项困难问题;梳理汇总24条企业家意见建议并下发责任清单;继“弘扬三明大爱  情暖残障人士”主题活动开展之后,一场以“大爱三明”为主题的活动在三明持续展开……

大爱三明,人人共享。三明这座文明城里,正不断擦亮精神文明的金字招牌,提升着这座城市的质感和温度。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用心用情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2021年,全市梳理办实事项目清单4767项,并全部办结完成,其中,重点民生项目2072项,其他惠民实事2695项

数字的背后,是拳拳的为民情怀,是病有所医、居有所安、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民生保障。

2021年,我市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30项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先后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安门医院签约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闽西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让老百姓享受“家门口的国家级医疗专家服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21个,突出“一老一小”,建成市儿童公园和45个老年儿童微游乐园,全市新增停车泊位8000多个,新增优化公交线路30条,全面梳理市政道路“卡脖子”路段、过街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增强市区道路安全性、可达性。

融合发展,城乡共享。随着778个城乡品质提升项目的实施,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的创建推进,一座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现代山水名城”正在加快构建。

春风无言,江河奔涌。

感恩奋进的新征程上,三明激昂前行力量,提振志气信心,必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书写新的时代辉煌。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