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闽学文化
闽学四贤与岩前翠云书院初探
2022-01-2516:11:43来源:《“闽学与三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摘要]“翠云书院”可谓享誉八闽,闽学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都曾在此学习修业。本文依据《延平府志》、《沙邑志》、《归化县志》、《永安县志》及成书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杨岩浮桥书册》等史料的记载,追溯翠云书院的兴建及损毁的过程,搜集整理闽学四贤在翠云书院讲学、求学经历,以及在此创作的名篇佳作,阐释闽学四贤与翠云书院之间不解的渊源。

[关键词]翠云书院 杨时 罗从彦 李侗 朱熹


一、岩前翠云书院概述

翠云书院座落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万寿岩古人类遗址山后500米左右的一个山谷中。谷中千年古枫树参天耸立,青梅、杨梅树枝婆娑,黄杨树如龙如虬,山紫薇迎风摇曳,谷里兀立着三座石灰石的小山峰,峰中怪石罗列。其岩崖春日芳草碧绿,夏日紫薇簇放,秋日月桂吐香,冬日枫叶飘红,四时百果斗奇,祥云霭霭,故名翠云岩,是理想的治学场所。三座岩峰分别叫:船篷洞(也称秀才岩、侍郎岩)、状元岩、碧云洞(也称一线天)。岩峰之间有几亩的平坦宽阔地,这里就是八闽著名的“翠云书院”旧址,是闽学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的求学、讲学之处。

据成书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杨岩(岩前清朝时期的旧称)《浮桥书册》卷三记载:

“翠云书院始建于唐开元三年(716年)。筑精舍五植,匾书‘翠云书院’;唐光启元年(885年),光启屯兵据此,扩左右厢房、门楼、围墙;宋熙宁戊申(1068年),杨时、陈瓘、张驾三君合修,并肄业、讲学其间。宋淳熙辛丑(1181年),朱熹筑崇安(今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精舍’,修‘翠云书院’。往返讲学;宋庆元元年(1195年),宋宁宗谕理学为伪学,书院毁;宋绍定戊子(1228年)士人依旧址重建‘翠云书院’;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辞年官归里的五九三(仕宁),续建左右厢房各三间、大院及门楼,筑风墙;明宣德四年(1430年)修;明万历癸酉(1573年)失火,次年延平、汀州二府合拨府银重建;清乾隆乙丑十年(1746年)重修。”

民国八年(1919年)清明,星桥土匪抢劫翠云书院文物,并放火焚烧书院,享誉八闽的千年古书院,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毁,仅留下残垣断壁;1977年春,岩前中心小学组织学生春游时,仅存一块长1.3米左右、宽0.6米左右乳黄色钟乳石材质、镌刻着“半亩方塘”四字的石碑,孤独地矗立在船篷洞(秀才岩、侍郎岩)外50米左右的水池边;1981年,岩前镇政府在“翠云书院”遗址开采石灰石矿,石碑不知所踪。三十多年来,隆隆的炮声震荡在山谷,古迹荡然无存,只在府志、县志和地方书册、姓氏谱碟中留下记载闽学四贤与翠云书院的只言片语,在人们的哀叹声中,似乎想诉说些什么…… 

二、杨时与翠云书院

翠云书院之所以能享誉八闽、声名远播,主要是开辟道南一脉的理学大师杨时自幼在此求学,成名之后在此讲学,四方学子云集此院而名播四海。

据《延平府志》、《沙邑志》、《归化县志》、《永安县志》及成书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的《杨岩浮桥书册》考证: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先生,宋庆历四年(1053年)出生于南剑州西镛龙池团(今为三明市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嘉佑戊戌(1058年),六岁的杨时随父迁居杨岩(宋代岩前的名称),住在今天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四角亭一带,就读于“翠云书院”。杨时少年聪颖好学、过目能诵,八岁能诗,九岁能赋,人称神童;熙宁六年(1073年),赴礼部试,不第,回翠云岩读书讲学,作《札记解义》、《此日不再得》二篇;熙宁九年(1076年)登状元徐铎榜进士,朝廷委任汀州(今龙岩市长汀县)司参军,可他却托病不去上任,同挚友陈瓘、张驾一起隐居于“翠云书院”专心研读儒学,著书《列子解》,几年都在山中,不移寸步,日常生活所需都是由人自山下送进书院。

《归化县志》载:“侍郎岩在黄杨岩北二里许,亦界永安、归化二县间,旧名翠云岩。宋熙、丰间,侍郎张驾、祭酒杨时、司谏陈瓘读书于此。相传三君子肄业时,不置卧榻,歠粥饮水,终岁不到岩下”。直到元丰四年(1081年),历时六年方才赴任徐州担任司法一职,其间拜理学宗师二程为师。元祐五年(1090年),其父亲杨殖去世,依照封建礼制,回乡守孝制,守制期间携父灵牌于“翠云书院”,继续攻研理学并著书立说。杨时于政和二年(1112年)回乡省亲之际,寓居翠云书院。罗从彦得知后,从沙县乘扁舟逆水而上数日,于翠云书院拜杨时为师。建炎二年(1129年)杨时辞官回乡,寓居“翠云书院”,著书授学,期间著有《三经义辨》、《目录辨》、《字说辨》,同时写下了许多在万寿岩、翠云书院讲学会友的诗篇,收于《南归书事》。 

三、罗从彦与翠云书院

罗从彦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宋熙宁四年(1072年)生,绍兴五年(1135年)客卒汀州。南剑州剑浦沙邑人(今沙县),幼笃志好学,师于吴仪门下研习经典。元祐八年(1093年),罗从彦闻知杨时因父丧守制,寓于“翠云书院”讲学,乃星夜徒步,逆水行舟赶赴杨岩(岩前)“翠云书院”正式拜杨时为师。学了几天,惊叹:“不至是,几虚过一生矣”。杨时见之,大悦“吾道可传矣”,独与彦食同桌,卧同榻,“尝星夜长授”,师徒关系极为密切。数月后,杨时归任,“院之授学,尽悉从彦”,把“翠云书院”的授学大权都让罗从彦担当,可见杨时对罗从彦的期待和信任。政和二年(1112年),第三次从学杨时时,深得杨时赏识,说道“唯从彦可与之言道,吾弟子千人无及得从彦者。”。学成之后,因杨时忙于宦事,罗从彦就在书院旁筑室授学,广罗门徒,倡道东南,往来求学者络绎不绝。在授业讲学期间,潜心攻研理学真谛,并著书《遵尧录》、《春秋指归》、《中庸说》,同时留下描写万寿岩的诗篇几十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叫做《翠云岩次陈默堂韵》:

           济具游丹洞,穿林惹翠云。

           迩来多野趣,殊觉少尘纷。

           笑口花迎客,临岩鸟唤群。

           真机皆自得,此道与平分。

    罗从彦是四贤中,在“翠云书院”时间最长的一位。直到绍兴二年壬子(1132年),朝廷以特科授罗从彦广东博罗县主簿,在科举方面可谓是“范进中举”。罗从彦才离开翠云书院,赶赴博罗就任,“尾随者众,习于罗浮山”,书院门徒尾随其到任所求学的人很多,并且在罗浮山筑室授学。绍兴五年,因病回福建客卒汀州。

三、李侗与翠云书院

李侗,宋元祐八年丁丑(1093年)生,隆兴二年癸未(1163年),字愿中,号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崇仁里樟树人(今南平市),“性豪迈,好饮酒,尝夜醉疾驰马数里而归”,“师于仲素后,习师静坐,随行如委蛇,如在室中”,“生有异禀,幼而颖悟,闻于乡梓”。政和六年(1116年)同挚友朱松(字乔年)“策马星夜疾驰二日,抵沙邑杨岩‘翠云书院’,拜仲素门下。”仲素曰:“习道不可疾,应静缓悟之”,“侗遂弃疾而缓焉”。罗从彦在收下李侗和朱松的时候,就向他俩提出“学习应静心潜学、不可急躁”的告诫。这对李侗后来的学习和处事方式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此,李侗一改急躁的习惯,静心听讲,潜心攻研,以致后期达到“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的境界。

李侗最初在翠云书院研习《春秋》、《中庸》、《论语》、《孟子》等典籍。后来,受罗从彦影响,尤爱《春秋左传》。“仰师淡泊超然”,李侗也钦佩敬仰师傅的淡泊超然的人生态度,“弃科举仕途,谢绝世故”,不参加科举考试,放弃仕途,谢绝人情世故的应酬而专心求学。数年之后,学到了罗从彦的真传,“学成,念师寓‘翠云书院’,乃结庐于山下,助师启蒙授学”,“结庐于黄杨岩之下,曰‘山竹居’”。

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邓肃因《论留李纲疏》而触怒了宋高宗,被罢去了左正言之职,回乡访名山游于黄杨岩(万寿岩)。“邓正言亦在邻筑‘梅斋’而居焉”。喻该地梅树很多,盛产青梅,而且从中也映衬邓肃的梅花般的正气和铮铮铁骨。因梅斋建于渔塘溪之畔,现该河段岩前人仍然叫做“梅斋渚”,“侗与邓正言尝洞夜长谈国事而不倦”,“往来无相间”。

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正言携母避乱于福唐”(今福清)。“梅斋扩为习所”。邓肃避乱到福清时,将梅斋交付给李侗,作为授学的地方。“乔年亦尝居于此”,朱熹的父亲朱松(字乔年)也经常住在这里。绍兴二年(1132年),罗从彦到广东博罗任县主簿时,李侗又回到翠云书院居住,“师仲素仕于博罗县主簿,迁翠云书院而居焉”。等到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乔年遗子熹访于翠云书院,居数月,赴泉州同安主簿”,朱熹拜访在翠云书院的李侗,并在此居住数月之久,这说明李侗此时仍在翠云书院纳徒授学。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李侗随次子信浦寓居建安(今建瓯),后来和朱熹一同返回延平(南平)。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李侗应闽帅汪应辰邀请,前往福唐并客卒于此。 

四、朱熹与翠云书院

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紫阳先生,谥朱文公,南剑州尤溪人(今三明市尤溪县)宋建炎四年(1130年)生,庆元六年(1200年)卒。

据《杨岩浮桥书册》载,绍兴九年(1139年)“乔年(朱松)携熹肄业于翠云书院”,也就是说朱松1139年在翠云书院求学,而且是带着朱熹一起来的。

“熹阅书毕,嬉于院前半亩方塘。侗令以池为诗,不几,熹持枝划地而书《观池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侗大喜曰:此子必承乔年兄衣钵,赐字元晦,喻必成大器也”。

    李侗从这首诗看出朱熹日后必成大器,可传承朱松的学问,并为其取了一个叫“元晦”的名字。而这块刻有“半亩方塘”的石碑,在1977年春,岩前中心小学组织学生春游的时候,还立在杂草丛生的水池边,后来因为开矿不知下落。

宋绍兴十八年,朱熹考取进士,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至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间,自尤溪行数百里访李侗于翠云书院。李侗念朱熹是同门朱松的遗子,而且徒步行数百里而来,就先传授一些圣贤言语让他研读,并让他参悟佛学与儒学的差异。

几个月后,春暖花开,朱熹也从儒学中悟出一些道理,与李侗一同游于万寿岩时,写下了《春日》这首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

                  四时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随后,朱熹到泉州同安赴任,在任期间不断攻研理学,悟出许多道理,同时也发现佛学的不足之处,从而萌发了专攻理学的想法。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冬,朱熹趁泉州同安卸任回乡之际,再次造访李侗,“尝寒夜谈于晓”,经常从夜间交谈到拂晓。这令他更加认识到理学的博大精深,于是就拜李侗为师。

绍兴三十年(1160年)李侗正式对朱熹授业,朝夕相处数月之久。此时,朱熹已基本能够参悟理学深奥之处,并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同时结合杨、罗、李的学说精华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一套臻于完善的理学体系。

淳熙七年(1181年),朱熹“罪于王淮,淮使人抨理学为‘伪学’,宁宗解其职”。朱熹在被解职还乡期间,在崇安(武夷山)创建“武夷精舍”,又在侍郎岩修缮“翠云书院”,并往返其间授学。

宋庆元元年(1195年),“宁宗谕理学为伪学,书院毁”,朱熹的学生也被遣散。朱熹在建阳家里,终日郁郁不欢,再也没到过翠云书院。庆元六年(1200年)春,朱熹卒于建阳家中。

五、结语

翠云书院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闽学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和朱熹都发挥了自身的作用,付出了各自的心血。闽学起初由杨时奠基,中间经历罗从彦和李侗的传承发扬,最后到朱熹作为集大成者为理学封顶。可以这样讲,翠云书院是闽学的发祥之地和腾龙之所,她见证了闽学从初创——壮大——成熟的整个过程。

今天,人们到岩前村寻访翠云书院故址,对先贤缅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儒家独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情壮志被再度激发,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升华。这正是我们考证翠云书院故址并发掘其历史价值的初衷所在。


(作者简介:王本增,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三元分会会员;康德衡,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四川大学哲学博士)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