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客家文化
【三明客家纪略】客家经济(1)市场
2021-11-0216:20:36来源:

闽粤赣连接地区,唐中叶之前,“林峒邃密”荒野漫漫,特别是汀江中下游和粤东北地区更是如此。赣南和闽西北部开发较早,唐初客家先祖便“开山伐木,泛筏于吴”。唐后期,大批中原汉人进入三地区之后,主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经济生活活跃,生产迅速发展。北方南下汉人以其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影响和教授当地土著居民,同时当地土著居民由于长期生活在这些地区,其生产和生活方式适应当地山高水冷,林菁深阻的环境,如烧山种禾、耕山狩猎等方面,也影响和教授了北方南下新到的客人。杨澜《临江汇考》称:“长汀为光龙洞,宁化为黄连峒。峒者苗人散处之乡,大历后始郡县其巢窟,招集流亡,辟土植谷,而纳贡赋。”“郡县其巢窟”,实质就是汉人对土著地盘的占领,占领后,“招集流亡,辟土植谷”,就是引导、教授土著居民垦殖发展生产。而汉人也向土著居民学习烧山种禾、耕山狩猎等技术,并逐步建立起物质交易市场。以市场为媒介,联络感情,商贸经营,调剂物资余缺,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也是客家人在极其艰难困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据地方文献记载:唐代,三明境域即有集市,定期进行农副产品交易。宋代,市场交易逐渐繁荣,建宁已有县前街、十字街等6处市场;沙县县东的仙洲已形成千家街市格局;清流、宁化各有市场7处,长汀、宁化是宋代汀州的贸易中心,集市交易已很活跃。元代,尽管民族压迫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市场经贸活动依然兴旺。明兵入闽后,汀州、延平府规定:“不许有官方私方,一切客商货物投税之后,听从发卖。”鼓励市场的经贸活动,逐步复苏市场。各地土特产品转销外地,如杉木大多由河运至福州,而后由海路运往江浙等地。地处交通枢纽的村落成为商品集散转运中心,各地商贾至大集镇开设商店,开展批零兼营购销活动。明万历时期,商人贩运的不仅有土特产品,还有手工业原料。将乐商人开始经营土布、山货、土纸、笋干、香菇、土糖、茶叶等,大田商人在三十三都镇东桥沿河开铺摆摊,形成一条长达600余米的商业街,商品交易红火。各地走乡串户的小商贩也应运而生,各县城所在地已发展成为一地之商业中心。清代,市场更加发展,沙县有市场11处、宁化13处、清流14处、归化14处、建宁12处、尤溪12处、永安14处、大田22处、泰宁13处,缀连成庞大的商贸交易网络,向四方辐射,招徕各地商贾参与交易,满足客家先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民国时期,由于兵燹匪患的频繁骚扰,阻滞了经济发展,市况萧条,而三元莘口墟却独树一帜的兴旺,农闲时上市人数近万,行商座商摊贩各自按行业区划设点摆摊进行交易。抗战时期,福建省会内迁永安,促使永安、沙县、三元市场短暂繁荣。民国29年(19404月统计,永安有私商622户,资金4193万元;各类书店12家;沙县私商758户,资本额3043万元,年营业额351万元。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省政府迁回福州,永安企业骤减,仅城关就有74户商号停业。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政权日益腐败,社会混乱,货币贬值,物价暴涨,私营企业深受其害,建宁仅有的百货商店郭福泰因匪劫而倒闭;沙县私商仅276家,比1940年的758家减少636%;将乐座商由1940年的204家锐减到151家,减少四分之一。

境域圩期大多为每旬二集,也有每旬三集或四集的,圩期相互交错。上市物资量小类多,零星分散。交易时间多在上午,午后集散。大田的汤泉、湖美、林兜、早兴、前坪圩则为下午2点至4点半为集散时间。由于地理位置差异,各地市场商品交易自成一体,交易品种多以土特产及生活用品为主。其时,宁化集市已跨越省际,大宗商品向外地倾销。如油杉板运销广东;粮食水运永安,陆运长汀换回食盐;常年均有25万头猪运销连城、长汀、龙岩等地;家禽则销往永安、沙县、顺昌、将乐;禾口农家自纺织之土布每圩上市千尺,很受用户青睐;陶器除运销本省外,还运销江西、浙江;香菇年产三四万斤销往广东、福州;城东农民种植席草,自织草席外销邻县。商品购销已辐射各地,活跃了城乡的物资交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客家先民在剧烈的生存竞争中,不屈不挠地在经济舞台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喜剧,不断推动经济缓慢的发展,营造着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氛围,给客家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三明境域的客家市场不是客家人独有的市场,早期还融合了土著、吴越以及福佬人共同的经济活动,整合成一体,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密切了客家人与其他民系的友好关系。客家人很注重发展本地特色的产品,使之成为一定规模,投入市场进行交换,除固定集市外,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交易,辅助固定市场之不足。如:

设立专业市场这是从原始状态农贸市场转化为具有一定模式的消费市场。境内主要大宗产品为木材、土纸、大米等。为适应外地商贾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通过他们将产品运销外地,换回必需的生活和工业用品,各地因地制宜地设立本地主要产品的专业市场,更好的进行交易。如明代,建宁溪口设立米圩,专营优质大米,成为赣米闽盐的主要集散地,鼎盛时期,外地每月往建宁贩运大米的船只达300艘,经营粮食商店百余家。闽西最大的粮食集散地长汀每天成交来自江西、宁化等地的粮食多达100吨。永安安砂设立木材市场,专营木材交易。土纸产地归化梓口坊、清流大横溪、宁化泉上开设纸市场。茶乡沙县富口、琅口开设茶市。泰宁朱口牛圩每圩上市耕牛上千头,交易蔚为壮观。专业市场以独具特色的商品进行交易,既解决本地产品的销路,又满足外地客商的需求,同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开拓客家市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利用庙会进行商品交易这是经贸活动中至为活跃的形式。庙会有浓郁的地域性,是宗教活动的重要手段,隆重热烈,招徕四方香客的同时,也招徕各方商贾。庙会之期“四方人欲市货者,俱如期至会”。如宁化店上农历七月二十五的张公庙会,以耕牛交易最盛。宁化城关农历八月十三至十八的天后宫庙会,招徕江西、广东、浙江众多商贾汇集山城,开展盛大的商贸与文化交流。清流全县40余所寺庙,几乎都有会期,尤以樊公会为最。庙会期间,仅牛即宰杀百头,可见庙会之隆重热烈。始于宋代的建宁城隍庙会,商品交易持续半月,被誉为小苏杭。明溪惠利夫人庙会,交易也很活跃。这种交易方式,是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庙会延伸了综合市场,并使市场推向更广阔的空间,找到另一条推销商品的新路,一直为客家地区经济活动所承袭。

三明位于武夷山与戴云山脉之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林木资源丰富。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种植小麦、甘薯、大豆、高粱、玉米等杂粮,同时种植茶叶、烟叶等经济作物。唐之际,即有采矿和炼铁、铜、铝、锡、银及开采高岭土等生产活动。以毛竹为原料,石灰为辅助材料的造纸作坊,至清代已发展到“凡有竹山,皆有纸厂”。这都为市场提供丰富的产品,这正是三明市场经济形成的重要因素。

历代统治者尽管对客民们进行残酷剥削压迫,但为了更有利于他们的掠夺需求,也采取一些临时措施,刺激经济发展。如明洪武初年,面对萧条的经济,封建政府废除苛捐杂税,招集流亡还乡复业,并采取重大举措:首先,解放工匠和奴婢,至明嘉靖八年(1529)基本废除工役。其次,福建豪富北迁,有逃回者,发配口外充军。第三,奖励廉吏。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境内经济的发展。如宁化、清流等地食油开始用茶籽榨取。海外的番薯、花生、烟草相继传入福建。汀州知府刘震描述当时闽西的经济情况是“烟火如稀也,今则鸡犬相闻,无异中州”。从事手工业的也常得到生活必需品的供给。虽然由于各种原因阻滞封建经济的发展速度,但市场从来没有停止过交易和发展的步伐,充分体现客家人求实、奋进的精神和客家人顽强的生命之力,为客家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集市发展,圩集贸易起着物物交换生活必需品的主渠道作用,如三元县莘口圩有大批毛竹、笋干、香菇、红菇、油茶、棕、板栗等土特产品在市场交流。1957年,三明境域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农村对外贸易零售额398万元,比1950年增加19倍。19781992年,全市共投资3619亿元,建设一批永久性和简易棚顶市场。1992年,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共231处:永安市区形成巴溪、燕西、燕东、大同、旧街、南门等7处集市贸易片;沙县的城西市场;尤溪城关的南门农贸市场;将乐的金溪市场;大田的满田春市场;泰宁的杉城贸易中心市场;清流的龙津市场等。当年全市集市贸易成交总额1407亿元,其中全市城市集市贸易成交额8307亿元。1999年,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67个,年成交额3190亿元。2005年,全市集市贸易成交总额50多亿元。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