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闽学有过长时间的辉煌。而明溪县夏阳乡紫云村则有深厚的闽学渊源、丰富的闽学遗存、良好的闽学遗风。这充分说明紫云村是名副其实的闽学村
[关键词]紫云村 闽学村 界定
明溪县夏阳乡紫云村是名副其实的闽学村。也许很难理解紫云这个高山村与闽学的关系。的确,紫云村地处夏阳乡东南部的均峰山麓,海拔815米。古人云:“白云贴在天上,村庄贴在云上。”它是明溪县乃至三明市有名的高山村。
然而,有充分的历史事实说明紫云村与闽学的密切关系。这要从闽学说起。
一、闽学的辉煌
顾名思义,闽学是一种哲学思想形态,那么,闽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形态呢?它从何而来、如何创立、有何影响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作一番探讨。
1.闽学的含义。说通俗一点,闽学就是宋代理学大儒朱熹之学,也称朱子学。朱熹以儒学为主干,融合佛道之学,集传统文化之大成,建立起博大精深、体系严密的儒学思想新形态,这种新形态学说就是朱子学。
朱子学怎么又变成闽学呢?闽学是特指名称,是指福建地域的学术思想。让我们从“闽”字说起吧。以“闽”作为福建省的简称,古已有之。《周礼▪夏官▪职方氏》这本远古的书就有“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等少数民族的记载。“七闽”是指七支居住在福建各地的闽族。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闽,为东南越蛇穜。”福建地处亚热带,自古多蛇,居住福建的古代民族是以以蛇作为图腾崇拜的。秦始皇设郡时,不泛称“东越”,而改称“闽”。直至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才取福州和建州的词头各一字合起来,置福建经略史,首次出现“福建”名称。至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才开始把闽作为福建的简称。
“闽学”这个名称,最早流行于明化。明初大儒宋濂说:“自孟子之殁,大道晦冥,世人擿埴而索涂者,千有余载。天生濂、洛、关、闽四夫子,始揭日于中天,万象罗列,无不毕见,其功固伟矣。而集其大成者唯考亭朱子而已。”明大臣解缙建议修书,“上塑唐虞、夏、商、周,下及关、闽、濂、洛”。清代礼部尚书张伯行编有《濂洛关闽集解》19卷。可见,古人称朱熹学说为闽学,这和称周敦颐学说为濂学、二程学说为洛学,张载学说为关学是一致的。
为什么把祖籍江西的朱熹学说称为闽学?清人蒋垣在《八闽理学源流》中说:“濂洛关闽皆以周程张朱四大儒所居而称,然朱子徽州人,属吴郡,乃独以闽称何也?盖朱子生于闽之尤溪,受学于李延平及崇安胡籍溪、刘屏山、刘白水数先生,学以成功,故特称闽。盖不忘道统所自。”
以上说明,朱熹生于福建,主要学术活动在福建、朱熹学派也基本上在福建活动,朱熹集大成的学说称为朱子学,故也称闽学。闽学是宋代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之一。古人说:“濂洛关闽之学,一日不可不读。周张程朱之道,一是不可不尊。”
2.闽学的由来。众所周知,闽学是以杨时为鼻祖倡道东南而来。1081年,杨时和游酢拜师程颢,作为程颢高弟返归南方时,程颢情不自禁地说:“吾道南矣!”自此,杨时以弘扬洛学、传播理学为已任,开始了倡道东南的历程,最终实现了老师程颢“吾道南矣”的心愿。
由杨时起始的倡道东南,二传是罗从彦,三传是李侗,至朱熹集大成。一脉相承的这四个人,有三个共同特点:都是南方人,三个福建人,一个准福建人;道德操守都符合封建社会贤者的要求;学术思想一致,且都专心坚毅求学。由他们组成传承系列,可谓强强组合。他们一脉相承,恪守师说,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当然,倡道东南,参与者众,然杨时启始最早,著述最丰,授徒最多,讲学最勤,耗时最长,影响最广、功劳最大。而朱熹则成果最丰,贡献最大。
这就是闽学的由来。
3.闽学的影响。宋代理学也称道学、性理之学或义理之学。它从宋代众多学派中脱颖而出(学派是创造和传播文化的群体),不断发展,到了闽学阶段,其在思想界影响日益广泛深入,超过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南北朝和隋唐的佛学。因为闽学继承古代儒学,融会佛老,探讨了宇宙本原、认识真理的方法和途径、世界的规律性和人类本性等哲学问题,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就理论思维的精密程度而论,超越前代更加完整更加严密,在我国哲学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在国际上也有影响。作为民族哲学遗产的一部分,我们没有理由无视它的历史存在。
我们还要知道,理学从产生发展至闽学再到式微,前后 经历了七百余年,它博采众长和博大精深的思想成为元明清三个封建王朝指导思想,而且影响到高丽、日本、越南、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长期以新儒学即闽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至今西方还有朱子学(闽学)研究中心。这说明闽学是有价值的,不仅学术界而且社会高层也认可。
就福建而言,随着理学的“南传”、闽学的创立,不仅保存和发展了洛学,而且使福建成了伊洛之地,邹鲁之邦,促进了福建文化的大繁荣。请看:
(1)福建成了宋明理学的根据地,一度成为全国文化中心。明▪耿定力说:“中原文献,十九在闽。”
(2)南到福建,北至河朔,东起苏浙,西迄四川,几乎都是闽学先贤及门人后学的天下。内宋元两代福建理学家就有154人。
(3)《宋元学案》共八十六个,福建重要理学家就有二十多个,由龟山、豫章、晦庵直接引发衍生的学案,竟达五十个之多。
(4)当时福建学者的著作数千部,二万八千多卷,其中阐述哲学思想的著作八百多部,两千余卷。
(5)宋元明清时期,全国从祀孔庙的35名,其中福建就占了14名。
(6)两宋时期,全国进士十二万多名,福建占六千多名,其中状元二十二名。
从上述内容我们了解到了闽学的辉煌,这就是闽学村的前提和来源。同时,也让我们明确了重视闽学文化包括闽学村研究的实质原因:
从大局讲当然是为了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但就闽学文化本身而言,众多方面不容忽视:一是闽学先贤是在极其艰苦复杂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去实现自己认定的目标,这种探索和钻研精神值得提倡;二是闽学这个哲学体系博采众长综罗百代,其学说更完整、更精细、更严密,超越以往历朝的任何哲学形态;值得探讨;三是以孔孟和朱熹为代表的儒学体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脉主流主体,它值得肯定;四是闽学被元明清三朝定为官方哲学形态,其影响达七百余年之久。这值得研究;五是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肯定闽学接受闽学应用闽学研究闽学,其做法值得借鉴;六是闽学曾经给福建带来思想文化的大繁荣,值得回顾;七是闽学中大量的讲仁爱、 重民本、 守诚信、 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以及家国同构、群体优先、进取有为等人文精神和教化思想都具有时代价值,值得弘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这就是重视闽学文化和闽学村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紫云村的闽学渊源
作为闽学村首要的是必须有深厚的闽学渊源。也就是说要与闽学有这样或那样的深厚关系。就紫云村而言,有非常突出的三个方面。
1.两位闽学先贤在紫云居住研理讲学。杨时高第罗从彦,福建沙阳人。这位闽学先驱与中坚曾居住在沙阳里紫云台研理十余年。
邑虽十室,不乏俊良。昔龟山、豫章两先生诞生吾邑,遗风余韵,至今犹存。
罗从彦:字仲素。邑东沙阳里人。(沙阳里,原属沙县,明成化设归化县,此后,改隶本邑。《汀州府志》亦载归化沙阳人。—原注)
——民国《明溪县志》卷十四,“列传”
从彦,字仲素。绍兴二年特奏名。距城九十里之沙阳里紫云台人。明溪未设县前系沙县界。
——民国《明溪县志》“艺文志”
罗从彦高弟李侗,福建南平人,这位闽学先贤与中坚为拜访老师而寓居沙阳里,并在那里登台讲学。
李侗,字愿中,宋延平人。尝受业于罗仲素之门,因寓邑之沙阳里(沙阳里为罗仲素故里——原注)而讲学焉。侗后为朱熹师。
——民国《明溪县志》“流寓”
以上说明,宋代两位理学家、倡道东南的闽学先贤罗从彦、李侗曾居住在县东南的沙阳里紫云台,一边研理一边讲学。县志中多处强调“罗公之族姓、宗祀、故址咸在”,“延平与朱子又常往来斯地(吾邑),尚有遗迹。”等等,这说明罗李在紫云进行理学活动是历史事实。
2.三位理学先贤后裔迁居紫云村聚族而居。根据杨坊族谱记载,杨时之孙杨彦为紫云台杨坊之始祖,族谱中有“题彦公像”诗云:德懋功崇卓异才,克家鸿业是谁开。紫云台顶钟灵秀,国族盈升此处来。
根据罗坊族谱记载,罗从彦后裔罗豹与其父罗佛森自碧溪龙潭而来,越过紫云隘开发罗坊。
根据张坊族谱记载,张氏先祖为居住御帘村的张幼厚,御帘张氏随着家族壮大人丁兴旺,导致资源匮乏,子孙纷纷外迁。到了张载十九世裔孙张应乌这一代也为择地外迁事而烦恼,正好紫云村罗坊罗明祖(罗从彦后裔)与杨坊的杨时后裔邀请他到紫云台作客,从而发现紫云台是栖息生存的天然福地,于是举家迁往紫云台开发张坊。
三姓宋儒后裔在紫云聚族而居,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有诗云:宋儒后裔居紫云,三姓闽村天下闻。理学渊源耕读志,族风永续面貌新。
3.著名儒臣文天祥为紫云村均峰寺题匾。南宋末年,丞相文天祥护送端宗赵昰帝从福州转移至惠州,沿着汀延古驿道,过路紫云台,留宿古刹均峰寺,写下了“显盖紫云”的匾额。
文天祥是民族精英,是有名的儒臣,他的言行达到以身家性命践行孔孟之道和儒家经典的最高境界,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文天祥被处决后,其家人和众多义士在清理遗体时,发现系在衣带间的一篇带有序言的“赞”,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文天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壮举感染和激励了紫云村民。至明嘉靖年间,就出现了一对为救村民和族众,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的父子:杨晚松和杨仕伦。
从上述可见,紫云村的闽学渊源何其深厚,而且高层次,多类型,长时效,实为少见。
三、紫云村的闽学遗存
作为闽学村应该有丰富的闽学遗存,包括遗物遗迹,也包括历史上有却因岁月推移社会变迁如今不存在了的各种物件和痕迹。
紫云村历史上的闽学遗存丰富多样,而且遍布各村落。
1.纪念杨时、罗从彦和张载的三贤阁。传说中的三贤阁是紫云村张、杨、罗姓共同纪念和祭奠理学先祖的庄严建筑,它每层都挂有相应的匾额,依次是“显盖紫云”——“秀接关中”——“笃钟理学”——奥学清节”——“学达性天”。三贤阁是闽学村的重要标志,它充分说明了紫云三个自然村的闽学特质和三村一统的和合思想。
2.张坊的励志碑。励志碑是以“横渠四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刻碑来激励子侄继祖德,扬祖风,立大志,创大业。我们应该知道自杨时启始的闽学是博采众长的闽学,它较多地吸收张载气的观点来充实理气观。所以说,闽学中有关学的影子,关学是闽学的源泉之一。
3.杨坊的立雪书院、四知书院和罗坊的豫章书院。杨坊的立雪书院门楹上贴有“耕读传家明礼义,举族助学百世昌”对联;四知书院的门楹上则贴有“暮夜辞金四知衍派,族风励节百代传家”对联;罗坊豫章书院门楹上则贴有“静中观书尘不染,闲中稽古意尤深”对联。这些书院是典型的闽学遗存,书院的取名和对联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4.罗坊的李侗讲学堂。李侗寓居紫云台,既于此请教老师,又研习理学,并且登堂讲学。也许是和老师罗从彦共同登台讲学,也许老师有意让他独自登台讲学,当年李侗讲学堂的对联是:静中气象千年意,秋月冰壶百世师。这副对联形象地刻划出李侗这位大儒的特质。
5.理学家风的众多匾额。紫云村历史上的民间教育有三个层次,一是私塾二是社学三是书院。不论哪种教育形式和层次,弘扬的都是理学家风。所以至今一些村民大厅里仍挂有“理学家风”“家学渊源”“安贫乐道”等匾额,龙西村则将拆旧房建新房遗留下的众多匾额收藏起来,作为历史的见证。
以上各种遗存可以看出紫云村独有的闽学特色。
四、紫云村的闽学遗风
作为闽学村还应该有明显的流传至今的闽学遗风。是否“流传至今”,这一点很重要。有些村庄当年当代也许闽学遗风很浓,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社会的变迁和村容村貌的改变,闽学遗风荡然无存。
紫云村的闽学遗风传承了近千年,仍有遗迹可寻。
1.村民口口相传先贤先祖研道的故事。紫云的老一辈人都能讲上几个宋儒研道的故事,如张载弃戌就道、杨时程门立雪、豫章鬻田求道、李侗弃仕向道、朱熹逃禅归儒等等,而“程门立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老一辈人说,这些故事每年祭祖时都有讲,有的还写成文字贴在祠堂里、三贤阁里,意在激励村民发扬祖风,传承祖德,把握好人生的前程,多做为国为民的好事。
2.严守族规族训,弘扬祖风祖德。紫云村张、杨、罗、饶各姓族谱里家规家训内容具体详尽,以耕读传家为本,强调孝父母、睦兄弟、和宗族、务勤俭、谨丧祭、慎嫁娶、安本分、禁非为、守公法、记铭言。
请看清代杨氏族谱中家训:
我祖教诲,守祖宗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儿孙奉行正道。宜读宜耕,耕读者遂生复性之良策也。王政首重农桑,大学必先明德。语云:地内出黄金,一字值千金。又古训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志者,事竟成。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又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凡我族人,当勤耕读也。
村里每年都有开展祭祖和弘扬祖风祖德活动,以推进理学家风和民风的形成。
3.理学家风延续至今。紫云的民间教育具有良好的学风,一是重视引导圣贤语的学习,叫“记铭言”。紫云过去很多老房子,都贴有这种圣贤语。,二是注意引导闽学命题的学习,如修齐治平,崇德尚义、内圣外王等等。三是注意引导识物明理,见物悟理。可以这么说,“理学家风”孕育了紫云学子,这股好学习、好求师、好思考、好进取的学风、家风、一直延续下来,许多紫云学子学业有成,涌现现许多人才。历史上通过科考,历朝共出了二十一名官员。族谱中记载一朝七进士、一门双武举、兄弟俩太监。有趣的是恢复高考后的1979年紫云村考上四名大学大专生,包揽了全乡的名额。如今紫云村的国家人员中有处级3人、科级6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人,中级15人。这个偏僻的高山村,还真让人感到意外。
4.闽学之魂:崇德尚义之神——饶公。饶公是紫云村和各地信奉的本土神。铙公,名云从,紫云村台岭头人,出身卑微,但职明能干,为人忠厚,宽容大度,崇德尚义,乐于助人,他的言行是闽学要义和精神的体现,所以有人称他为“闽学之魂”。他最终羽化成仙,福泽四方。真是:笑看千年历史,无数王侯将相,终成尘土灰飞烟灭;瞻仰万座神坛,多少布衣百姓,成贤就杰永享香火。
5.良好的村风民风。紫云村的“村规民约”反映出良好的村风民风。全村正气上升,出现了重民本,讲仁爱,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的理性氛围。从村中传唱的紫云山歌“十二同歌”可见一斑:
同住紫云地,同顶沙阳天。
同饮台溪水,同耕云台田。
同挖雾西笋,同育均峰林。
同说客家话,同信本土神。
同读先祖书,同祭祖宗魂。
同办婚丧事,同结帮扶心。
三位宋代理学家后裔同住紫云的三个品字型的自然村,世代亲密接触,平和往来,互帮互助,反映出可喜的不断延续的理性行为和特征。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紫云村的闽学文化底蕴是多么深邃。它说明了一个地域深厚的闽学渊源能衍生出许多闽学遗存,众多的闽学遗存又能衍发出良好的闽学遗风。可见,闽学渊源是基础,是前提。然而仅有基础不能对这个地域的性质作出判断,还要有相应的遗存。然而遗存也会随着时空的变幻、社会的变革而淡化、而消失,因此还要看遗风。闽学渊源、闽学遗存和闽学遗风是既独立又统一的互相关联的人文要素。这三个方面的人文要素就是界定一个村落是否闽学村的关键所在。由此,笔者认为、具有深厚的闽学渊源、丰富的闽学遗存和良好闽学遗风的紫云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闽学村,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闽学村。
( 作者简介: 李云生,福建省杨时学术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闽学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