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客家文化
【三明客家纪略】岁时习俗
2021-09-1611:05:05来源:

一、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视过年为一年中最隆重和欢乐的节日。进入腊月之后,人们就准备过年,客家人通常的过年是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入年界开始,正月十五元宵止。

入年界入年界之前,各家各户洗尘、清洗室内外污垢、打扫卫生、屋里屋外、家私器具全都洗刷得干干净净,准备过年。各家各户同时蒸糖糕或年糕,“年糕”寓意“年年高”。除此,普遍的要做豆腐、香肠、腊肉,筹办食品,购买花炮、神香、蜡烛等。入年界之后,一般不干重活,不食酸菜,霉豆腐,不食粥、蛋,期望来年生活美好。凡有丧家庭未满周年者,过年不能做豆腐、麻蛋,由亲戚朋友相赠。

祭灶是入年界的开始,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宁化、清流为二十五日。这天要把灶台洗刷得干干净净。夜晚,在灶君神位前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粿等供奉,尔后焚香、点烛、燃放花炮、焚化灶君神位,祈求灶神上天报奏好事。三明客家境域对灶神备加敬奉,凡过年、节,将鸡、鸭、米粿煮熟之后,首先敬奉灶神,家中无论遇上什么疑难事件,均祈求灶神消灾弥化,祈求圆满解决。

除夕除夕前一天要用饭甑蒸岁(年)饭,供数日食用,取“岁有余粮”之意;初二早晨重蒸食用,初五才能用生米做饭。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为大年日,是过年气氛最为浓烈、欢乐、愉快的日子,凡外出男女都要在这日回家团聚。这天的主要事项有:

贴春联各祖厅挂上祖先画像,在住室、大厅、谷仓、甚而是猪牛栏舍都贴上充满喜庆节日的红联;凡大件农具、家具和重要物品,如谷箩、床、桌、凳等都贴上红纸,以示吉祥、红火。

贴门神各家大门分别贴上门神和财神。

祭拜祖宗这天上午,各家各户都要到祖祠祭拜祖宗,供品一般是“三牲”,如煮熟鸡、猪肉和鱼以及年糕、豆腐等。供品都要贴上红纸。宁化人还在鸡上加一条鸡肠和一片“长命菜”,尔后,焚香点烛、燃放鞭炮、跪拜、祈祷。

洗澡这天,全家男女都要洗澡,俗称洗债,洗除债务,祈盼来年财源滚滚。也有由主持家事的家长一人代洗的,即使是冷雪天也不例外。

吃年夜饭除夕晚上,吃团圆饭,是过年的核心,一般都以鸡、鱼、猪肉、豆腐之类的菜肴,而且都有一盘蕨须包。北方人过年吃饺子,客家人便以蕨须包取代,并都饮用家酿红酒。桌上要摆几副空碗筷,斟上酒,请回先祖共度节日。年夜饭之后,便发压岁钱,大人给小孩发;而有经济收入的儿孙也给长者发,相互祝贺,喜庆祥和。

守岁吃罢团圆饭,将灶具洗刷干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守岁主要是点岁火。“点岁火”是用一个瓷碗,用三根或五根灯芯,用红线扎牢,压上几枚铜钱,不致使灯芯浮起,添上油,或用特制的油灯点火,一般是在祖祠、厅堂、住室,也有在灶台上点灶神灯。祖祠岁火由阖族派出各户主集中在祖祠守岁,带上瓜果、红酒之类吃喝,直至天亮。岁火是否“开花”是各家至为牵挂之事。岁火“开花”是吉祥之兆,若灯火被风吹灭,或被碰倒,或不“开花”认为是不祥之兆,主人则有诚惶诚恐之感。清流乡村除夕之夜还在灶膛留火种,作初一生火之用,意谓香火不断。

开门择定吉时开门。届时村村落落花炮哗响,响彻云霄。

年初一有许多禁忌,不笊饭、不扫地、不挑水、不打骂人、不洗衣服、不做针线活、不讨债;逢“四”要说“红”,不说不吉利话,见面互祝新年好、万事如意等。三元人各姓子孙要到祖祠拜谒祖宗,祠中主持人给每人分发一对“龙门饼”,祝愿子孙能“鲤鱼跳龙门”飞黄腾达,为祖宗、为家族争光。鞭炮放完之后,宁化人全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周围,边喝茶,边品尝桔饼(取“大吉大利”之意)。少顷,主妇便端出热腾腾的酒酿,佐以熏烤过的野味、腊肉,还有豆腐(含富裕)、芹菜(勤俭)、葱(聪明)、蒜(精打细算)、笋(节节高)、鱼(岁岁有余)等。米饭都是前一天即除夕日煮好,以示陈年的米还吃不完。还要吃“松丸子”(一种用豆腐和肉丁等制成的食品),取其意为吃了松丸子,一年到头轻轻松松。是日,大人不出门拜年。

初二开始走家串户互相拜年。三元人这一天有拜祝土地公的习俗。客家妇女在这一天则是回娘家的日子。女婿上门,岳父家热情款待、要到岳父家祖祠焚香点烛,放鞭炮拜年。永安、沙县、梅列一带则以“冰糖茶”、“糖豆”、“米花”等招待往来亲朋。

初二到初三,三元人连续两个晚上迎神拜佛,祈求平安。宁化石碧在初三(取“三”与“生”的谐音),由族人于香火堂叩拜本房祖宗后,抬出“泗州大佛”(亦称“药师王”)游乡。游后才打开祠堂门,众人飞速将菩萨抬进正厅,安在神龛上,名曰“菩萨进宫”。大田境内及永安的青水一带每晚必敲一种叫着“咚咚七”的鼓乐,以敬神驱鬼。

自初三开始,各种民间游艺活动纷纷出台,如猜谜语、舞龙灯、踩旱船、迎花灯等。

出年界正月初五出年界,收起祖祠、厅堂的画像。这天早上焚香点烛、鸣放花炮,迎接灶君回位。客家人普遍从入年界始,天天早晚焚香放炮,直至初五夜。

二、立春

立春又叫“交春”、“接春”和“咬春”,是一年农事活动之首,各地历来较重视。在此期间,有“鞭春牛”、“贴春花”、“吃春卷”之习俗。永安有“插春柴”、“竖春树”之风。交春时,设香案,陈果品,用红纸写“万象回春”或“春随福至”等条幅压在香炉下,焚香点烛,鸣炮礼拜。人们以“交春”为新年之始,大有“立春”重于年初一之感。沙县有“插春幡”的习俗。是日清早人们采来几枝“蚊母树枝”,并在每一片树叶中贴上一小片剪成菱形的红纸或金纸绑在毛竹尖梢高高竖起,以迎春。泰宁一带则取“柴”与“财”的谐音,有“砍春柴”之俗。沙县人在立春日还有“摆五供”之风。

三、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俗称“上元日”。是夜,各地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前悬挂各式花灯供游人观赏。各地自发举行大型的民间游艺活动,舞龙、舞狮、踩旱船、走高跷、跑马灯,常闹到东方吐白。

舞龙,大多用竹、木、布、纸等扎成;一般少则9节,多则30余节,均为单数。在龙的躯体内点燃蜡烛的,称之为“龙灯”,不点蜡烛,没有亮光的称之为“布龙”或“纱龙”。宁化、清流、明溪、沙县、永安等地客家人均有舞“稻草龙”和“线香龙”习惯。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用稻草扎成龙头、龙身、龙尾,用柚子做成龙珠,走街过户,边游边唱:“草龙进屋,买田买屋”等童谣,闯进住户人家的厅堂表演,深受欢迎。舞龙时,伴有锣鼓和民族小乐队,舞龙者表演“龙游大海”、“二龙戏珠”、“二龙吐水”、“巨龙翻肚”、“团龙叩拜”等舞式,代代相传。

板凳龙,是舞龙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多以当地每户的男丁计算,每丁一节,在节的首尾安上“铆”,一板接一板,前有龙头带路,多的板凳龙竟达170多节。板凳龙因便于在山村的田埂小道之中行进而深受农民喜爱,各地农村板凳龙比较普及,而且形式繁多,造型别致。尤以尤溪梅仙的“元宝板凳龙”、永安青水畲族乡的“沧海板凳龙”、三元莘口的“故事板凳龙”、宁化的“花灯板凳龙”等为最。

打黑狮,此俗流传在永安、大田、尤溪、宁化、明溪等地,只是叫法略有不同。参加打黑狮的人员身着节日盛装,脚穿草鞋或光着脚丫子,腰上扎一根红绸,肩上各自扛着钢锏、铁尺、双刀、双鞭、双钩、单刀、劈刀、关刀、哨棍、大耙、金箍圈、狮鼓等各类武器,在唢呐声、锣鼓声及众人的呐喊声中与黑狮展开搏斗,一个接着一个,前赴后继,显示大无畏的精神,直至把黑狮降伏。这是一种融入艺术与武术为一体的民俗游艺活动。

迎桌子,这是流传在三元区的一种民间猜谜活动。元宵夜,人们抬着八仙桌,桌上摆着各种谜面和奖品,一路笙箫相伴,丝管悠悠,奏着“贵子谱”和“关公游城”等曲牌,走街串巷。人们在其停下,或放鞭炮请它停下时,争相围上去猜谜。猜中者,将桌面上的奖品拿走,古朴风雅,别有一番情趣。

走旱船,也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游艺形式。旱船大多是用竹篾扎成船的形状,再用布、纸将其打扮,船中搭一彩楼。楼中有一女子将船“挑”起。边行走边表演,船头和船尾有一老艄公和艄婆撑船或摇橹,配合表演,边唱边跳,表演生动、活泼、诙谐,逗引起人们一阵阵欢乐的笑声。

各地还有许多精彩节目,如:沙县的鱼灯,大田的高矮人,尤溪的打车鼓,清流东坑的走游会,永安青水的荡秋千,三元、梅列的放孔明灯等,各具特色。

清流城区元宵活动由八坊各坊轮值执事。正月十五在城隍庙做春祈醮,送瘟神和摆宴席散福。送瘟神是用瘟船,瘟船长约15米,宽、高均1米的木架,外用谷笪裹成船状,糊上五色纸张,用纸扎一排马、牛、羊、鸡、犬、豕立于船上,船腰穿一根抬杠,正月十五日上午,全城民众以象征瘟疫病源的纸钱包卷禽、兽毛、煮黑豆、芝麻及头发等投入瘟船。午后,醮坛九响土铳直响,由执事抬扛瘟船和城隍菩萨等三尊神像,喊声震天冲出庙门,急步绕县城街道游走一圈,直送至东门河边。此时,沿街住户、商店鞭炮震天响,以示“驱瘟”,道士在河边画符念咒,宰猪祭神后,4名善泅水的男子赤身抬起瘟船送至河心,点上火,让瘟船随水逐流。晚间,执事各坊家家设宴,称散福席,亲朋无须送礼,只道贺即可入席,即使素不相识的来客登门道贺也可就席。宾客络绎不绝,称散福。

宁化、清流等地各家主妇要焚香上供,迎接灶神复位。元宵之后,可以向人讨债,谷仓可以出谷。观灯娱乐之外,要做好吃的食物,尤其要做元宵圆,或叫汤圆。元宵圆的制作和风味各地不一,有荤有素;有汤、炒、蒸和油氽的不同吃法。惟宁化人大多吃松圆。松圆以豆腐为主料,将猪肉、冬笋、香菇、葱、蒜等切碎为馅,放入打烂的豆腐里,再加上少许地瓜粉拌匀,做成一粒一粒,撮入滚汤中煮熟食用,松脆、柔软、香甜可口。吃松圆兆以一年光景的宽松。

四、清明

三明境域客家人对先祖祭扫清明前后都可进行。扫墓有家族和家庭两种,但程序基本一致。上坟当天清早,各房或家族老幼穿戴整齐,带上果品、茶酒、香烛、纸钱、三牲(鸡、鱼、猪肉)及米粿,到坟茔后,清除四周杂草,将花纸(用雄鸡血沾过的迷信纸)放置墓顶;尔后,焚香点烛,摆上供品,扫墓者站在墓塘祭拜,行三献礼。拜毕,鸣放鞭炮,焚烧纸钱;也有向先祖祈求庇佑。扫墓后,供品带回家,供家人食用,而且,不论大人小孩都要喝点酒。房族扫墓要先在祖堂祭祀先祖,杀鸡、烧香点烛,行三拜礼,然后,敲着铜锣上路扫墓。扫墓毕,凡参与扫墓者,或房族中按户共享扫墓酒。其规模、酒席的丰薄,视经济情况而异。祖祠扫墓,显得浩宏繁杂,须先在祖祠进行规定的祭祖仪式,由1名礼生诵念祭文,尔后到墓地祭拜。之后,举办酒席,参与酒席人数视族众多少而定。宗族中有蒸尝田,其收入租谷,每年供春秋祭祀之费用。田产的多寡视祖宗留遗的产业,其开支由专人总管,向众裔孙公布,结余钱款留作下年之用;不足之数则由参与酒席人员共同分摊,主持总祠的扫墓大多由各房轮值,周而复始。祖产丰厚的可按人丁分享祭肉祭粿,每丁一份,多寡不一。

各地均有吃“清明粿”的习俗。清明粿系用野生的“龙菇草”的嫩叶和花蕊,揉在粳米臼成的米粿之中,内包豆粉或腌菜等物,以供先灵和自家食用。是日大多数人家均有上坟扫墓、祭奠先人之俗。永安清明没有扫墓之俗,盛行到祠堂祭祖。大的宗族规定此日填报子孙出生年月,以继承修族谱,名曰“上丁基”。

宁化石壁客家人有“送清吉”之举,乡人以竹为筋,裱七色纸制成一个三只脚的纸人,淋上公鸡血,另用米粿捏制成狗、兔、蛇、鼠等形状,称之为“五鬼”,清明之夜放完鞭炮后,即将“五鬼”及“三脚纸人”送到三岔路口用火烧掉,以图一家吉利、平安。

清流赖坊乡清明祭祖扫墓时,家中来客和过路人均可分享一份供祭粿肉。

五、花朝

“二月里来是花朝,妹仔手拿花鞋挑。”这是流传在客家人中的一首情歌。农历二月十五是花朝节,亦称“女儿节”、“百花节”。姑娘不可到野外行走,免得冲撞了“花神”。民间流传“别花开了己花煞,己花煞了不结子”的俗信。客家少女此日独守闺阁,足不出户,在家朝拜观音菩萨,吃“花朝丸”子。这天,宁化、清流人用糯米爆米花,以示丰登大熟之意。妇女围坐吃擂茶,女孩子多在这天穿耳环孔,妇女一律休息,处理私事,不能做针线活,未生孩子的少妇则向吉祥菩萨送子观音和花公花母祈求子嗣,或互送花朝丸。

六、观音九

农历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诞辰日。观音以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受世人尊敬,三明境域客家人便以这天纪念观音。除烧香点烛、备素粿供奉外,民间还要做“浪菰粿”敬奉。浪菰是绿色的鼠曲草,将草捣烂和米拌在一起做的米粿。缘于民间流传一则故事:洪荒年代,观音菩萨看到民间农夫每天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耕田种地,生活极为艰苦,萌动那颗慈悲济众之心,于是从天庭调派牛郎牛女下凡帮助农民耕田,减轻他们的劳役。下到凡间,该吃什么?牛郎牛女亲切地询问观音。观音和蔼地说,凡青之食物皆可吃食。他们兴奋之至,沿路走来,不慎摔了一跤,摔断上腔牙齿,至今不能再生。牛郎牛女来到人间毫无怨悔,辛勤耕作。由于牛的帮助,农民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牛却仍然吃青嫩的草,深感委屈,求观音菩萨能允许它们吃饭。观音想,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田艰难,没有同意牛的要求,惟恐它们继续向农民要求吃饭,取来一条白带将牛郎牛女的颈脖系住,不让其说话,要它们默默耕耘。久而久之,牛的颈脖长出一圈白毛,失去说话能力。观音觉着此举不妥,对牛过于苛严,很是内疚,便在自己生日这天下凡亲自釆撷野草做成糕粿同牛一起吃,以表歉意和慰劳。观音此举传播人间,农民深为感动,民间仿效者,制作绿色之粿,致谢观音和牛的功勋。

七、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本名为“端五”,端为初之意。古人称之为“恶日”,故户户门前挂艾草、菖蒲枝,家家饮雄黄酒,并在孩子们的头上用雄黄酒写上一个“王”字,在孩子的胸前挂上一个香袋,以此来驱邪避灾,保佑平安。客家人是日有在门前“挂葛藤”之俗,源于宁化石壁。据传,黄巢起义军进军福建后,行军途中遇见一妇人背着、牵着小孩,而牵着的比背着的小。黄巢好生纳闷,上前询问。妇人直言:听说黄巢造反,到处杀人,大孩子是我侄儿,他父母已不在人世,惟恐遭害,断了香火,所以背着。小孩子是我亲生儿子,但为保侄儿,便顾不了许多。黄巢听罢很受感动,告诉妇人赶快回家,采些葛藤挂在门前,可以平安,无须外逃。旋即下令,凡有挂葛藤人家不得有犯。妇人知道他是黄巢,便忙赶回村,告知乡亲,动员大伙割葛藤挂在门前,方保村人平安无事。村人为纪念这事件,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门前悬挂葛藤,并将村名改为葛藤坑,今称南田村。

端午日家家裹粽子,其品种主要有:糯米泡浸后加豆、肉丁、虾米、香菇、腌菜等为馅的咸粽;用赤豆、花生包的素粽,待煮熟后蘸糖吃;用草、竹灰卤泡浸后的糯米包成的“碱水粽”。明溪、清流一带还有一种特殊的粽子——叶糕,是将糯米磨成浆后压干,再加入白糖或红糖搅匀,用粽叶包成长条形的粽子,入锅煮熟,便可食用。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民间主要活动之一,城市和沿河的大部分乡镇均举行龙舟比赛,观者人山人海,水上龙舟鼓声、唢呐声悠悠扬扬,岸上围观人员的呐喊声、助喊声此起彼伏,颇为壮观。三元、梅列、将乐等地在划龙舟时还有唱词,如三元区的龙船歌唱的是:“后门杉树几千年,请得鲁班来造船。造得船来水上走,划船弟子保平安。”歌词节奏明快、铿锵有力,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端午节前后正是青草药生长季节,客家山区中草药资源丰富,人们相继上山采集,除自用外,拿到市场出售。每于农历四月二十五至五月初四,清流城区集市有草药专营买卖,甚为热闹。草药以鱼腥草、五爪金龙(仙鹤草)、夏枯草、车前草、葵艾为多。购买者供一家全年之用。节日过后,草药市场自行消失。

客家人对端午节至为重视,节前要向亲戚朋友送粽子。出嫁的女儿要给父母送节,送节礼物除粽子外,还有猪肉或鸡。定亲的未婚女婿要给丈母娘送节。节日中午须敬神佛祖宗,尔后家庭欢宴,主食鸭、猪肉、烊豆腐等。宁化人还要穿上新衣,设家宴请近亲、挚友及乡邻。端午节午饭后不挑河里水饮用,据传是“石精鬼放药”。同时用几种中草药混同煎水洗澡,以祛疹避邪。

八、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夜,农家于庭院中摆上八仙桌,上置瓜果、酒菜、香烛等,对天乞拜以乞巧、保安康。宁化客家人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该节是以儿童和年轻女子为中心的一项活动。在七月初六就开始准备,制做巧姐鞋、绘彩画、剪纸花等,待初七夜在厅堂摆上香案,点烛上香,跪拜于案前,祷告牛郎、织女星,乞求给他们智慧,并在月光下由先生或长者教他们读《乞巧诗》,如:“七夕天,拜双仙,勤乞巧,效前贤”等。同时家庭主妇还用米粿捏制成鸡、鸭、鱼、桃等物,待孩子吃完后方去睡觉。18岁姑娘,还要举行谢巧或卸巧仪式。这天,归化县各街儿童备酒粿设拜,焚毁所写字纸。教育儿童爱惜字纸,奋发读书。

九、天贶

农历六月六为“天贶节”,民间称童子节,意为“童子神下降,爱玩好吃,万事不占忌”。各地均有在此日曝晒全家衣服、棉被之俗。读书人则将其珍藏的诗书字画搬出来晒,预防虫蛀。此日为裁制老人寿衣寿鞋或为移放棺木吉日。

是日,又是农村的“尝新日”。农民先将早熟的稻穗采摘下来,晒、碾之后做饭,尔后筛酒炒菜,以迎丰收。宁化石壁客家人尚有将早收的新米用红纸包好,分送给县城里的亲朋好友,谓之“送新”。

尝新禾较为简朴,有“一杯瓜果一盘茄,公公婆婆尝新禾”之说,所吃之物均以新米做饭做粿为主。

十、中元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其时为农历七月十五,农家杀鸭沽酒设小宴。此日有烧纸船、金箔等习俗,为亡灵祷告、超度。

石壁客家人在此夜,要将家中床上的稻草各取少许,扎成“人”的模样,然后和准备好的供果一起拿到村口的岔路上焚烧,以送、迎先人的阴魂。

宁化曹坊有玩茄子灯的习俗。孩子用一条茄子,一根竹子把它(茄子)高高挑起,上插线香或蜡烛。待晚饭后,孩子高举茄子灯,走街串户。主人见之都要送一两支香给孩子,让他们继续点上。

将乐白莲村有射线香之俗。

宋至民国间,清流城区每隔三年由县衙主办,于此日请和尚做普渡道场,祭祀孤魂野鬼。

宁化一些地区,中元节为两天,十四日吃荤,各家各户杀鸭,又称鸭子节。十五日吃素。这两天都要做米粿当供品,也给自家食用。傍晚,家家户户焚香点烛,神香除插神坛外,还沿着家门前屋檐的滴水线插上一排,每支香相距20~30厘米,更远的插至三岔路口。纸衣纸钱在家里烧的是给亲人,在三岔路口烧的是给野鬼。临河乡村,也有沿河放小灯,称之普渡,夜晚孩子不能出门,怕碰上讨钱的“鬼”。

十一、立秋

立秋(农历七月上旬)又叫设秋。是日,农家打糍粑、备牲酒祭供村头、田地里的土地公。泰宁人旧时于此日做韭菜糍上供五谷仙(即神农氏),名曰秋报,以感谢他的庇佑。三明境域立秋之时,农事尚未结束,依然繁忙,村民仅是焚香点烛祀神,无特殊的民俗活动。

十二、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客家人是日有拜月、走月之俗。宁化石壁妇女则有独特的拜筷子神、扁担神之举。一是请月亮姑子,一群群妇女在月光下摆好香案,上供月饼等物,并设沙盘扶乩,请月亮姑子显灵,老年人问寿限,常人问米价,求平安,大姑娘则求问婚姻;二是三五成群的新婚妇女或已婚未孕的媳妇,在月光下求筷子神庇佑早生贵子,或占问腹中孕儿系男系女;三是请扁担神,青壮年聚于坪中,点燃香烛,一人手执扁担,将它托起,口中念念有词,咒曰:“扁担神、竹扛龙,一头挑起两个人。挑得起,欢欢喜,挑不起时败兴几多人。”直念到扁担不用人扶,自行直立于地,几个人都推不倒为止。

在三元、莘口一带,流传着中秋偷南瓜的习俗。是夜,男女后生妹子把“偷”来的南瓜,送到当年新婚的夫妻家里,主人必须把南瓜煮熟和大家一起吃。同时,还要拿出好酒好菜来招待。送瓜者必须把带蒂的那块南瓜留给新娘子吃,因为南瓜蒂象征生男孩的标志。这一天被“偷”了南瓜的人,反而很高兴,可谓是“有福之人”。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月饼和赏月。中秋送月饼习俗由来已久。据传,南宋时,北方汉人不满金人入侵中原,欲组织反抗,为传递信息统一行动,就将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即金兵)”的字条藏在月饼内,用互送月饼方式联络群众。尔后,这一天成为民间反抗外族侵略的纪念日沿袭下来。

十三、重阳

古代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重阳,也称重九。一部分民间对重阳有误解,如重阳与霜降相遇,则认为“晦气”,民谣有“霜降对重阳,十家烧火九家亡”,导致有些人家重阳忌生火煮饭。乡村有“饱重阳饿中秋”之说,因农事完成,农民借此休息,家家户户宰鸡杀鸭,以庆丰收。城镇人家大多是做几道菜点缀就是。

是日素有登高、饮菊花酒、放纸鸽、点孔明灯等民间游艺活动。

文人雅士有登高之举,或相约于庙宇及名山胜地壶浆会饮,赏景赋诗,谈天说地,道古论今,以示清雅,亦避邪瘴之气。

1988年,福建省政府定重阳节为敬老节。每年重阳节,各地举行爱老尊老活动。市区则经常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上麒麟山公园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或组织外出参观旅游。

十四、冬至

冬至在每年农历十一月下旬。古人把冬至当做重大的纪念日,民间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亦称冬节,农家一年辛苦,此时已是收获的季节,家家农事已毕,为庆祝丰收,人们于是日开始酿酒。据说此日的水最好、酿的酒也最香,出的酒最醇。客家人称之为冬酒。有的地方是酿红酒、黄酒、水酒,尤为突出的是客家人酿的酒酿,几乎家家都酿制这古老的酒,并经久不坏,醇香可口。

是日,山区还有晒地瓜干、芋干、南瓜干等常备菜肴,大部分地方有吃冬至糍的习惯。客家人聚集地喜吃狗肉,名曰补冬。民间有此日吃什么补什么之说。各地均有杀鸡宰鸭,烤制腊味之风,以备过年之用。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