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客家文化
【三明客家纪略】人生习俗
2021-06-0308:20:04来源:

一、婚姻

三明客家人的婚姻很重要的是传宗接代,严守陈规。儿女婚姻长期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宰,讲究门当户对,明媒正娶,要合“八字”,婚礼讲排场,嫁妆讲丰厚,同族同姓不联姻。除遵循明媒正娶的聘娶婚之外,还有:

童养媳年龄很小就由父母亲送给或卖给人家抚养作童养媳,缘因主要是女方家家境贫困或生的女孩多。抱童养媳要一定的手续和礼金,也要有一个说合的媒人,双方同意后,议定价,书写字据,确认女孩的配偶,完婚时,无须再办手续。有关事项议完之后,择定吉日,由男家父母背回家。童养媳礼仪很简单,无须举行嫁娶仪式,待男女成年,除夕之夜即行合卺同房,不拘阴阳忌讳,免去婚礼中的繁文缛礼。有钱人家买办些家具、衣物;贫穷人家只须点燃香烛,男女喝交杯酒就算成婚。

等郎妹是旧时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婚姻形式。夫妻未生或迟生儿子的,或盼早日得子的,即早抱幼女抚养,等待生子后成婚,或招赘嗣祧。等郎妹因非亲生,大多常受欺凌,命运悲惨,有首民歌道出等郎妹的痛苦:“十八姑娘三岁郎,夜夜抱郎上眠床。夜头哄郎乖乖睡,夜半眠床变海洋。惹得老娘心火起,一脚踢你见阎王。”倘若男家没有生男孩,等不到郎,而等郎妹又已长大,则是招郎,或外嫁,由男家做主。

招赘婚一般指旧时男家子女众多,或家中贫寒,无力娶亲者,经媒人说合,宁愿前往女家入赘,便可免收聘礼聘金。并经口头约定或用契约写明,婚后所生第一胎儿子随母姓,其余随夫姓,其家庭财产权仍归女方所有,亦有少数相处好的,财产归男方所有或共有。结婚时冷冷清清,女方仅请来亲房叔伯吃一餐酒席,举行简单仪式,便算成婚。上门女婿,在社会受歧视,在家庭被视为“长工”,稍有差错,就受责骂,甚而将其赶出家门。宁化人称上门女婿,“好就牯佬,不好就是猪佬”(意即赶走)。

买卖婚指花钱买一个主内的人。旧时大户人家常趁贫民百姓为难之时,用少量的钱将穷人之女买来为妾或续弦。

指腹婚男女双方在未出世之前,其婚姻关系便由双方父母确定。

姑表婚亦称姑舅表婚。是指兄弟的子女同姐妹的子女之间的婚姻。这种近亲婚配常以某种亲族感情和继承关系为依据,按照传统的伦理观念,被认为是“亲上加亲”而被肯定。

转换婚又称“转房婚”。指兄亡后嫂可转嫁给弟弟,或弟亡后弟媳转嫁给兄;姐亡后,妹妹续嫁给姐夫的一种风俗。这种婚姻的联结纽带,主要是使家族内的财产和劳动力不致外流。

寡妇婚亦称“再醮”。旧时,人们遵循“一马不配二鞍,好女不嫁二男”的礼俗,“再醮”妇为世人所不齿,许多妇女宁受孤独之苦也不愿意再嫁。然亦有一些妇女因受生活或其他条件所迫,不得已只好再嫁,则被认为是不贞不节,备受社会歧视。再醮妇一般是由媒人或亲友介绍、撮合,并要经过家长及族长的同意之后,方能进行谈婚,商定一些条件,择日再嫁。再嫁的寡妇不能坐花轿,也不得从正门而出,只能待日落西山,悄然从后门上路,到了男家也是草草了事,礼仪冷清而简朴,并常遭受左邻右舍的冷嘲热讽。不少再婚寡妇因受不了世人的白眼,而走上绝路。

二、婚嫁

三明境内各地的婚俗,基本上保留周朝明媒正娶的聘娶婚的“六礼”之遗风。即遵循“纳亲”、“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迎亲”的烦琐礼仪而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区的不同,略有变异。

相亲古礼称纳釆。即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方再去女方家求婚。求婚时男方要备礼,礼物主要是小额“红包”,也称见面礼,和别的物品。红包数额的尾数要有一个“九”,如九、十九,意谓久久吉利。男的不满意,红包就小;女的不满意则拒收红包,或托媒人送回。三元人携带之礼品却是一对大白鹅。大多是先由媒人说合,也有先由女方派人到男家察看郎貌,了解家庭情况,女方家长同意后,再由男方家长到女方家察看,宁化等地在基本同意相亲之后“贽鞋样”。女子出嫁,需男方的家公、家婆、丈夫等人做布鞋“行嫁”时送给对方。“贽鞋样”,就是男方将各人的鞋样送给女方,并备简单礼物同时送去,以作凭信。

送庚帖亦称“问八字”,是男方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及出身的年月日和时辰,并将女方的生辰八字与男方的生辰八字分别写在一张红纸上,把它放在厅堂供桌上的礼盒之中,3天之内若家庭平安无事(如无发生口角、摔破东西等),则议婚可成,如若不然,男方当另选淑女。年庚共十六字,取“四四”(谐音“世世”)相合之意,也符黄道“生”字吉数,如“坤造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端生”。

纳吉就是把问名的结果和占卜合婚的消息转告给女家。俗称“送定”、“过定”和“定聘”等。实际就是“定亲”,亦叫“下小定”。男女双方相互交换定情信物,男方给女方抚养费(包括银元、饼、肉、鸡、鱼、米、豆、冰糖、茶叶等),特别是茶叶必不可少。旧时把“下茶”和“下小茶”作为纳吉的代称。男方向女方索要嫁妆,双方写成“婚约”后,纳吉才算完成。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给女方送聘礼的仪式有“送六”(取“六六大顺”之意)、“送九”(取“久久天长”之意)、“送十”(取“十全十美”之意),十分烦琐。大田人有“送五担”之俗,即要送五挑的聘礼,其一是“猪肉担”,必须整100斤猪肉;其二是“米担”,每个米1斤重,共100个;其三是“冰糖担”,内有“五色冰糖”100斤,每包为10斤或20斤;其四为“米粉担”,内盛100斤粉干或谷子;其五是“鸡酒担”,亦称“酒股”。这些是根据女方亲人的多少而安排的送礼股份,每股之中必须有:公鸡1只、陈年老酒1坛、大猪腿1只、冰糖1包、鞋袜1双。以上这些礼担统称为“送五担”。从此,女子就是男家的人了。客家人有句民谚:接了男家一行(根)线,当过牛鼻桊(即牛鼻子被人牵着之意)。

订婚时,男方送去的糕饼、糖果之类,女方要送给近邻亲友,以示女儿已经订婚,出嫁时要请他。订婚之后,每逢年节,男方要为女家送年送节,年节的礼品略有不同,如送年要有年糕,送节要有粽子。

请期俗称“提日子”,或叫“送日头”,也就是男方送完聘礼之后择定正式结婚的日子。男方定下后,必须备礼到女方家中征求意见,若女方没意见可定下来,若有不同意见则再商量。一般不同的意见主要在于聘礼的多寡,女方想多要一点,男方想少给一些。该“礼”较为简单。迎娶日子一般要在半年前(最迟一个月前)告知女家,并得到女家同意才能正式定下,并在此之前必须将礼物、聘金基本付清;一时付不清的,必须女方同意,欠下少许,以免结婚时的龃龉。

完婚男方称“归亲”,女方称“行嫁”。

铺床客家人在婚期的前一两天要进行“安床挂帐”,即请几个(或1个)儿孙满堂的有福之人来安放新床和收拾床被等物品。床安好后,还要请一两个小男孩在新安的床上睡一夜,以期早生贵子,俗称“暖床”或“压床”。铺床时要请人喝彩。彩词是:

 

双脚踏进新人房,新人房中喜洋洋;

左边摆顶双喜橱,右边层放红漆箱;

绫罗绸缎橱内放,珍珠玛瑙箱内藏;

对门一对八仙桌,送子观音坐上方。

正中一对象牙床,金童玉女站两旁;

床上一对鸳鸯枕,鸳鸯枕上结成双;

牛朗织女来相会,五子登科坐中央。

大公子朝中宰相,二公子头名状元郎;

三公子八府巡按,四公子探花登金榜;

五公子武中夺魁,福禄寿喜大吉祥。

 

成亲时,厅堂、新房、屋里屋外布置一新,贴上红双喜,企望双喜临门。

送请帖客家地区办婚嫁喜事须先请后贺,不请不贺,完婚须发请帖,农村不一定发,如同宗的叔伯和邻居登门相请便可,亲家、内戚,则需发帖。

花轿也称新人轿,专用于接新娘。是公共的,每村都有一乘,花轿四方须贴上红纸的“螽斯衍庆”等字,轿门要贴上封签或对联。

嫁妆嫁妆多寡视家庭情况而异,一般有衣物、首饰、箱、梳妆箱等;清流县长校等地必须有几件锡器,如锡烛台、锡茶壶、锡酒壶等。行嫁前各项嫁妆都需装好,箱底四角还要放上银元,称压箱钱,直至到男家三朝才能打开。

行嫁女孩出嫁,客家人称行嫁。女子出嫁前四五天则行梳妆打扮试新衣。临出嫁前须洗澡,洗澡之后就不能触地,女友帮忙梳妆打扮,换上里内全新的衣着,红衫绣鞋,红衫上还得缝上铜钱。接亲队伍到来之后,宴请女婿,起嫁客。启嫁时辰到来,厅堂灯烛辉煌,女子由父亲或舅父从房里抱至厅堂,站立在米筛上向祖宗叩拜。时辰一到,接亲者鸣炮,女子被背或被抱上花轿,尔后接亲、送嫁组成队伍鸣锣、放炮上路,女家即忙关上大门。

哭嫁女子出嫁“不哭不发,越哭越发”。由于要离开生育之地,离开父母为人妻,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不由放心恸哭。从洗澡到出村,有些新娘伤心之极,甚而一路都哭,直至快到男家,抬轿的轿夫才说:“新娘别哭了,快到家了!”才止住哭声。有些地方行嫁前十几天就开始哭,登轿时,更是痛哭不肯上轿,便由亲人或女友多加劝慰,临时多讨些“上轿钱”,促其上轿。古时,清流县东坑村交通闭塞,村与村之间,路途相隔较远,怕赶不上吉时入门,则采用“背三月”方式,将新娘生辰八字用红纸写好,由新娘的兄弟背着“三月”先行启程,赶至男家,以免贻误入门吉时。入门仪式则与新娘入门一样隆重。“三月”在吉时入门,即使新娘入门时间超过已无关紧要。

接亲迎亲队伍颇为壮观,除轿夫外,有起嫁客、乐队、点火把、挑礼物、放鞭炮等人员,总数为单数。要给女方五代以内的亲房每户发送一对蜡烛,备足回程时的松明火光。回程时,加上女方送嫁人数则成为双数。起嫁客是能言善辩、德才较高的人充当,负责发送红包和处理迎亲过程未了的各类事项,红包的名目繁多,如开门包、洗汤包、裁缝包、厨师包、梳妆包等。清流县长校一带还有一种很风趣的“吵嫁”习俗。接亲队伍多在临近黄昏,夕阳将落之时进村,但无论接亲队伍早到迟到,无论聘礼各项事宜都办得完整稳妥,女方都要“哭闹”一番,诸如斥责:“这么早是来洗碗洗碟吗?”“是想早来吃猪泔水?”“这猪头给狗啃也太小!”竭力奚落迎亲者。迎亲者只能忍气吞声,嘻嘻地笑,连连称“是”,不得有半点怒色。宴罢,女家亲房伴着迎亲队伍在大厅闲坐。这时,女家亲房又滋生“事端”,斥责男方小气、红包太小、猪头太小、烛炮不够,无论迎亲者如何委曲求全,以礼相待,亲房们总是百般挑剔,摆出一副吵闹架势,似乎要大动干戈。而新娘的父母则在屋里号啕大哭,直至时辰到了,双方才转怒为喜,一切都烟消云散,十分亲热。“吵嫁”者双方至少三五人,至少要吵上个把钟头,热热闹闹的吵,显得热烈光彩,日后能够人丁兴旺、富贵双全。如果不吵,或吵得不热闹,尔后遇有不测,如久婚不育,家庭不和,天灾人祸之类,则归咎为“吵”得不好。

永安青水一带,女子出嫁却要穿轿衣(白衣、青衣、蓝衣三件),母女还要抱头大哭一场。相传古时候,鬼谷子为儿子定了一门亲事。他听说未过门的儿媳妇很聪明,样样都会,特别是看相算命、择吉日这方面很厉害,甚至超过鬼谷子。鬼谷子早就精于看相算命、择吉日,他想,如今儿媳妇比自己更厉害,那还了得?往后脸往哪搁?于是,就起了害人之心,选定娶亲那天让新娘受死。

新娘知道公公想害她,怎么办呢?最后她想了一个化解的办法。她叫人做一身白衣,梳妆时穿上白衣裳,跟母亲等人像哭丧一样大哭一场,邪气被驱散了,这样她就安然嫁到夫家。从那时起,青水一带就有哭嫁这一习俗。

客家人迎亲均在夜间进行,迎亲队伍手举灯笼、火把开路,一路吹吹打打来到女家。女方则紧闭大门,厅堂内灯火全熄,男方则不断在门口点放鞭炮,并不断地从门缝中塞进大大小小的红包,口中不断高喊着一些吉利喜庆的颂词,直至女方把大门打开方停。大门打开后,男方用火把或引火器把厅堂里的灯火全部点燃(现时为拉开电灯开关)。此习俗称为“借火”,意为借男方的“光”,使女方家庭能兴旺发达。迎亲队伍在客厅里等待新娘出来,女方操办酒席宴请乡邻好友。新娘子在闺房沐浴、梳洗打扮好后便端坐在床上,双脚放在米筛内,不能落地。待时辰一到,由父亲、舅舅或哥哥把她抱到正厅端坐,双脚依然不能着地。此时,母亲象征性地为她梳了梳头,又端来一碗饭喂了她三口,新娘把三口饭吐在地上,以示敬天、敬地、敬祖宗。同时,这碗饭由在家的兄弟姐妹各吃一口,名曰吃“同心饭”。尔后,母亲把“米香”或曰“生囝袋”缝制在新娘的两个袖口之中,袋中盛有豆子、花生、桂圆、红枣、红蛋等物。父亲也要象征性地向女儿敬上一杯酒。花轿出门时,父亲还要从门外向屋里泼一盆水,名曰“长流水”,意为女儿虽然出嫁,但还要经常回娘家走走。旧时,新娘一出门,女家鸣炮后即把大门关上,以免带走娘家的财气。女方送嫁的有伴娘、媒人、儿童或新娘的兄弟,人数逢单。山区亦有“背新娘”到男家的习俗。迎亲队伍以火把、跷灯和灯笼开道,以驱除沿途所遇到的瘴气和邪气。若是遇到分岔路口,还要有人用一块红布把分岔路的一头挡住,以免被邪气所撞。若是遇到两顶花轿相遇,就要相互争比谁家的花轿抬得更高,往往是两家的新娘互相交换手帕,以示友好,俗称之为“相冲”。

花轿到达男家,鞭炮齐鸣,男方在大门楣的中上方悬挂一个簸箕,民间俗信以为是“千里眼神”,能够看透新娘一路是否碰到邪魔。另外还有一面镜子,俗称“照妖镜”,它能将新娘途中所遇的邪气驱赶干净。将乐客家人在新娘入门时,在大门的两边燃起两个松根火堆,等新娘跨入门槛时,往火堆上撒盐,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谓之“延子延孙”。新娘一出轿,双脚就踩在米筛上,然后,顺着摆好的米筛一步一步走入厅堂,礼生唱礼,夫妻跪拜天地、祖宗高堂和夫妻对拜。旧时拜堂后,双双进入洞房,请福寿双全的老人点燃红烛,唱吉利诗,讲吉利话,夫妻对饮喝“交杯酒”,共吃“有头有尾”的鸡、面条和红蛋。一些地方新娘入门前还要“过火堆”,驱赶一路跟随而来的邪气。有的是在新娘过门槛时,杀一只公鸡,将鸡血淋在门槛上,其目的也是一样。沙县、永安、三元、梅列一带则是在新娘的绣鞋底上贴上一张红纸,新娘方可在地上行走,其意也是莫把娘家的财气带走。

新婚夫妇进入洞房后,还要闹洞房,“新婚三日无大小、众人围绕新娘逗”。闹房开始,饮酒作乐,嬉戏逗闹。参与闹房者各出花招,要新郎新娘拥抱,共吃一块糖、咬花花等,花样百出,时而戏谑新人,时而饮酒行令,毫无拘束。有些地区甚至男人一个个往新娘身上压,脱衣脱裤,称“叠罗汉”。因而,女子行嫁时,要穿多条裤,每条都绑上裤带,打死结,防人脱裤,这种遗俗已在三明境域绝迹,绝大多数地区则保留“撒帐”、“打稻草节”习俗。


三、生育

宁化、清流有在农历八月初八登高求子之俗,沙县夏茂在迎亲队伍中有两个形似“葫芦”的酒坛夹在队伍之中。

旧时,孕妇在怀孕和生育期间有许多忌讳,如:忌坐木马(木工工具),谓生下的孩子没有屁股;忌与其他孕妇同坐,同睡,谓会发生换胎;忌吃团鱼,谓生子时会发生难产;忌吃兔子,谓生子时会缺嘴;忌坐水桶,谓易流产;忌钉钉子,谓会将胎儿钉死;忌属虎者,谓会将孩子食掉。孩子落地后,不管生男生女,女婿都要赶到岳父母家去报喜,用锡壶盛满一壶酒,壶嘴缠上一根红头绳,另用竹笼子装上一只鸡,担分两头,挑在肩上,若酒壶的嘴朝前面就是生了男孩,若壶嘴朝里则生女孩,俗称“送报喜酒”。孩子出生的第三天,要请喝“三朝酒”,客家人称“三朝肚”(客话“肚”与“午”谐音),主人向亲友报喜,亲友纷纷前来祝贺,并随带鸡、鸡蛋、红糖等物品敬贺,以取“吉”之意。有的地方在这一天要给孩子洗澡,名曰“洗三朝”。洗澡时,要请一位儿女双全有福气的老婆婆主持,边给孩子洗澡边念念有词,如:“长流水,水流长,聪明伶俐好儿郎……”用青草药煎香汤给孩子洗澡,并落去胎发(亦有满月后才落发的),称之为“洗儿会”。等孩子满月之日,还要请吃“满月酒”,亲友送上一些象征吉祥的银制品,如长命锁、手镯等。

产妇坐月子期间,不能吹风、不能接触冷水,洗澡要用开水、不洗头、不干重活。而贫穷人家产后数天便要操持家务,十天半月便要下田劳动。

过周即是孩子周岁的生日。届时要祭祖祀神;外祖父母要馈赠礼物;孩子洗好澡,穿上由外祖父母置办的新衣服、新帽、新鞋袜,到祖祠举行抓周,烧香点烛之后,用一张新席放置神龛前,席上摆上纸笔、食品、珍宝、玩具、算盘等物;若是女孩,还要加上剪刀、尺子、针线,让小孩选择一样物件,孩子先抓什么,便预示将来干什么。如抓了纸笔,预示着未来必是读书之人;倘若抓了化妆品,便是一个风流才子。

过房即是立继子。婚后没有生育,或尽生女儿,则将设法立一继子,以延续“香火”。立继子最好是同姓同辈,最好是近亲,如兄弟的儿子。倘若兄弟只有一个儿子,可过继“半个”,即一子顶两房,尔后生了两个男孩,便一人一个。立下字样,修族谱时即可入谱。


四、寿庆

客家人寿庆一般在60岁以上才庆。寿诞日期允许提前,不得推后。96岁可举行百寿庆,按农历闰年闰月计算,96岁已达百年。50岁以下不称做寿,而称“做十”。宁化人给人祝寿爱说:“做十做一百!”可从10岁说到100岁,用此祝词甚便。也有“男做齐头女做一”,即男性寿庆逢“十”,女人逢“一”。清流、宁化人无论男女都是逢“十”做生日。清流县是“三十无人做,四十无人知,五十杀只鸡,六十交朋座,七十开门大庆贺”。宁化县是“一十二十没人知,三十四十杀只鸡,五十六十打锣打鼓震天地”。凡农村,一人寿庆,全村祝贺。

寿庆均由子孙出面主持,一般是由长子牵头,也有以兄弟中经济或条件优越者牵头。亲友送寿联、寿诗、寿面、寿桃等寿礼以示祝贺。主人家则在大厅正堂贴一个金光闪闪的“寿”字,或者挂上一幅“老寿星”在中堂,两边佐以“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的寿联。厅堂两厢则挂上亲友送来的“寿匾”和“寿联”。每根金柱上都有用红纸写的,为做寿者歌功颂德和祝愿健康的对联,大有中原古代官宦人家和文人骚客之遗风。等吉时一到,由长子请出寿星,子孙依次跪拜祝寿,一般为一跪一叩(亦有一跪三叩者),并口颂祝词,寿者亦报之以祝福,尔后各自就位赴宴。首席为寿星,左侧为长子,而右侧却是该家族辈分最小的男孩相伴,以示其家族的兴旺发达。客家人在寿宴中,特别讲究菜肴中的“头”字,如“鸡头”、“鱼头”等。鸡,取其“吉”的谐音,是日上菜时,必须把鸡头对准寿星,表示对老人的敬重,取“大吉大利”之意。鸡头对准寿星后,寿星必须先喝一杯酒,表示对客人敬重自己的谢意。然后先在鸡身上动动筷子,客人方可吃鸡。如若不然,是要被“敬酒”的。同样,“鱼头”也是一个道理,只不过这道菜是象征“年年有余”或者是“富裕有余”罢了。

当妇女“做大寿”时,须身着红衣,头戴红花,所有的筷子均染成红色,以示其是有福之人。

寿诞之宴,一般先吃“寿面”,面越长越好,不能拉断,取其意为“福寿延绵”。宁化客家人祝寿时吃“秉绶面”,俗称“伊面”,也就是现在时兴的“快熟面”。旧时,富贵人家在寿宴上还请“曲棚”在一旁演唱,以助雅兴。更有富裕者,还请戏班表演寿戏,以增添喜庆气氛。改革开放后,山乡渐渐富裕,有人在做寿时请电影队来放一场电影,以谢乡亲对他们的尊重与友好。寿烛也越来越大,自开始到结束,中途蜡烛不能熄灭,否则会被认为不吉,留下烛头珍藏。


五、丧葬

三明境域治丧重“寿、考”。以60岁为寿,不上60岁死亡,叫夭、短命,不停尸厅堂、不办丧事。非正常死亡,如打、吊、杀、药死,属“不得好死”,也不停尸厅堂、不办丧事。在外死亡,则为“野鬼”,尸体不得入屋;女产死,也不办丧事。男丧谓“寿终正寝”,女丧谓“寿终内寝”。父死称孤子,母死称哀子。

病重弥留者即移出寝室,设床板安置在厅堂,以防在卧床内断气。若是死在卧床上,叫“数床秆”,意为床上垫的稻草多,死者必须数完床上的草茎方可投胎,故人皆畏之。将弥留者移入厅堂之后即可治棺(旧时多数棺木均已事先备好),在棺底铺草灰或木炭,撒上茶叶,在死者的枕头处设“内碑”,内碑由几片陶瓦叠成,其间的一片写明亡者的生死年月日和生平事略,以志纪念。入殓,断气后立即点燃长明灯,由至亲骨肉为其理发、沐身、更衣,随后入棺,其寿衣件数均为单数,三、五、七、九不一,一般为五层。一层裤,脚着布鞋,上盖九层布被,收殓完毕不盖棺,以待亲朋好友诀别。旧时有“七窍不对外”之举,即人死后,用“鼻塞”、“耳塞”、“嘴含珠”、“眼盖玉”、“肛门塞”、“肚脐眼塞”等,将所有的对外孔洞塞住或盖住,以使其早日返魂。子孙披麻戴孝,设灵堂举丧哀悼。宁化丧礼,治丧人家家门口立着一个与人一样大小的“纸神”守门,谓可驱除外来野鬼,让死者安心,此神名“守灵神”。丧家门前一对挽联:“夏季繁忙敢劳亲朋临孝舍,悼词应忆手持竹杖哭严君。”

报丧亲人死后,家人即要发丧。向内戚报丧,必须由死者儿孙亲自上门;向族人、本村邻居、好友报丧只须讣告。尔后摆上孝堂,设置灵位,灵桌上放置香炉烛台于灵位前。一日三供,一碗白米饭,插上筷子,外加一杯水,点燃三炷香,由长子率弟妹及子孙跪告亡灵,尔后长子跪食斋饭,全家人方可进餐。

人死后,死者亲属均要按亲疏关系穿戴不同丧服,以示哀悼,亦称披麻戴孝。入棺之后,死者身上要盖七条褥,下垫八条,用白布和花布制成,再用死者出嫁女儿送的白色遮面布,尔后封棺,择定日子出丧。

出殡前,还有举行“吃白丸”习俗。白丸按死者的年龄而做,多少岁做多少个,在棺木上肩之前由长子吞食。若长子平时尽孝道,做白丸子的长辈即做小丸子,若不孝,则做大丸子,吞得你死去活来。如果是极不孝者,长者即令人将其捆绑在柱上,强行塞入其口中吞食,以示严惩。吃罢白丸子即起棺出殡,其顺序为:举幡人为前导,接着是扛凳子的人,持钵者,钵内放茶叶、盐巴。捧灵牌和撒纸钱的人依次而行,路人皆回避。送葬者则在三岔路口烧香点烛,供斋饭,进行路祭。抬棺者,由死者之子出面组织“孝子堂”,请同辈好友相助。死者年龄在60岁以上的,用68名抬棺者;60岁以下的则只用4名。子女、孙婿依辈分扶柩送行,随后是亲友举挽联、挽幡随行送葬。最后是和尚、道士、尼姑、居士等一路吟诵“超度亡灵”的经文,缓缓而行。

山区过去多实行土葬,墓地事先请风水先生看风水、定方位、选墓穴,再由亲生儿子或叔伯至亲操锄动土,称之为“开皮”。开皮之后由匠人取穴,进棺前必须先行祭墓道,杀一只白公鸡,将鸡血喷入墓穴内,然后才鸣炮进棺。接着,封闭墓口,摆上供果,跪祭一番,葬礼算告一段落,众子女可以返回,但忌从原路而返。必须另找道路。同时还须从路边折一枝杉木条,回来时扔进灶内,让其燃烧时发出“啪啪啪”的响声,寓意为“发发发”。至此,葬礼方算完毕。此后,每隔7日就要为死亡者做一次“佛事”,以超度亡灵,俗称“做七”,一般须做7个“七”,即七七四十九天。再后一般只做“周年祭”。送葬当晚,治丧人家用几块小木板,插上烛香,制成“水灯”,抬着“纸房子”、“纸人纸马”以及用纸扎成的死亡者生前所心爱之物的模型,来到河边上游,鸣炮之后,僧、道大诵经文,众人一起将其焚烧,任其漂流。其意为让这些“灯”带领着死者生前的遗物到阴间去“享受”。

若是非正常死亡或夭折,其丧葬仪礼又大不相同。夭折者为无寿,一般只用4块木板一钉,或草席一卷,草草埋葬了事。若因夫妻吵架,女方自杀,则将带来一系列麻烦事。娘家必有人前来闹事。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挥动拳脚,扒锅台,拆房子,甚至造成家破人亡。有的通过调解谈判,讲定一些条件,避免事态扩大。

客家人传统坟墓是砖实墓、石实墓和灰沙墓。坟墓后高前低,前后合围,绕着客家人的围龙屋。并有二次葬习俗,埋葬后不立即修坟,待三五年尸化干净后,将骸骨拾起、抹干净,按人体骨架结构,自下而上叠放入金罂(即陶缸)内,有条件的择地再葬,正式修坟。无条件造坟的,则将金罂寄放在安全的山洞,或村中集体的“阴城”。

特殊葬俗非正常死亡的,如溺死、吊死、难产、服毒或天灾人祸被杀、车祸等,死在家外的,冷尸都不得进家门,只能在门外搭一临时棚子停放尸体,却要引魂超度。

上百岁老人亡故,某些方面可按喜事办理,如可用红灯笼、红棺材、吹奏喜事乐、用喜事酒菜。

清流县东坑村有一种特殊丧俗,称提旌。提旌是最隆重的丧俗,在东坑能享提旌丧仪的人必须是最受村人尊敬、家庭经济宽裕、家庭有三代以上的人,才由房长决定死者可否提旌。决定之后,丧家须延请旌官,旌官须由秀才担任,倘若到外村延请,须备糍粑、猪脚、红包之类的礼仪,并用轿舆去迎接。丧家须备一块长12丈的旌布,由旌官题字,旌字内容为“孝子有方、勤俭持家”,落款标明旌官与死者关系和本人学位。旌官在旌表的题字,其中有一字需留下一笔,待孝子孝孙焚香点烛,再三跪拜之后,方能将此笔补上。此后,丧家子方换上素服,方能恸哭,摆上全猪、全牛、全羊三堂祭祀,超度亡灵。尔后,提着旌布送棺上山,旌字需留存49天,子孙需三年守孝,服丧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被破除。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