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红色资源
【三明革命遗址】贡川革命旧址群
2021-03-3015:10:31来源:

永安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东线门户,是连接闽西与闽北苏区的战略要地。19344月初,红7军团奉命从江西黎川出发,在国民党军堡垒区外开辟新区,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相机打击敌人,以解放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东线门户永安。红7军团越过将乐包抄到永安的安砂、曹远、大湖、贡川一线。并以一小部分兵力迅速占领曹远、大湖、罗家山一带,打下了永安城西外围的敌军,红19师则在取得著名的归化战役胜利后,从三元县岩前方向旋抵贡川,打击了永安城东北面的敌人。在红19师的凌厉进攻和当地群众的有力支持下,红军迅速占领了贡川古城。贡川的解放,打通了红19师南进永安的道路,完成了对永安城的合围。为最后解放永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红军占领贡川古城展开有效的军事活动和政治宣传,从而留下了较为丰富的革命遗址。

贡川革命旧址群主要遗址有:红军联络站旧址、贡川农工会旧址、红军古墙战斗遗址。

红军联络站旧址

红军联络站旧址笋帮公栈位于永安市贡川镇胜利巷43号。

红军联络站旧址——笋帮公栈.JPG

红军联络站旧址——笋帮公栈

19师解放贡川城后,为了有利地打击敌人,早日解放永安县城,在笋帮公栈设立红军联络站。联络站的主要任务:一是担负阻击三元、沙县方向援敌敌情通报、通讯联络任务;二是配合地方武装带领群众开展革命活动,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农工会、苏维埃政府;三是为解放永安提供后勤保障任务。如解放永安城用的2000多斤黑硝就是当时贡川提供的。联络站的设立,为解放永安县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红军联络站旧址笋帮公栈,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由贡川笋商共同营建,是一座具有永安地方特色的清代堂屋。堂屋分上下两部,上部为大厅,下部为门厅,中间是天井和回廊,大厅牢固精致,巨大而精美的横梁雕花,金漆斑驳,可见当年的金碧辉煌、典雅富丽;在外墙的防火砖上,则有“笋帮公业”的印记;门楼古朴,门厅挂横匾一块,上有当地名流所题的“正直无私”四字。它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是当时笋商收购笋干、签订合同、订货、贩运,并开会商讨行情、价格、入股分红等问题的地方。

红军联络站旧址笋帮公栈于2006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贡川农工会旧址

贡川农工会旧址机垣杨公祠位于永安市贡川镇延爽村。

贡川农工会旧址——机垣杨公祠.jpg

贡川农工会旧址——机垣杨公祠

19师解放贡川城后,除了军事上对永安城完成合围,在政治上,深入广大群众中开展革命斗争活动,并帮助贡川人民建立农工会组织。农工会主任为陈法旺,副主任聂细子,秘书姜修园、聂文藻,文书邓纯琨、高绍唐。农工会在红军干部的指导下,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掀起了一场革命的红色风暴。农工会成员帮助红军把贡川库存的2000多斤土硝,用木箱分装25担,送到永安,红军就是用这些土硝炸开永安城墙,解放了永安城。

贡川农工会旧址机垣杨公祠为明代建筑,三进式,为杨氏家族的宗祠,面积约700平方米,土木结构,大门用长条石装砌而成,高大而雄伟。现为杨氏后裔管理。

贡川农工会旧址机垣杨公祠于201110月被永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永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古城墙战斗遗址

红军古城墙战斗遗址位于永安市贡川镇小溪边上。

红军古城墙战斗遗址.JPG

红军古城墙战斗遗址

193448日,解放贡川战斗打响了,但由于古城墙坚固,易守难攻,且大刀会装有4门土炮对准延爽门和小水门,一但红军攻城,便点火炮攻击,严重阻滞了红军攻城进程。时任贡川区税务所所长的罗本申得知后,冒着生命危险,以送水的名义,将水悄悄的浇在土炮上,使土炮变成了哑炮,为红19师解放贡川扫清了道路。

贡川古城墙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由青砖丹石砌成。当时倭寇进犯,有识之士倡议筑堡自卫,众人捐银6000余两,历时数载而成。古城墙绕贡川城一周,原长3100米,现遗留1300米左右,高约7米,底部均用青砖筑成,每砖重约15公斤,砖上刻有“贡川”、“贡堡”字样,故贡川城墙又称“贡堡”。城墙内外路基各设马道以方便村民通行。马道中置条石,旁垒卵石。

红军古城墙战斗遗址于198512月被永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永安市文物保护单位,2000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市委党史方志室)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