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红色故事】红军竹筒——老红军兰发连的故事
2020-10-2308:36:50来源:

兰发连,1919年出生在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的一个贫苦家庭。1934年,宁化扩红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年仅15岁的兰发连,跟随主力部队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他的随身之物,只有一个用家乡竹子做的竹筒。

长征路上险象环生,时时面临着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兰发连的腿部不幸中弹负伤。当红军部队到达湖南省蓝山县时,又遭到了敌军疯狂的围攻。兰发连因为受伤掉了队,藏在稻草垛中,被附近村子的一位阿婆发现了。

阿婆叫雷善红。在她的细心照料下,兰发连的腿伤日渐康复。他一心想回到红军部队中去,却又不敢跟阿婆讲明。在1935年的一天,兰发连带着竹筒悄悄出走。这名小红军一路餐风宿露,饿了就捧着竹筒讨些残羹剩饭充饥,渴了就到河里盛一竹筒水解渴。他在蓝山、宁远、道县等地寻找了近一个月,都没能找到红军队伍。在当时这个白色恐怖、血雨腥风的年代,一个死里逃生的小红军人生地不熟,要想找到自己的部队又谈何容易。当阿婆再见到他时,已是一个多月以后。衣衫褴褛,骨瘦如柴。阿婆疼在心里,哭着将兰发连紧紧搂在怀里,决定把他收作养子。

就这样,兰发连在蓝山县安定了下来。阿婆看见他一直保留着这个竹筒,十分不解。有一次,无意中用它来装了辣椒粉。兰发连发现后,不由分说把辣椒粉倒了出来,再把竹筒清理干净。他对阿婆说:“我的命是你救的,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唯独这个竹筒你不能碰,它比我的命还金贵。将来有机会找到部队,只有它可以证明我红军的身份!”阿婆这才明白,这个竹筒是兰发连的命根子,是他对革命坚定的信仰,也是对红军唯一的念想。

成家之后,兰发连养育了4个女儿1个儿子。孩子们经常看见父亲在屋里摩挲着竹筒。这个从未上过漆的竹筒,竟被摩出了一层光亮。兰连发沉默寡言,一向不喜与人争辩。可是,兰连发的孩子们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回,那也是唯一的一次,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大吵了一次。原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人看到这个竹筒的文物价值,想购买收藏。因为家里穷得实在揭不开锅,母亲想偷偷把这个竹筒,拿去换点小钱度日。孩子们懂事后也明白了,父亲如此珍视这个竹筒,是因为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没能跟随部队走完全部革命道路,成为他埋在心底深处的遗憾与痛楚。

1950年,兰发连31岁。他看到县里贴出抗美援朝征兵公告,第一时间赶去报名,却被告知已经超龄。那时,他刚经历一场丧子之痛,不到一岁的幼子夭折。可是,他一听到革命的召唤,便放下了所有的伤痛。二度参军不成,他回到家中,取出孩子外婆送的银饰,全都捐给了国家,支援前线。

兰发连四女儿兰桂英至今保存着一张车票,是1975年5月3日早上7:30分从湖南开往江西石城的车票,是兰发连时隔41年之后,第一次回家。当时湖南到福建的火车已经通车,但是他坚持带着女儿坐客车回家,为的是重走他来时的这条长征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半个世纪的魂牵梦绕,半个世纪的朝思暮想,离开故土时的英姿勃发,回到家乡时已是人生暮年,这其中穿枪林弹雨,越关山无数,没想到还能活着回来。兰发连直奔自己家的主屋,看着瓦楞下挂着的是一块“光荣烈属”的牌子。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政府给他们家挂上的。但是,他的母亲始终坚信他还活着,一直到去世前,还坚持每天去村口观望,希望看到刚好回家的他。

1989年,兰发连去世,享年70岁。他留下这只珍贵的竹筒,承载着一位红军战士炙热的赤子之心和执着的革命追求,至今仍在无声地述说着红军长征的往事。

(市委宣传部  市委党史方志室  市苏区办)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