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客家文化
【三明客家纪略】外迁
2020-10-1609:36:51来源:

入居三明境域汉人,其祖籍多为中原,最早迁入者在东汉,“永嘉之乱”后,逐渐增多。自唐至两宋靖康之前,三明境域社会安定,兵革未及,无论是“安史之乱”还是黄巢战事,都未波及。五代时期,王潮、王审知治闽33年,实行“劝农桑、定赋税、交好邻道、保境息民”等一系列政策,曾出现“草莱尽辟,鸡犬相闻,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景象,政绩颇著。北宋三明各地的客家先民逐渐增多,达到高峰。客家先民从北方迁入赣南、三明、龙岩等闽赣地域,而明清时期复从三明、龙岩向西面的粤东、粤北、广西、湖南、四川各地推进,向南面的广东、潮州以及向台湾各地扩展,从而形成现在客家区域的布局。

三明地域客家人口的显著特点是流动性较大。唐、宋以来已形成的客家人口并不是一直留居三明境域,除县际间的迁移外,由于战乱及人口密集等原因,也大量外徙。从南宋末始,三明地域人口大量外迁。人口外迁的动力是:因朝政腐败,农民起义不断,如南宋绍定二年(1229),宁化潭飞磜晏彪起义;元正统十二年(1352),建宁应必达起义,抗元暴政;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宁化曹柳顺起义;明正统十三年(1448),沙县邓茂七起义;清顺治三年(1646),泰宁人民掀起抗清斗争,历时15年;清咸丰七年(1857),太平军转战三明,历时8年。因战乱不断,社会不安;人口饱和,生存空间缩小,欲谋求更好的发展。区外吸引力是:闽西南部和粤东仍然地广人稀,甚至地为之虚,更靠沿海,发展前景优越。因而,大量外迁,至明代三明境域人口降至人口低谷。据《泰宁县志》载:宋元祐元年(1086),有3万户149700人,为泰宁人口最多的时期;此后800年间,社会动荡,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将乐县志》载:南宋祥兴二年(1279),全县17941户、40347人。元代,由于元军烧杀掳掠,兵祸、灾疫甚重,百姓生活困苦,人口不断下降。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全县减为7323户、27438人,为首次低谷。宁化县在唐开元年间(713741)有人口5000余人,宋元丰年间(107810853万余人,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增至11万余人,达到清以前的最高峰。而后便入少出多,到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降至不足3万人。其他各县也人口锐减,以尤溪、沙县、将乐三县为例,宋代三县人口总数为209380人,到元朝减为103996人,下降50.33%。至明初洪武二十五年(1392),三明境域总人口为465201人,比宋朝减少37021人,下降7.37%

三明境域客家人主要迁往闽西南部、粤东、赣南以及福建沿海,明清以后出洋播衍至世界各地8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宋、元、明、清各朝,人口流向一是福建省内已形成的福佬民系地区,二是流向闽西南部、粤东、粤北及海外。

三明境域客家人外迁方向一般是:宁化、清流、明溪、建宁等地主要流向闽西至广东,其次是江西,再次是闽东南。闽西、梅州的客家人祖先75%以上都是由宁化迁入的。三明其他地区除在境域内流动,许多流向闽北、东、南各地,流向闽西及广东和江西的也不少。据不完全统计,客家人主要姓氏中,有200姓氏以上是由宁化及其石壁播衍到海内外各地,而且自宁化及其石壁播衍各地的祖先,大都被奉为始祖、一世祖或开基祖。

文章摘自《三明客家纪略》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