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客家文化
【三明客家纪略】人口总量
2020-10-1609:35:04来源:

秦汉时期,闽北地区的闽越族,人口约20万人。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派兵进闽,废闽越王,大批闽越族人被强制迁移到江淮地区,也有一部分闽越族人逃入深山老林。东汉末,中原战乱,大批汉人南逃入闽定居。原来匿居的闽越族人陆续迁居到盆地河谷地带,逐渐被中原汉人同化。东晋末年,黄河流域及关中地区贫民百姓,为躲避战祸和灾荒,举族入闽避难,仅迁徙建安郡(含三明境域)就有数千人。宁化、将乐县一带的世居人口中,大多也是从中原、北方迁徙而来。唐总章二年(669),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军入闽,军民人口逐渐融合同化。至唐开元年间(713~741)福建已达60万人,其中分布在建州(含三明境域)、汀州约16万人。

五代十国后梁开平三年(909)四月,“梁封王审知闽王,赐号忠勤守志兴国功臣”。王审知治闽,实行“劝农桑,定赋税,保境息民”的政策,“还流亡,定赋税,遣吏劝农,人皆安之”。加以不少中原士人、大族入闽,三明境域人口迅速增加。据宋代以前置县的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宁化、尤溪等(缺清流县人口数)统计,总人口达50余万人。

南宋时期,中原兵争迭起,加之赋税徭役沉重、灾荒瘟疫频繁,百姓纷纷南逃,再次向闽、赣、粤结合部地区迁徙;多数进入宁化石壁。至南宋宝祐元年(1253),宁化全县人口急剧增加,从唐末的1万人增加到11万余人,而客家人占绝对多数。后因战乱人口饱和,宁化客家人大批迁徙闽西部和广东嘉应等地,也有的逃亡海外,而后再迁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因此,宁化石壁被誉为“客家祖地”。

南宋后期,赋税苛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故细民荷戈持戟,群起而为盗,动之万计;皆平时负耒力耕之农,所至屯聚,未有宁息之期”。元朝时,又经过百年动乱,民不宁居,四散流亡,人口骤减。以尤溪、沙县、将乐县为例,宋朝时总人口为209380人,到元朝人口降为103996人,下降50.33%

至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三明境域总人口为46.5万余人,比宋朝减少3.7万人,下降8.0%。洪武后,社会逐渐安定,但人口发展缓慢。明朝中叶,政局动荡,宦官专权,榨取民脂民膏,“差役任其飞洒,丁口听其增减。指一派十,无所不至”。民不堪奴役,大批逃亡,人口逐渐下降。如:沙县明初18万多人,到明中叶仅剩7万人。明永乐十年(1412),三明境域总人口为363677人,到明正统七年(1442)下降到323071人,减少40606人,下降11.2%。明正统十三年(1448),人民“苦不堪言,难以活命”,沙县邓茂七揭竿而起,宁化、将乐、尤溪等地纷起响应。朝廷调兵残酷镇压,起义军失败,被杀戮无数,人口大为减少。据《沙县志》记述:当时,“赋税则自少而多,户口则自多而少”。至明成化八年(1472),三明境域人口降为300107人,比正统七年减少22964人,下降7.1%。明弘治后,三明境域人口才逐渐恢复,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总人口发展到335797人。从正统七年到嘉靖二十一年的100年间,三明境域人口增加12726人,增长3.9%,平均每年增加127人。

明末清初,由于战火屡起,赋役加重,官逼民反,多次暴发农民起义。尤其是清军入闽后,闽西北地区纷纷举起抗清旗帜,如泰宁从清顺治起,历经15年的抗清斗争,永安小陶营的农民起义,“红钱会”起义以及太平军转战三明等地。这些抗清斗争均惨遭清兵镇压,株连百姓,杀伤甚多,造成人口减少。至清康熙十年(1671),三明境域人口减为278270人,比明万历四十年(1612)减少28631人,下降10.29%。康熙后期,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清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的税赋改革措施。到清道光九年(1829)三明境域总人口发展到1540898人,总户数达350165户,比明末清初时的人口增长4倍以上。

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更加腐败,对内盘剥人民,苛征暴敛,差役派粮,加上鸦片毒害,瘟疫横行,百姓流离失所,逃亡他乡,人口一减再减。据永安、清流、宁化、沙县、建宁5县统计,到清宣统三年(1911)人口降为1285051人,比清道光九年人口减少327224人,下降20.3%

三明境域人口主要集中于宁化、清流、将乐、沙县、尤溪、建宁、泰宁等这些历史比较悠久、建县比较早、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域,占全区人口比重分别在11%~13%之间。而到清道光年间,人口分布又有了变化,宁化全县人口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的42125人,上升到清道光九年(1829)的379240人,占全境总人口的24.61%,比明嘉靖二十一年上升12.06个百分点。其次是永安与将乐县,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得到较快发展,其人口占全境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从明嘉靖年间的8.61%、9.53%上升到12.26%、12.75%

三明境域各地人口呈“增——减——增”变迁的特点。以清流、明溪两县为例,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清流县有5.1万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减为2.1万人,清道光二年(1822)猛增至10.7万人。明成化六年(1470)明溪建县时,全县人口5157户、32152人;明末清初,由于天灾人祸,人口大量外迁,至明万历三十年(1602)县内只余3746户、23750人,到清道光九年(1829)人口猛增至115664人。

其余各县也大致如此。据《沙县志》载:南宋末年,大批中原百姓南迁,沙县人口有较大发展,达6万余人,元朝减至4万余人,明中叶发展到7万人左右,明末至清中叶保持在3~5万之间。清光绪年间,人口出现第一个发展高峰。清道光二年(1822),全县人口约5.3万,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达到14.9万人,84年间增长1.8倍。据《建宁县志》载:宋咸淳七年(1271),建宁县有25318户、128142人;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全县只余10506户、43655人;至明永乐十年(1412)锐减到7123户、19464人;至清道光九年(1829),全县又升至29004户、108021人。将乐、永安、泰宁各地也是如此。由于中原汉民为避战乱南逃,大量迁入境内,仅宁化石壁一地就汇集了来自江西、河南、安徽、山西、江苏、浙江、广东等50州县迁入的107个姓氏的人口。属于客家大本营地区的其他县必然也人口骤增。他们在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客家大本营地区繁衍生息,建家立业。

民国初期,北方军阀混战,南方匪患滋生,闽西北地区社会极不安宁,人口外逃。民国18年(1929),红军进入福建,在闽西北开辟革命根据地。民国2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对闽西北根据地进行“清剿”,镇压革命群众,仅建宁县就有4000余名干部、群众被屠杀,闽西北苏区百姓背井离乡,三明境域人口再次下降。至民国26年,三明境域总人口为846523人,比清宣统三年(1911)减少438528人。抗日战争中期,福建沿海县、市相继沦陷,省政府及文教机关迁入永安、沙县、三元等地,大批沿海居民逃难山区,三明境域人口大量增加,民国30年全境总人口达921639人,比民国26年增加75116人,增长9%。抗日战争胜利后,省政府及文教机关迁回福州,大批难民也陆续返回故里,人口减少。1945年全境总人口850692人。到民国38年,全境人口下降到821954人。各县占三明境域人口比重前四名的分别是尤溪县(147770人,17.98%)、宁化县(122794人,14.94%)、大田县(99213人,12.07%)、沙县(93013人,1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人口自然增长很快。1953年,三明全境人口达到95.37万人,比1950年增加5.9万人,增长6.59%

1957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物质逐渐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三明全境人口发展到104.79万人,比1953年增加9.42万人口,增长率达9.88%。这一时期,三明全境人口基本上呈平稳的自然增长趋势,7年内共增加15.3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2万人。

1958年,三明开始工业基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化工机械厂等大批工业项目相继上马,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云集三明,人口快速增长。当年,全境人口增加10余万人,其中三明市区人口从4.4万人,猛增到8.8万人,翻了一番。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调入人员逐年增多,至1960年,全境总人口达130.02万人,比1957年增加25.2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增加11万人,全境平均每年人口增加7万余人。

1960~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1961年,工业暂时下马,大量精减人员,三明境域人口总量下降,全境总人口为126.36万人,出现人口总量负增长,1961年比1960年减少3.66万人,下降2.81%。1962年继续呈负增长趋势,全境总人口121.35万人,比1961年减少5.01万人,下降3.96%。1962年在农村实行补偿性人口发展政策,至1965年,连续四年三明人口出生率均在43‰以上。

1966年,十年动乱期间,人口生育处于无政府状态,加剧人口总量的迅速膨胀。1972年三明地区人口总量达183.85万人,比1962年增加62.5万人,增长51.5%,平均年递增4.24%。1978年全区总人口为205.42万人,比1972年增加21.57万人,增长11.73%。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三明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1992年,全市总人口达250.51万人,比1978年增加45.09万人,改革开放14年间,全市人口增长21.95%,平均每年递增1.4%,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平均递增速度最低的时期。

1993年,全市总户数588799户,总人口2533957人。其中,男性1329552人,女性1204405人;非农业人口560675人。全市10县(市)2区,梅列区113257人,三元区137874人,人口最多的尤溪县396791人,最少的明溪县113458人。

1995年,全市总户数630195户,总人口2582901人。其中,男性1354815人,女性1228086人;非农业人口585553人。梅列区117216人,三元区139024人,人口最多的尤溪县405333人,最少的明溪县114855人。

2000年,全市总户数733272户,总人口2667210人。其中,男性1396900人,女性1270310人,非农业人口668529人。梅列区127730人,三元区148396人,人口最多的尤溪县420860人,最少的明溪县115851人。

2005年,全市总户数764970户,总人口2681332人。其中,男性1399525人,女性1281807人,非农业人口828177人。梅列区136833人,三元区147343人,人口最多的尤溪县418611人,最少的明溪县115475人。

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尤溪、大田占30%,沙县、永安占60%,梅列、三元占55%,宁化、清流、明溪占98%,将乐、泰宁、建宁占95%。至2005年,全市客家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

文章摘自《三明客家纪略》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