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名优特产
永安竹编
2020-10-1308:37:14来源:

新石器时代,永安竹乡人就有使用竹制品的痕迹。历史上永安素有“毛竹故乡”的美誉,境内竹资源丰富,有毛竹、慈竹、紫竹、斑竹、江南竹、观音竹、黄竹、石竹、苦竹、秋竹、方竹、箬竹、棕竹、面竹、猫竹、箭竹、凤尾竹、龙公竹、文铿竹等,数十种原生竹类资源遍布各乡(镇),人均竹林面积为国内首位。永安竹编,就是一种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及日用品,制作过程是先将竹子剖削成粗细均匀的篾丝,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工序编结成各种精巧的生活日用品。据永安民间传说,竹编这一行其实是鲁班的师兄张班发明创造的,他的木匠技艺虽不及鲁班,却心灵手巧,能用竹子编制出各种日常实用物件。由于张班背离从师所学,搞起竹编工艺便算作“偏门”,又因当时竹匠地位在江湖行帮中低于木匠,所以他不能名正言顺地当祖师。但是,在国内南方的许多地方,竹器匠人还是十分敬重张班,将他与鲁班并列祭祀,尊称为“张、鲁祖师”。张班的竹编手艺传至永安,永安的竹编业逐渐兴起,竹编业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擅长竹器的能工巧匠。当时就有用竹编各类生产生活需要品的,如遮障蔽类的篱、笆、笚、帘、笠、簦,盛粮生产的箩、筐、篼、篮、筥、笾、笲、畚、篑,包装储物的箱、箧、秀,坐卧息憩的桌、椅、床、凳、席、箦、篨、笪,扬谷去糠的簸、筛、簦,炊厨用具的盖、、筲箕,招风纳凉的扇、竹支人,捕鱼捞虾的悉、虾扒以及渡水的筏箔,运输的箯舆等等。旧时的竹编业是永安当地三大传统手工业之一。

明朝,永安竹编业已颇具规模,形成地方铁、竹、木三足鼎立之势,竹编器匠人渐成气候。明代中期,永安古镇贡川有个手艺高超,号称“神编手”的竹编器匠人李若被誉为“贡川三奇”之一。李若有一手绝活,能用篾刀将毛竹破成细如发丝、薄如绢纸的篾丝和篾片,所编的竹器造型精美、不变形、不虫蛀、坚固耐用。其编的竹器种类很多,一切生活用具均用竹青制作,不但式样精巧美观,而且质量上乘,任意丢甩不会损坏。特别是他编制的竹帐钩、竹羹匙、竹锁更为独特。竹帐钩不挂帐时钩是直的,挂起帐来钩是弯的;竹羹匙随手拿起,扔向何处它都是站立的;竹锁必须用竹钥匙开,若用其他工具开,即使把锁弄坏,也不会开(至21世纪,永安民间还留存有他编织的竹器,已成为珍贵的民俗收藏品)。当时,永安城乡竹编的日用和农用器具已相当普及,如竹橱柜、竹书架、竹屏风等枚不胜举。永安的竹编到了明末清初便开始探索向工艺型改进。

民国时期,永安江边路一带号称“小西门”的有王光增、徐绍文、占德同、魏成志、曾白彬等十多家竹编器具店,主要生产大件的日用竹编器具等。

新中国成立后,永安的竹编业有较大的发展。1952年,永安成立第一个手工业合作社——永安县竹器农具生产合作社。1958年永安县竹器农具生产合作社转为地方国营企业,1961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又改成集体所有制企业。

20世纪7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出现一些具有文化艺术素养,立志革新的竹编传统工艺艺人。他们集中技术和智慧,精益求精,为竹编业开辟了新的前景,把竹编业推向了纯欣赏艺术的阶段。1974年,永安县竹器农具生产合作社生产的具有地方传统工艺和实用价值的竹篮、竹盒、竹盆、竹花瓶等竹编产品首次销往国外,在东南亚一带引起轰动,非常抢手。1976年,竹器家具也随之打入国际市场。1979年,永安县竹器厂改称竹木总厂。1982年,永安县竹器厂又从竹木总厂分出,单独设厂。其产品主要有竹串、牙签、竹筷、竹编、竹家具等,均由外贸部门收购销往国外。1983年,永安县竹器厂从日本和台湾引进竹串和牙签生产线设备后,又仿制10台竹串机和2台竹筷成型机,进行规模化生产。1989年,永安市独立核算的集体所有制竹制品企业有永安市竹器厂、青水竹器厂、燕江竹制品厂、西洋竹制品厂、贡川竹木综合厂、洪田民政竹木制品厂、坑边竹木加工厂、罗坊乡竹木工艺厂8家。进入21世纪,永安市已把竹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其竹编已作为特有的民族艺术奇葩而开放于艺术殿堂。

文章摘自《三明名优产品》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