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相银
罗从彦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一生研究学问,著述甚丰,他写的《豫章文集》还被选入《四库全书》。罗从彦能够取得这么高的成就,除了勤奋刻苦外,还与他的执着拜师分不开。
罗从彦从小聪明,据说十岁就能作诗,是当时沙县少有的神童。14岁那年(公元1086年),父亲罗神继带罗从彦到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拜吴仪为师。
吴仪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人称“审律先生”。吴仪不仅深谙理学,还精通音律,曾在开封大晟府(宫廷音乐学院)当过教授。只因志在学问和山水,吴仪辞官回乡,在南剑州藏春峡开馆授徒,从学者达数千人,其中就有日后高中状元的黄裳(南平人)。
能拜吴仪这样的先生为师,罗从彦非常高兴,读书更加刻苦。吴仪很喜欢罗从彦的勤奋好学,对罗从彦善于钻研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更是欣赏。吴仪时常对别人说:“仲素(罗从彦的字)天资聪颖,做学问不迷信他人,将来必成大器!”
一日课余,罗从彦向吴仪请教问题。之后,罗从彦问吴仪:“先生的学问应该是天下最高的吧?”
吴仪笑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从古到今,有谁敢说自己的学问是最高的?不过,要说当今学问,河南洛阳的伊川先生程颐可算是一代宗师。程颐又将一生所学传给杨时,你若能拜杨时为师,学问长进指日可待!”
龟山先生杨时,罗从彦早有耳闻。杨时是福建将乐县人,23岁中进士,次年被朝廷任命为汀州(今闽西一带)司户参军(掌管户籍粮食税收的官员)。杨时却借口有病,不去上任,在家乡潜心研究理学,并写了《列子解》一书。公元1083年,杨时北上洛阳,程门立雪,感动了程颐。程颐收杨时为徒,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杨时离开洛阳时,程颐望着杨时的背影说:“吾道南矣!”意思是说,我的学问让杨时带到南方去了!
一想起杨时,罗从彦不由得激动起来,要是能向杨时请教学问,该有多好!吴仪看出了罗从彦的心思,笑呵呵地说:“别急,会有机会的!”
公元1091年前后,杨时的父亲去世。杨时请假从虔州(今江西赣州)归乡守制。此时,罗从彦已从南平毕业,在家读书。罗从彦听说杨时回老家了,大喜过望,兴冲冲地带上书籍和干粮,从沙县走路去将乐,拜访杨时。
杨时望着眼前一头汗水的年轻人,非常诧异:“你是谁?从哪里来?找我什么事?”
罗从彦说:“我是沙县的罗从彦,前几年在南剑州吴仪先生门下学习理学。吴先生向我介绍了龟山先生(杨时的别号)的学问和故事,非常钦佩,今天慕名前来拜访先生,恳请先生收我为徒!”说完,罗从彦跪了下去,对杨时叩起头来。
杨时很感动,当场就收下了罗从彦。在将乐龟山,杨时精心讲解理学要义,罗从彦专心致志地学习。由于杨时的悉心栽培,罗从彦进步神速,对杨时的学问由衷佩服。一次,杨时在讲解《易.乾九四爻》时说:“《易经》难懂,而《易经》中的《乾九四爻》更是艰深。当今世上,只有伊川先生讲得最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伊川先生的名字,罗从彦牢记在心。
公元1093年,杨时守制期满,朝廷任命他为浏阳县令。很快,杨时离开将乐,去了湖南,罗从彦也回到了沙县。
回到沙县后,罗从彦闭门读书,学问越来越好。只是老师不在身边,遇到一些问题无处请教,罗从彦好生苦恼。罗从彦想起杨时说的话,决心去洛阳拜伊川先生为师。
从沙县到洛阳,迢迢几千里,自己一无车马,二无银两,怎么办呢?最后,罗从彦不顾族人反对,毅然卖掉祖上的田产作路费,步行去了洛阳。几个月后,罗从彦来到洛阳,找到了梦寐已久的伊川先生程颐,述说了自己拜师求学的愿望。程颐很坦诚地说:“仲素先生不远千里前来洛阳,老夫很感动!只是,杨时已尽得我们‘二程’理学真谛,你既然已经拜杨时为师,就不必再来找我,你还是回去跟你的老师好好学习吧!”
公元1100年,杨时在浏阳遭奸人诬告罢官回乡,在将乐含云寺开馆办学。罗从彦听说后,再次从沙县赶到将乐。分别七年,师徒二人重聚将乐,心中感慨,无以言表。从那天起,罗从彦紧跟杨时研究学问,彻底打消了拜别人为师的念头。
后来,杨时到浙江萧山、江苏毗陵、湖北荆州等地做官。杨时每到一地,罗从彦都要步行前往,向杨时求教。二人亦师亦友,传为佳话。有了杨时这样的名师指导,加上十年磨枪的刻苦,罗从彦终于成为一代理学巨擘。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对罗从彦执着拜师矢志求学的精神感慨不已,写诗赞叹了杨时与罗从彦薪火相传“二程”理学的不朽功绩和志同道合的师生情谊:“ 龟山之南,道则与俱。有觉其徒,望门以趋。唯时豫章,传得其宗。 一箪一瓢,凛然高风!”
(作者系三明市梅列区教育局人事股干部、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三明市作家协会会员、三明市小小说学会秘书长)
文章摘自《三明闽学故事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