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红色故事】炮兵领头人张新华
2020-08-0608:24:28来源:

张新华1911年5月出生在福建宁化曹坊乡滑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经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可谓身经百战,威名赫赫。全国解放后,他开始创建人民炮兵,呕心沥血,为捍卫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596673624662486.jpg

张新华少将(1911-2003)

革命路上勇向前

张新华因家庭贫困,十几岁开始就靠当挑夫为生。1931年冬,红十二军进入宁化,开辟了宁化红色苏区。在红军的大力宣传和正确引导下,张新华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先是为红军贴标语,发传单,后来又在村里组织起赤卫队,被大家推选为队长,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2年春,红军离开宁化后,面对反动民团和地主老财的疯狂反扑,张新华毅然告别父母,离开家乡,带领本村4个赤卫队员一起到长汀参加红十二军,同年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张新华被选派到瑞金红军学校特科营学习,成为红军学校的第六期学员。当时,红军学校主要是培养红军基层指挥员和政工干部,校长是何长工同志。红军军校特科营下辖炮兵、工兵两个连。其中,炮兵连编有两个排六个班,每班十至十二人,张新华被编在二排五班当副班长,后来又调任迫击炮排(即军校三排)代理排长。在军校学习期间,张新华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军校毕业后,他被调到军委红星炮兵营任第三连连长,从此,他与炮兵队伍结下了不解之缘。

身经百战威名扬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新华在红十二军三十六师一〇七团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和军委红星炮兵营连长等职。他先后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他出生入死,英勇善战,意志坚强,不屈不挠。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他随红军主力长征,从军团教导营调到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连当连长,强渡大渡河时出色完成了前卫任务,粉碎了蒋介石要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张新华参加过大小战斗数百次,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1935年,他又调任红二方面军四师十一团团长,在攻打甘泉县城时,他左腿中弹骨折,造成三等甲级残废。

抗日战争时期,张新华历任晋绥军区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四团参谋长、独立第二团团长、一二〇师第三支队八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等职。他善于团结官兵,英勇善战,多次指挥一个团担任抗击日寇的主攻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张新华历任吕梁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晋绥军区第四纵队十二旅旅长兼六分区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十二旅旅长、第一野战军七军二十师师长。张新华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军队对敌斗争的方针政策,积极对敌作战,参加过多次战斗。其中,在晋中小豆罗战役中,他率四十二团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全歼敌三十九师及保安十六团一万一千余人,创造了我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1948年10月中旬,在攻打太原战役中,张新华指挥十二旅,采用“掏心”战术,获得夜袭牛驼寨的胜利,为我军攻克山西太原城创造了前提条件。为此,兵团副司令员周士第电话表扬了张新华全旅官兵打得好,并通报号召各部官兵向十二旅学习。全国解放后,张新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从一名挑夫成长为战功显赫的共和国少将。

炮兵建设领头人

新中国成立后,张新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七训练基地司令员、福州军区炮兵司令员、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炮兵顾问组长等职。在人民炮兵初创时期,张新华依然发扬战争年代的优良作风,积极探索炮兵部队建设与成长的规律,带领部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1988年,他又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享受副兵团职级待遇。2003年5月29日,张新华在南京逝世,享年92岁。


文稿:刘建军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