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烈士第一村——石碧村
2020-07-0917:33:49来源:

“三明石壁村,客家祖籍地”。多数人知道石碧村,是因为它是客家文化的孕育地,坐落着全球客家人的总家庙——客家公祠。其实,这个位于宁化西部、闽赣边界的小山村,还拥有一个不为世人所知却又熠熠生辉的“头衔”——三明革命烈士第一村。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政部搜集整理的《烈士英名录》中,石碧籍烈士有90名,是三明市革命烈士最多的村。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军、红十二军、东方军、独立第七师等红军部队都曾在此驻防扎营,开展扩红运动和筹粮筹款。在党的领导下,石碧客家儿女以独有的“硬颈毅行”精神,入农会、闹暴动,打土豪、分田地,参加红军、支援前线,用热血和生命抒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全村当时不过118户980人,却有138人参加红军和赤卫队,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红军。

在历次扩红运动中,石碧村涌现了“父送子”“妻送夫”“兄弟双双当红军”的感人场景。年迈的张先送两个儿子上前线,再三嘱咐儿子要英勇杀敌,却再也没有看到那张青涩的面庞。年轻的秀嫂送丈夫当红军,也再也没有盼到亲爱的丈夫回到身旁。多年以后,两鬓斑白的秀嫂听说,他的爱人踏上的漫漫征途叫长征。她还听说,在一场无比惨烈的战斗中,有数千客家男儿血染湘江。

1933年,村中20多名青年在共产党员张恩柱家集会,会后一起端着血酒跪在厅堂里共同发誓:“一拜天,二拜地,三拜兄弟同生死。我志愿参加红军,永不反悔,永不叛变,永远保守组织秘密。如有反悔,天打五雷劈。”发誓后,他们慷慨激昂将血酒一饮而尽,随后跟着红军踏上未知壮烈的旅途,全部血染沙场,命陨他乡。

传奇英雄张瑞标,1907年10月出生,1929年春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宁西游击队队长、宁化县警卫连连长、独立五团特务连连长、独立七师补充团团长、独立第七师副师长、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副师长。1934年7月,张瑞标率领20多名战士组成敢死队,乘夜围歼国民党地方军阀钟绍奎部,在接连端掉5个岗哨后,被敌人发觉,中弹牺牲,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此后,宁化城乡开始流传这么一首客家歌谣:“红旗飘飘红旗飘,赤卫队长张瑞标。禾口新岗打一仗,一直打到茶湖岗。梭标缴到盒子枪,打得团匪一扫光。”

石碧村的客家儿女不仅积极参军参战,在财力、物力上也大力支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最激烈、最困难的时候,石碧村建立起洗衣队、伤员服务队、宣传队、代耕队,成为红军后勤保障基地。村民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节省下粮食支援红军,只希望能让红军吃饱饭,打胜仗。

1933年,村中的张氏下祠成为红军独立第七师战地医院。红军家属曾嫂是一名孕妇,家里养了一窝小母鸡,原本准备给自己坐月子补营养,当看到红军伤病员缺医少药,营养不足,伤口久久不能痊愈时,便悄悄把那窝小母鸡杀了,用瓦罐炖熟后,送到了红军医院。类似这种故事,在当时的石碧,俯拾即是。

为了纪念和缅怀牺牲的革命烈士,2001年10月,石碧村修建了烈士陵园。每年清明,村民们都会带着孩子前往祭扫。碑上所刻的90名烈士,除3人标有身份外,其余人只刻了名字,有些烈士只有乳名或小名。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很多烈士的真实姓名实难考证。石碧村的老人都还记得,当年,一名村民进山寻找丢失的黄牛,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一具白骨。从树枝上挂着的五角星标志干粮袋、军帽可以判断,这无疑是一位革命烈士的遗骸。无数无名英雄,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长眠在青山绿水间。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如今的石碧村,已经成为全省村级建设达标示范村和小城镇建设试点村,成为“福建省生态村”“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镇”,成为闽赣边贸的重要商贸枢纽。

而当年红军在石碧播下的革命火种,早已在宁化、在三明这块土地星火燎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三明儿女砥砺奋进、无畏向前。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