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编研论述
培育精品意识 打造精品年鉴 ——《三明年鉴》编纂出版工作的几点做法
2020-06-1115:30:09来源:市委党史方志室

2016年3月,省方志委印发《关于开展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把三明市方志委列为试点单位,实施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工作。这几年来,我们抓住这一推动年鉴事业发展、提升编纂出版质量的重要动力和难得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工作方案》部署,紧扣出精品、出经验、出人才的目标要求,谋思路、打基础、求突破,精品工程各项工作任务得到有序落实,综合年鉴质量有明显提高,《三明年鉴(2017)》《三明年鉴(2018)》第六届、第七届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一等奖,《三明年鉴(2018)》入选首批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名单;《清流年鉴(2015)》《宁化年鉴(2016)》《建宁年鉴(2017)》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三等奖,大田、永安等县(市)年鉴在省方志委的评比中获得表彰。2018年10月份省政协副主席、三明市委书记杜源生和三明市人民政府市长余红胜分别作出批示,给予肯定和表扬。

我们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12345”,即:

一、明确一个目标。就是通过实施年鉴精品工程,提升年鉴编纂质量,打造精品年鉴。我们充分认识到,实施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年鉴规划的重要举措,是培育精品意识和精品年鉴、提高年鉴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发挥年鉴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根基所在。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们专门制定了《三明市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完善年鉴工作机制、提高年鉴编纂质量、深化年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年鉴理论研究和推进年鉴人才队伍建设为内容,以打造精品年鉴为目标,全力落实试点工作任务。试点工作结束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查找存在不足,持续在年鉴框架设计、资料搜集、条目编排、释文撰写、图表使用、大事专记、特载专文、目录索引,以及文体文风规范、编纂流程管理、出版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造、创新和提升,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卷接着一卷编,每年都有小的进步,每卷都有小的提升。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了《三明年鉴》参评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获奖名次的突破,入选了首批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名单,取得阶段性成果,达到预期目的。

二、做到两个坚持。组织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是《地方志工作条例》《福建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赋予地方志机构的法定职责。近年来,三明市方志委始终把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工作作为主业来抓,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强化精品工程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一是坚持高规格规划部署。2017年3月,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专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福建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实施意见》,对实施综合年鉴精品工程作出部署。为更好体现综合年鉴政府主办的权威性和部门参与的全面性,每年初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三明年鉴》编纂工作意见,就年鉴工作的指导思想、编写内容和供稿范围、记述时限、框架安排、稿件报送及保障措施等作出具体安排,明确要求市保密局负责年鉴内容的保密审查,市统计局负责有关数据资料的提供和审核工作。二是坚持高标准推进实施。2019年初“编好地方志、综合年鉴”写入三明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市政府工作主要任务分工中单独列为第77项,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作为责任单位,这是近年来首次。市、县地方志机构突出主业主责,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把年鉴编纂出版作为重中之重来安排,人力财力物力重点保障。

三、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年鉴框架优化这个重点。精心设计篇目、优化框架设置,对于提升年鉴质量,构建起精品年鉴的“四梁八柱”,具有重要作用。这几年,我们通过专题召开精品工程试点工作推进会议、印发篇目调整征求意见函等多种形式,就年鉴框架设计、栏目安排开展讨论交流,对往年设置不尽合理的,比如“纪检与监察”“工业经济”“信息业”“商贸流通”“文化事业”“卫生·体育”等进行重新归并整合。《三明年鉴(2018)》按照省年鉴精品工程候选项目篇目指导会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框架安排和篇目设置调整优化,增设三明医改专记,林业部分增加“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条目,农业部分增设“品牌农业”“精准扶贫”,教育科技中“教育”增设“学生工作”“教育综合改革”,教育科技中“科技”增设知识产权管理,商贸旅游中“旅游”增设“旅游项目”“旅游管理”,细化纪检监察二级分目,更好体现《三明年鉴》的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年度特点。二是突出编辑、供稿队伍建设这个重点。近年来,我们选派多批次编辑人员参加省上业务培训和赴外地方志机构学习取经,提升编辑队伍的专业能力、专业水平,培育专业精神、专业作风;通过召开精品工程试点工作推进会议,承办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工作小结会、年鉴主编(编辑)培训班、省年鉴精品工程候选项目篇目指导会等,直接接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面对面指导,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健全完善编辑挂钩联系供稿单位制度,加强编委会编辑人员与160多个供稿单位供稿人员的沟通联系,及时协调解决资料征集、稿件撰写、编辑修改、总纂合成等环节遇到的问题。三是突出以市带县、提升年鉴工作整体水平这个重点。精品工程试点工作启动伊始,我们就强调要以市带县,引领县级综合年鉴工作同步推进。市方志委领导多次到基层了解县(市、区)综合年鉴编纂情况,指导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加快推动其综合年鉴公开出版。近两年我们结合推荐参加中指组优秀年鉴成果评选,召开综合年鉴编纂交流暨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申报评审会,组织县(市、区)年鉴主编、年鉴编辑人员对拟参评年鉴进行通篇审读,交流综合年鉴编纂经验做法,探讨年鉴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讨论如何优化年鉴框架结构、丰富资料内容、规范条目设计等方面工作,形成综合年鉴相互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以市带县,全市综合年鉴“两全目标”基本实现,总体质量得到提升,近三年《大田年鉴》《清流年鉴》等多部年鉴在全国、全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比中获奖。

四、健全四项机制。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为切实加强对精品工程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本委专门成立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委正副主任担任组长、副组长,业务科室负责同志作为领导小组成员,专门负责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二是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印发《三明市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供稿单位将年鉴编纂纳入各自工作计划,指定业务和文字功底较强的同志担任编写工作,保证必要的撰稿时间和物质条件,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要求年鉴编纂人员增强精品意识,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加强与承编单位的联系,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与各单位分管领导沟通协调,加强责任编辑与供稿者之间的交流探讨,及时了解并解决撰稿工作中的困难和疑问,缩短组稿的工作周期。三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借助实施年鉴精品工程的有利契机,我委经多方争取并征得市财政部门的支持,2017年改变了延续多年年鉴刊载彩页(广告)的做法,所需经费全额列入财政预算,为打造精品年鉴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四是健全质量控制机制。为把好内容导向关、资料源头关、文字体例关和编纂规范关,确保年鉴编纂的进度和质量,我们在市两办转发的《年鉴编纂工作方案》中明确保密、统计等相关部门在年鉴稿件审查中的主要职责。同时,从《三明年鉴(2017)》开始,将经出版社审稿、修改后的稿件提交市政府办公室审定,把好开印前的最后一道关。

五、发挥五方作用。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是地方志机构的职责与主业,必须由编纂者主要包括主编和编辑进行编纂方案制定、框架设计、组稿编辑,全体专职编辑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打造精品年鉴的关键。但同时,地方综合年鉴又是团队“集体创作”的产物,它离不开供稿单位撰稿人的供稿,离不开出版机构编辑的审稿,离不开上级领导与专家学者的指导,也离不开承印单位美术编辑的排版装帧。编纂一部高质量的年鉴,尤其是要打造一部精品年鉴,离不开这五个方面合力的形成。这几年我们深深体会到,三明年鉴工作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凝聚了全体编辑和各单位撰稿人的心血,得益于省方志委各位领导的直接指导,得益于各位专家的不吝赐教,得益于出版印刷机构的细致审改和用心制作。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