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编研论述
志书编纂对三明特色地方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2020-06-1111:34:19来源:陈声华

三明境域在民国及其以前未设立州府一级行政建制,故无州府志书。而所辖境内古代相继设置县级行政建制的10个县中,自宋代始即分别编纂志书,历经元、明、清迄至民国,各县累计修纂志书共62部,现存41部。其中清康熙年间李世熊编纂的《宁化县志》是全国名志。新编《三明市志》是第一部市级志书,首部《三明市志》记述时限是从古代到1992年,全面系统记述三明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记述三明市从一个山区小镇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成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第二部市志《三明市志(1993—2005)》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三明城市的巨大发展变化,融合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更加显现。通过篇目的升格、丰富的图照、设置专记等形式体现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体现地方志对地方文化传承和弘扬作用。

题图.jpg

一、三明城市的特殊性

(一)在福建省九个设区市中,三明是非常特殊的一个。三明首部市级志书政区卷中,即记述三明市的复杂的政区形成、变迁过程。地名三明最早出现于19567月,三元县和明溪县并县,各取冠首一字,称三明县。三明城市的发展始于19584月,三明辟为福建省重工业基地。19605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1次会议通过设立三明市。196111月,永安、清流、宁化3县由龙岩专区划归三明市管辖。196342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明专员公署,将三明市由省辖市改为地辖市。同年5月,大田县由晋江专区划归三明专区。19644月,三明县复名为明溪县。196810月,成立三明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618日,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从南平专区划归三明专区管辖。198351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三明地辖市改为省辖市,实行以市带县新体制。新设立的三明市辖2个区10个县,19849月,永安县改为永安市,三明市下辖2个区1个市9个县。从此,三明市辖域未再调整。

(二)三明是一个新兴而又古老的城市。在清流发掘的“清流人”古人类化石与台湾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左镇人”同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期间重要大遗址的三元区万寿岩遗址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填补了福建考古学年代上的一段空白,也是中国华东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另外,先后划归三明行政区域的县域历史悠久。如:将乐县设立于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沙县设立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宁化县设立于天宝元年(742年),尤溪县设立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建宁县、泰宁县设立于南唐中兴元年(958年),有6个县是千年古县。

(三)三明城市因工业而崛起。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三明工业城的崛起,是福建地方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三明被选址为福建省重工业基地,是因为三明梅列不仅地势开阔,占用农田少,有足够的水源,又在鹰厦线上,交通方便,而且靠近主要原料产地,从经营费用、多厂协作、基建投资、国防要求各方面来看比较适宜的。”大约用了5年时间,硬是在一个山区小镇建起一座集冶金、化工、纺织、机械、电力、建材等多门类的工业企业的新兴工业城市。

(四)三明市是移民城市。1958年,三明开始工业基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化工机械厂等大批项目相继上马,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云集三明,人口快速增长。当年,全境人口增加10余万人,其中,三明市区人口从4.4万人猛增到8.8万人。到1960年,全境总人口达130.02万人,比1957年增加25.2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增加11万人。因工业建设而汇聚了数以万计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他们在三明融合成新人口,为了交流摒弃了各自的方言,这样三明也成了中国少数只说普通话的城市之一。首部《三明市志》记载下限1992年全市总人口达250.51万人,三明市志(1993—2005)》记载下限2005年全市总人口 268.13万。

这样一个新兴的城市会有怎样的地方文化积淀?如果不是从事地方志工作也许不会思考这个问题。这些曾经属于其他地市的县域,不同时间加入三明市组合成新的行政区域,几十年的时间,三明地域特色文化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也经过一个融合过程,形成代表性的三明城市文化,其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被方志工作者挖掘后在两部《三明市志》中均有记述、体现与传承。

二、首轮修志挖掘整理地方文化

三明行政区划是1983年才稳定。“行政区一旦形成,它的边界对社会和经济生活有重大影响,是文化区划的重要依据。区域文化特征具有综合性、稳定性和时代性。区域文化特征应该有资源价值,有积极意义,有时代性,概括区域文化特征的目的是指导区域发展。”10个县(市)原来分属不同文化系统:泰宁和建宁,隶属邵武府;将乐、沙县、永安和尤溪,隶属延平府,它们同属于闽北,但尤溪建县之初两百年隶属福州,受闽东文化影响很深;宁化、清流和明溪,隶属汀州府,属于闽西文化系统;大田建县迟,基本属于闽南文化系统。因此,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固有文化在新的行政区内有一个相互交融繁衍的过程。

因此,在第一轮修志过程,三明城市仍是处于建设发展阶段,针对城市区域内来自不同文化系统的三明地方文化,方志工作者并没有重点突出某个地方文化,而是对境域内的整体的地方文化进行认真挖掘、收集、汇总。例如:在首轮志书的编纂过程,当时的三明宁化县志办主任刘善群,在编修方志查找宁化县族谱资料的过程,发现许多客家姓氏都在宁化停留,后又向外传播,进一步佐证“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千年大迁徙,客属遍乾坤。”的说法。 因此,通过大量资料推断宁化是客家人的形成地。对宁化和三明的客家文化进行挖掘研究,为三明市宁化成为客家祖地提供有力的佐证。

首部新编《三明市志》对三明境域的各种地方文化资源进行认真梳理,三明区域存在的地方文化十分丰富、多元,有客家文化、朱子(闽学)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古迹文化、土堡文化、宗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设置了卷四十七文化和卷四十八文物,展现了新兴城市中自古以来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化遗存与遗址。

(一)首先在首部《三明市志》文化卷卷下概述总体体现三明主要地方文化起源和发展状况。记述到:

“宋时有闽学鼻祖杨时和‘闽学四贤’中的罗从彦、朱熹;三明境域历史文化悠久,特别是西晋永嘉(307—313)以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几度迁徙闽西北,将中原文化传播于此,三明境域文风渐开。宋时有闽学鼻祖杨时和“闽学四贤”中的罗从彦、朱熹;沙县边景昭被誉为‘宋代以后画坛第一人’;尤其是汉人几度南迁,使宁化县石壁成为客家祖地,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推动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入民国时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红军入闽,开辟清流、宁化、归化、建宁、泰宁等革命根据地,从而产生了影响深远的红色文化,以歌谣、舞蹈、戏剧、壁画等文艺形式,既反映苏区的历史性巨变,又激发当地军民参军参战、建设苏维埃的巨大热情,苏区文化也为境内现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政府及大部分沿海院校内迁永安,江浙一带进步文化人士南下闽西北,闽西北人才荟萃。在闽西北重镇永安,‘进步文化’成为全国文化现象。”《三明市志》文化卷概述资料即包含了三明主要地方文化中客家文化、朱子(闽学)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的起源。

(二)设置单独卷章提升地方文化的资料。如:卷四十七设置第二章文艺创作第一节文学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民间文学),第二节民间艺术(剪纸、根雕),第三节 音乐 舞蹈(音乐、舞蹈),第四节戏剧(地方戏曲、京剧、闽剧、越剧、黄梅戏、高甲戏、南词戏)。这个章节资料反映三明境域各县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戏曲等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特别设立卷四十八文物记述三明境域珍贵的文化遗址。设置第一章古遗址(第一节古文化遗址、第二节古窑址、第三节古城址、第四节寨址 关隘 古战场、第五节渡口 码头 驿道、第六节 冶炼遗址)第二章 古墓葬(第一节历史名人墓、第二节壁画墓、第三节其他古墓)第三章古建筑(第一节寺观庙宇、第二节书院、第三节古祠堂、第四节 古民居、第五节 古牌坊 古亭阁、第六节古塔 经幢、第七节古桥梁、第八节古水利工程 古井)第四章石刻 塑像(第一节摩崖石刻、第二节重要碑刻、第三节 墓志铭、第四节 塑像、第五节石雕)第五章重要文物藏品(第一节 石器、第二节 陶瓷器、第三节 金属器、第四节木器、第五节 字画、第六节古籍、第七节 其他文物藏品)第六章 革命文物(第一节 革命遗址(迹)、第二节 烈士陵园(墓)、第三节纪念碑(馆、亭) 第四节 革命文物藏品。细致的章节设置、汇总丰富翔实的资料记述三明境域各县(市、区)中反映朱子(闽学)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的主要建筑遗存。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作为中央红色苏区的一部分,革命历史遗迹遍布全市各地,如:建宁毛泽东、周恩来故居等

(三)人物传反映三明人文荟萃,英杰辈出。三明地方文化代表人物的传记在人物卷中也有史料,如:宁化成为客家祖地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巫罗俊;闽学代表人物杨时、罗从彦、朱熹是闽学的创始人、奠基人和传承者,分别是北宋将乐人、北宋沙县人和南宋尤溪人,均出生于三明,并在此习道、研道、传道。书画大家“扬州八怪”之一黄慎,古琴大师杨表正,字工四体的书法家伊秉绶,爱国诗人张际亮等。首部《三明市志》人物传共收入从古代到上世纪90年代,三明历史人物、近现代人物共185人,人物表()收入8226人次。他们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成就各领风骚,为三明的文化昌盛增光添彩。

 三、二轮地方志书凸显城市特色地方文化

三明市二轮修志于2006年启动,这一时期三明城市的文化融合已经完成,地方文化对地方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三明市开始实施特色文化培育工程,提出“挖掘保护地域特色文化并着力打造文化品牌”。 20092月揭晓的由三明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三明十大名片评选结果,就有“毛泽东词《如梦·元旦》(三明革命老区)、石壁客家祖地、闽学大师(杨时·罗从彦·朱熹)”三个地方文化名片入选。1995年福建宁化县石壁客家公祠落成后,每年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石壁举行,石壁客家祭祖习俗于20125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三明市成功举办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进一步提升三明客家祖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三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以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业。”20159月,三明市政府又下发《三明市朱子(闽学)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20173月又颁布《福建省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因此,三明市方志委在《三明市志(1993—2005)》编纂过程着重从篇目设置,内容的记述侧重,章节设置更加突出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

《三明市志(1993—2005)》于20159月正式出版发行,总字数323万字。除了概述、大事记、各县(市、区)概况、人物、补遗、附录之外还另设33卷。更加注意凸显三明的城市特色,重点突出三明是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园林城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福建省的重点林区,也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唯一试点和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三明山川秀丽,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其工业基础雄厚,是福建省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也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经过35年的建设与发展,三明城市定位有所变化,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地方文化特色在二轮《三明市志》编纂过程并没有因为首部志书已记载了而减少,而且更突出重点、以更丰富的资料着力体现。

《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议》提出:“健全优秀传统与地方特色文化传承机制,挖掘、保护、培育朱子(闽学)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文化品牌,设立三明市闽学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计划,加快推进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永安抗战遗址群、大田土堡群、尤溪桂峰、清流赖坊古村落建设和古民居项目的保护、开发、建设,加强泰宁梅林戏、永安大腔戏、大田板凳龙、将乐竹纸制作技艺、宁化石壁客家祭祖大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推动‘朱熹诞辰祭典’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三明市提出的《三明市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议》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三明市志(1993—2005)》除了单设文化卷外,在总概述、相片、专记、方言等编纂过程中均给予了突出体现。

(一)《三明市志(1993—2005)》在总概述中对地方文化给予定位和阐述。如:“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突出三明地方特色文化,文化事业进入全面发展与繁荣时期。”“三明是‘ 闽学’的发祥地。 从北宋开始,‘闽学鼻祖’ 杨时开创 ‘闽学’, 经历罗从彦、 李侗、 朱熹传承,对中华文明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经沧海桑田的洗礼和岁月的千锤百炼,客家人积淀了内涵丰富的客家精神,创造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在中华文化大系中留下辉煌一页,并远播寰宇。20世纪 80年代始,成千上万播迁世界各地的客家裔孙,牢记根之所在,慎终追远,到三明寻根谒祖、观光旅游、投资兴业。”“三明是重要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民国 18—23( 1929—1934) ,境内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以及扩红活动。各县共有 3万多人加人红军,仅宁化县在民国 22年参加红军的人数就有 1.3万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新中国 10位开国元帅中有 8位元帅曾在这里留下了征战足迹。全市 12个县 (市、区)都是原中央苏区县和原中央苏区范围。

(二)《三明市志(1993—2005)》在补遗中设置了“中央苏区与革命老区”“客家特色文化”两个专记反映三明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

《三明市志(1993—2005)》补遗中特设的“三明客家特色文化专记”。从姓氏文化、传统教育、民间文艺、民俗风情来展示三明悠久而丰富的客家文化和内涵厚重的客家精神。三明客家祖地——宁化石壁是历史上客家人大迁徙的中转站,世界客属寻根谒祖的朝圣中心,至今在台湾的客家人有百余个姓氏与三明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宁化石壁客家公祠被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1.2亿客家后裔公认为“客家人的总家庙”。全球200多个姓氏的1.2亿客家人中的80%以上与三明宁化石壁有渊源关系,全市12个县(市、区)有10个客家县,客家人口近200万。

另也设置专记体现三明是贡献突出的老区和苏区,体现三明的红色文化。三明12个县(市、区)11个是革命老区县,其中建宁、泰宁、宁化、清流、明溪、将乐、沙县是中央苏区县。二轮《三明市志》补遗中特设“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专记”,记述了地处闽赣交界,又是闽中、闽西、闽北接合部的三明,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环境,在这片方圆近3万平方千米的红色土地上,自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播撒的革命火种,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又是重点革命老区。这样的资料进入志书意义非凡。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第三部分重点任务第一项“深入阐发文化精髓”中明确强调:“加强党史国史及相关档案编修,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正确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推出一批研究成果。”通过对二部《三明市志》编纂过程重点突出的三明地方文化的详细记述比较,充分体现志书编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特别是三明这样一个从无到有的新兴城市,可以说地域特色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地方文化是已存在于各个县域之中且在城市形成过程中逐步挖掘融合而成的。地方志的记述作用不仅是存史,应该是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城市特色,特别是像三明这样移民城市,弘扬三明地方文化,让市民更加认可自己的城市文化,提升优秀地方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更加热爱自身的城市。最重要的是作为资料性文献的地方志书,以翔实的、准确的地情资料传承、宣传当地特色和文化,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软实力”的作用,为加快三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兆量  阿尔斯朗 琼达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

2、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 《三明读本》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1511 

(作者单位:市委党史方志室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