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理论视野
试论宁化苏区在中央苏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9-09-1609:14:00来源: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位于闽西(指传统地理概念的闽西)的宁化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宁化西南五乡农民革命武装暴动一声枪响,揭开了党在宁化进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翻开了宁化革命史的崭新一页。随着第三次反“围剿”战役的胜利,宁化继而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由于宁化所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发展、支援土地革命战争、掩护主力红军安全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本文以现有史料为依据,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论述。

宁化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暨中共宁化县委、宁化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刘氏家庙

一、宁化苏区作为中央苏区的东线战略要地,为保卫中央苏区的东侧安全,在战略防御上起到了屏障作用,在战术防御上起到了盾牌作用。

宁化苏区地处中央苏区东线,西南隔石城县与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相邻,南与福建苏区省机关所在地长汀接壤,是拱卫瑞金安全的东北侧门户,也是闽赣两省和闽西苏区通往闽北苏区的主要通道。虽然历史上宁化并非兵家必争之地,但在当时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由于地缘政治和军事关系的变化,宁化苏区在中央苏区中所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即宁化苏区是中央苏区的东线战略要地。在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期间,由于国共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在中央苏区不同地点、时间和空间上的布局变化和彼此消长,地缘政治和军事关系随之改变,宁化苏区作为中央苏区东线战略要地的地位亦随之变化,从军事战略学角度看,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转入战略防御阶段之前(实际上,在整个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期间,敌军始终处于战略进攻态势,而红军则始终处于战略防御态势,只有在作战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红军才在局部转入战略反攻,并取得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战役的胜利),宁化属于中央苏区东线战略要地的战略纵深区,之后宁化属于中央苏区东线战略要地的战略前沿区,即战略锁匙要地。

第二次反“围剿”战役胜利后至第五次反“围剿”战役转入战略防御阶段之前,宁化苏区是一块红色政权比较巩固的苏区县,地方革命武装战斗力较强,西南面的石城、长汀苏区县是中央苏区的战略中心区,东、南、北外围的连城、清流、归化、建宁等苏区县是中央苏区的战略前沿区,宁化苏区介于中央苏区战略中心区与战略前沿区之间,这对红军而言,是一块进可攻可守的战略纵深区;对敌军而言,则是一道由地理障碍和地方革命武装复合构成的、很难逾越的纵深屏障。正是由于这种屏障作用,在此期间,中央红军常在宁化苏区作战略集结、机动和回旋,而敌军却始终未撕破这道屏障而占领过宁化苏区。如第二次反“围剿”战役胜利后,红一方面军从闽西北出发,绕道千里作战略回旋,“经宁化、汀州、瑞金,于(1931年)7月下旬回到群众条件较好的兴国西北高兴圩地区集中”等等。

1933年12月中旬,第五次反“围剿”战役转入战略防御阶段后,由于中央“左”倾领导者继续推行错误的军事战略路线,中央红军在各个主要战场上节节失败,至1934年6月,宁化苏区除西南面的石城、长汀苏区县外,东、南、北外围的连城、归化、建宁等苏区县相继失守,1934年6月以后,敌蒋鼎文率东路军由永安、连城一线向汀州、宁化进逼,并构筑起连城至宁化苏区的战略封锁线,实际上宁化苏区的东、南、北三面已处在敌军的战略包围之下。至此,敌我双方在宁化苏区与连城、归化、建宁一线形成战略攻防态势,在当时的战场态势下,从军事战略学角度看,宁化苏区此时处于战略前沿区,即战略锁匙要地,其作用好比一张防御盾牌。

正是由于这种盾牌作用,在此期间,宁化苏区既阻挡了东、南、北三面敌军的战术进攻,又保卫了内侧苏区的军民安全。1934年7月至12月,闽赣省战委会在宁化苏区指挥所属地方武装,在宁化、清流、归化、建宁、泰宁等区域,依托有利地形,阻挡敌军的进攻,大大迟滞了敌军向苏区的推进速度,有效牵制了敌第8、第52、第80、第88共四个师的兵力,保卫了宁化、清流、彭湃、泉上等苏区的安全,使这一区域在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前夕还牢牢掌握在共产党和红军的手中,使得驻宁化苏区的中央主力红军才能从宁化安全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可见,宁化苏区作为中央苏区的东线战略要地,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转入战略防御阶段之前,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纵深区,为中央红军提供战略集结、机动和回旋之便;第五次反“围剿”战役转入战略防御阶段之后,有中央红军在宁化苏区作战略防御,有效保卫了中央苏区的东侧安全,在战略防御上起到了屏障作用,在战术防御上起到了盾牌作用。

二、宁化苏区作为中央苏区的全红县份,为探索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经验,在实践中起到了“实验田”作用。

第二次反“围剿”战役胜利后,红12军奉命进军宁化开辟闽西北片新的革命根据地,开始建立地方各级党群组织、苏维埃政权和革命武装,至1934年10月,在宁化建立了3个县、27个区和190多个乡党群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并组建了地方革命武装,实现了全县一片红。

宁化苏区作为中央苏区的全红县,从创建革命根据地之初起,就一直在探索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经验。在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发展经济、建立地方武装等各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实践层面起到了“实验田”的作用。

以宁化苏区的土地分配工作为例。宁化苏区于1931年5月至1933年7月,先后分三批开展了土地分配工作。以乡为单位,在各乡成立了分田委员会和农会(或贫农团),负责分田和阶级成分评定工作,以原耕地为基础,坚持“按人平均分配土地,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原则,有效抵制了王明推行的“按劳动力和人口混合分田”的 “左”倾土地政策,较好地坚持和执行了毛泽东同志所主张的土地革命理论和政策,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使广大宁化苏区农民尝到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得到了实惠,由衷地感到共产党和红军是与劳苦大众同心同德的,为劳苦大众真心实意谋利益的,在感情和思想上与共产党和红军产生了认同和共鸣,从而扩大和提高了共产党和红军在广大宁化苏区人民中的影响,激发了广大宁化苏区人民的革命热情、鼓舞了革命勇气、坚定了革命意志。事实表明,在宁化苏区所进行的土地革命实践活动,就像一块“实验田”,验证了毛泽东同志所主张的土地革命理论和政策是正确的,它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根本要求。

三、宁化苏区作为中央苏区的区域大县,为满足革命战争的决战需要,在保障上起到了基地作用。

宁化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区域大县和边贸重镇。因而,比较容易筹集物力,在战时可输送较多的人力、粮食等资源。这些资源在未经战争动员和开发利用前,是潜在的资源。从军事战略学角度看,则是一种构成决定战斗应用的(潜在)战略要素——物质要素,即潜在战略资源。

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宁化苏区各级党群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自上而下进行了全面有序的战争动员(即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扩红支前突击运动),组织广大宁化苏区人民通过多种形式支援革命战争。广大宁化苏区人民,以高昂的革命热情踊跃参军参战,积极发展生产,大力支援前线,潜在的战略资源为革命战争提供了大量现时战略资源和战时后勤支持,成为中央苏区的扩红支前重点县。据可考史料表明,宁化苏区的参军参战人数、筹集的各种物资数量,在福建苏区中仅次于长汀县。宁化已然为战略资源和战时后勤支持的军事基地。如宁化苏区先后组织动员了13700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赤卫队、少先队成建制加入红军,并于1932年8月和1933年3月,在宁化县城分别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7师和新编独立第7师两支英雄部队(隶属福建省军区),是诞生红军的故乡;先后筹集粮食950多万斤,钱款近54万元和大量被装支援前线,被誉为“苏区乌克兰”;此外,还组织了2万多人次的担架队、运输队担任支前后勤保障任务,广大宁化苏区少先队和妇女在站岗、放哨、送信和制作被服、洗衣、护理以及运输等支前工作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应特别提及的是,宁化苏区在扩红支前突击运动中,涌现出20多个党团支部的全体党团员集体加入红军的先进事迹,上演了“兄弟同参军、父子齐上阵、夫妻一条心”的感人场面,中央苏区机关报《红色中华》对此曾做过大量报道。由于宁化苏区在扩红支前突击运动中成绩显著,1933年9、10月,宁化苏区被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分别授予“我们的模范区(扩红)”和“筹粮模范区”金字光荣匾。

可见,宁化苏区作为中央苏区的区域大县,其基地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四、宁化红军作为中央红军的组成部分,为消灭国民党反动武装,在战场了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宁化苏区优秀儿女共有13700多人参加革命,其中大部分编入了中央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部队,绝大部分成为中央红军的组成部分。宁化子弟兵所在的中央主力红军部队主要有红4军、红12军、红34师、少共国际师、中央警卫师等,所在的地方红军部队主要有福建省军区新老独立第7师及独立第7、8、9团,闽赣省军区第12、17、18团,赣南军区红24师,粤赣军区红22师,以及军分区、县独立团(营)、游击队等。

宁化子弟兵多属客家后裔,具有吃苦、耐劳、坚韧的客家人优秀品质。他们加入红军战斗序列后,与所在红军部队一道,纵横驰骋在中央苏区的千里战场上,先后参加了许多战役战斗,在战斗中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听从指挥,不怕牺牲,作战勇敢,杀敌勇猛,消灭了大量敌人,屡立战功。如1932年8月在宁化县城成立的红军独立第7师和新编独立第7师,大部分由宁化子弟兵组成,在宁清归一带打出了军威,名声大振,被称为“被牌部队”。此后几经整编,老独立第7师编入红军第34师(其中一个团是纯宁化籍的),几经战火洗礼,以能攻善守、骁勇善战、战功卓著而闻名于红军部队,被誉为“钢铁之师”。

在此,还应特别例举的是,宁化子弟兵参加长征的有3000多人,大部分编在红3军团第4师和红5军团第34师,分别负责担任长征中最艰巨的前卫和后卫任务。前卫红4师一路与堵敌激烈交战,连续冲破敌军三道封锁线,后卫红34师一路与追兵短兵相接,节节阻击敌人。在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战略性决战——湘江战役中,前卫红4师和后卫红34师与敌作殊列拼杀,誓死掩护主力红军渡江,战斗空前惨烈,牺牲极其悲壮。前卫红4师于1934年11月25日渡过湘江,控制了湘江西岸的界首渡河点,在界首以南的光华铺布防阻击攻敌,经七天六夜与敌勇猛撕杀,激烈奋战,至12月1日,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掩护军委第1、2纵队渡过湘江,虽然歼敌数千,但自身伤亡惨重,损失近半。之后,前卫红4师一路占关夺隘,突破乌江、智取遵义、激战鲁班场、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19日达到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长征。后卫红34师于1934年11月27日在桂北灌阳县的文市至水车一线布防阻击追敌,经五天四夜与敌殊死拼杀,浴血鏖战,全师400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血染湘江,上演了长征中最为悲壮的惊天地泣鬼神一幕。至12月1日,中央主力红军全部渡过湘江,后卫红34师所剩1000余人则被敌重兵阻隔在湘江东岸无法渡江,后艰苦转战桂北、湘南一带与敌周旋,开展游击战。1936年冬,在湘南九嶷山遭敌“清剿”,终因孤军无援,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少数幸存者潜往湘粤和湘赣边寻找红军游击队。红34师是湘江战役中一支从师长、政委以下成建制牺牲的部队。

可见,宁化红军作为中央红军的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能以自己的忠诚谱写中国革命的光辉一页,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中国革命辅就胜利之路。宁化参加长征的3000多子弟兵,经湘江一役大部魂落他乡,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仅存58人。

五、宁化游击区作为闽赣边游击区的组成部分,为配合主力红军的军事行动,在战略上起到了支撑点作用。

中央主力长征后,国民党调集16个正规师及地方反动武装共20万重兵,以绝对优势兵力,向闽西、闽赣边、闽南、闽东、闽北、闽中六个游击区发动大规模的疯狂“清剿”,并施以移民并村、保甲连坐等政治手段,妄图切断红军游击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将红军游击队饿死、困死在山上,一举将红军游击队消灭。面对敌军的强大进攻,闽赣省战委会根据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指示信,将闽赣省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开展游击斗争上。于1934年10月,在宁化县城将所属地方革命武装整编为第12、16、17、18共四个团,宁化苏区的地方革命武装一部分被分别编入第12、17和18团,另一部分由宁化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直接领导,以上两部分于1934年11月底撤出宁化县城,转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宁化至此成为闽赣边游击区的组成部分。

1934年12月1日,国民党52师攻占宁化。敌52师和地方反动武装凭借优势兵力,对宁化游击区进行疯狂“清剿”,采取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种手段,对宁化游击区的地方革命游击武装进行围困、孤立、分化、瓦解、剿杀,宁化游击区面临的游击环境非常恶劣,斗争形势极其残酷。面对敌军的疯狂“清剿”,我地方武装在宁化游击区坚持开展游击战,采取伏击、偷袭、骚扰等游击方式,给敌予有力打击,有效牵制了敌52师一部兵力。但部队损失严重,付出重大牺牲。如宁化游击队300多人,于1934年11月底与宁化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一同撤出宁化县城,在南城区泗坑乡(今方田乡泗坑村)田螺髻一带独立开展游击战。1935年4月25日拂晓,遭国民党52师及地方刀团匪数百人“清剿”,经三昼夜激战,大部壮烈牺牲,少数人员突围后进入连城境内与方方领导的闽西红9团会合,至此宁化游击区有党的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停止。虽然宁化游击区党的组织和游击队不存在了,但宁化游击区的革命游击活动仍未停止,闽赣省军区17和18团、闽西南抗日讨蒋军第一支队、闽北第二游击纵队、汀瑞游击队等地方革命游击武装常在宁化游击区活动,坚持开展游击战,经常袭扰敌军,消灭小股敌人。

宁化游击区所在的闽赣边游击区,与闽西、闽南、闽东、闽北、闽中其它五个游击区,一同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兵力,使其无法抽出更多的兵力部署到“围剿”主力红军的长征沿途和陕北主战场上,在战略上起到了支撑点作用,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军事行动,广大游击区战场与主力红军所在的主战场相互策应,推动中国革命战争由低潮转入高潮。

六、宁化作为中央苏区坚持革命活动时间最长的苏区县之一,不仅为革命付出重大牺牲,而且也锻炼了一批党的忠诚干部。

宁化自1929年春至1935年4月28日,宁化苏区有党的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时间长达6年之余,如果算上此前的宁化进步青年回乡传播革命思想(1926年),此后的其他游击队进入宁化游击区开展游击活动(1938年4月),则宁化的革命活动时间长达12年之久,是中央苏区坚持革命活动时间最长的苏区县之一,宁化县城也是中央苏区县中最后失守的县城。

宁化苏区全面沦陷后,国民党反动派攻倒算,实行血腥的烧、杀、抢“三光”政策,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全县被烧毁的房屋近1.6万间,被烧光的自然村100多个,被灭绝的有5500多户,被杀害群众3300多人,被抓壮丁2300多人,被抢妇女500多人,下落不明的3300多人,饿死23000多人,土地荒芜35000多亩,全县总人口锐减3万多人,到处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百业凋零的惨像。蒋介石在其“剿匪”报告中描述“剿匪之地,百物荡尽,一望荒凉”。

宁化苏区当年共有13700多名优秀儿女参加革命,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抒写了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谱就了惊天动地、感召日月的英雄赞歌。经历次革命战争,宁化籍子弟兵大部分为革命捐躯,血洒疆场,仅国家民政部《革命烈士英名录》登记在册烈士就有3301名,其中师级干部3人、县团级干部15人、营级干部74人。

新中国成立后,宁化籍红军将士尚健在35人,经过硝烟熏陶,战火洗礼,大部分锻炼成长为党的中高级干部,其中张新华、张雍耿、孔俊彪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

综上可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化在战略资源、战略地位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宁化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

【文中注释】

参见孙永松、林天乙、戴金生编著《中央革命根据地史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238、456页。

参考江西档案馆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第1版,第444—449页。

参考(德)克劳塞维茨著《战争论》,北京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44页。

参考2006年12月《福建党史月刊》专刊,第7页。

【参考文献】

①福建军区游击战史编写组编《福建游击战争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

②闽赣党史征研组主编《闽赣省党史资料》,闽赣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领导小组1986年9月第1版。

③蒋伯英主编《福建革命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

④中央党史征集委《中共党史资料》(第21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

⑤许培昭、吴登洲主编《宁化人民革命史》,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⑥巫新万、陈大猷主编《三明革命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